2007年8月5日星期日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

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僅次於微軟蓋茨在世界排名第二的大富豪,2005年底估計其資產高達420億美元。巴菲特被譽為「股神」是因為他是第一位靠証券投資成為擁有幾百億美元資產的富豪,在過去41年中,他執掌的伯克希爾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每股賬面價值從19美元上升至89,000美元,年复合增長率約24%。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目前伯克希爾公司是市值己達1300多億美元的巨型企業,仍然保持优質的增長。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屬於「價值投資法」,首先由他的導師葛拉罕 ( Benjamin Graham ) 和大衛多德(David Dodd)創立,巴菲特將其發揚光大。在接受一次訪問中,巴菲特用最簡單的語言闡述了他的投資心法:

「很簡單, 我要看四樣東西:1.我們是否可以明白這家企業?2.這家企業是否有長線的持續的競爭優勢?3.這家企業的管理人員是否值得尊敬和信賴?4.股价是否有吸引力?如果全部四點都能過關,我將在支票上簽名。」

當然,這只是巴菲特以超簡潔的語言概括解釋他的投資哲學。他是長線投資者,主張以經營者的心態去購買股票,所以一直堅持建立一個「能力圈」, 只考慮投資於可以用少許努力就可以理解的公司,堅持做自己熟悉的事。他的邏輯是,當然不理解的行業和公司可能也會賺錢,但是那些自己熟悉的行業和企業的錢賺也賺不完,到處充滿賺錢機會,何必要去趁熱鬧做無把握的事呢?
巴菲特很重視所投資的企業要具有長線的持續的競爭優勢,一家優質企業可以長期獲得高於平均水平的回報率,非一般平庸的企業所能比較。企業管理人員的質素和道德也是巴菲特十分關注的地方,他只願意和正直的人合作,直認從來沒有與無賴合作過而能賺錢; 他主張企業管理人必須開誠布公,完整且公平的披露企業信息,向股東負責;誤導他人的CEO,最后是累了自己。
最後一點是「價格」,這是一個易懂難精的問題。巴菲特認為价格是你支付的東西,而价值是你得到的東西,兩者難有一致,但大多數人難以辨認其差別。這方面所需要的企業財務和經濟專業知識較多,以便較準確地計算和評估出企業的价值。一切真正的投資必須基於价格和价值之間關係的評估,否則只是「投機」---盲目購入而希望價格會上漲。巴菲特把穩定投資的奧秘濃縮成4個字,就是「安全空間」(Margin of Safety)。由於市場漲跌一般受群眾情緒影響很大,「市場先生」喜怒無常,價格容易在企業的實際價值上下瘋狂擺動,因此應該在价格比价值低很多時才購買。巴菲特的「安全空間」一般是25-50%,就是說價格比價值低25%-50%時才出手。當然這種情況不經常出現,但是一旦碰到時就是最好入市的機會。相對在其他投資領域也是如此,如美國房地產市場約七、八年前仍是哀鴻遍地,價格是實際價值的五成左右,銀行拍賣盤滿街都是;如果當時入市,今天已有十分可觀的利潤。這才是賺大錢的辦法。
巴菲特不直接管理所投資的企業,只通過旗下投資公司入股優質企業,如可口可樂、吉列鬚刨、華盛頓郵報等等,由專業經理負責經營;其眼光極為獨到,三年多前率先入股中石油,帶動國際資金購買中國股票的熱潮。中石油現价超過115美元,較巴菲特當時入價上升了4倍多。巴菲特只在企業股價十分超值時才買進,一旦買入金額相當巨大,他信奉把雞旦集中在少數籃子中,全力看緊,而不相信分散投資。他以經營者心態長期持有投資,從不作短炒,也不會高价追購,故早年科技股大跌,巴菲特的投資反而大賺其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