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7日星期日

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年底超日本

  雖然今年第一季度的很多宏觀數據都止跌回暖,呈現出小陽春的氣象,但中國經濟仍然存在不少變數,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持續蔓延的情況下,會 不會乍暖還寒?這是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界都關注的問題。本週國家統計局陸續公佈了一系列工業和消費數據,4月份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數據已經全部出爐。我們今 天就結合這些最新數據,來把脈中國經濟。

  四月份的投資和消費對經濟復甦產生了積極影響

  記者:「中國經濟復甦是否存在變數,4月份的經濟數據成為大家關注的一個焦點,近日隨著主要數據的全部出爐,國家統計局的官員對外表示,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積極的變化,比預料的要好,但是同時也表示中國經濟形勢還是比較嚴峻,需要進一步鞏固。」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從主要行業看,4月份我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增長9.6%,鋼鐵業下降1.7%。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總體上宏觀數據來看是冷暖不勻,我們說喜憂參半,這表明了我們經濟的運行正處在一個膠著的狀態。」

  記者:「有一個數字關注度比較高,全國城鎮固定資產的投資,這個增幅比較大,已經達到30.5%,你怎麼看待這個數字?」

  王一鳴:「投資的增長主要是跟我們實施擴大內需,增加政府的投資規模,這個是有密切聯繫的,我們這個四萬億投資正在加快實施當中,那麼這些投資項目,它對投資的作用正在逐步地顯現。」

  記者:「具體到行業上來說的話,那些行業表現更好一些?」

  王一鳴:「從行業來看,我們說鐵路的投資增幅就非常大,超過90%,那麼還有一些跟基礎設施關聯的這些投資領域,包括原材料,這個增幅都比較明顯,我們老百姓說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這塊基礎設施投資增幅是最最大的。」

  4月份經濟數字公佈後,除了固定投資的大幅增長,另一個引起人們普遍關注的現象是工業增加值與用電量數據對比的「冰火兩重天」。四月發電量同比降3.55%。另一方面,工業增加值連續數月持續上升:4月份該數據增速有所放緩,但仍保持了7.3%的同比增幅。

  王一鳴:「主要是高耗能產業,生產規模可能相對來說收縮了,那麼前一個時期,我們這些產能擴大非常快的,像鋼鐵,有些金色,像氧化鋁這些產能擴 張非常快,所以它在市場的約束下,自然有個收縮的過程,那麼反過來也就說了,表明我們的消費品生產,這塊市場需求比較剛性,它比較穩定,而這個能源原料這 一塊相對來說收縮得更大一點。」

  內需不足一直困擾著中國經濟,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也把擴內需放到了重要位置。不過,內需一方面來自國內投資,還有很大一部分也來自 消費需求。國家陸續出台房地產稅收減免、放寬消費貸款,乃至家電下鄉等政策,都著眼於促進消費。那麼,在這些政策刺激之下,四月份的消費市場是否收到了明 顯效果呢?

  記者:「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了14.8%,環比也出現了2月份以來的首次增長,因此有不少專 家認為,在四月份消費表現出來良好的增長態勢。然而與此同時,CPI、PPI在四月份同比分別下降了15.%和6.6%,這兩個指數的雙雙告負,也引發了 一些人對於今後一段時間,經濟發展態勢的擔憂。」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統計數字顯示: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343.2億元,同比增長14.8%,增速比三月份加快了0.1個百分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進入今年以來,應該說消費的增長比預期要好,一季度消費的名義增長是15%,那麼4月份是14.8%,如果把價格因素剔除之後,消費的實際增長率,是呈現一個加快的趨勢。」

  從去年11月份開始,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效應在四月份也進一步顯現,其中,在「家電下鄉」等政策推動下,4月份,農村消費增速達到16.7%,比城市高出近3個百分點。

  張立群:「這種情況表明,就是我們國家擴大內需,在消費方面,已經見到了比較明顯的效果。」

  國家統計局對各類商品零售額的統計結果顯示:4月份,家具類增長22.8%,汽車類增長18.5%,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0.8%,是增幅最大的三個類別。

  張立群:「像汽車工業,像房地產和城市建設,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拉動,今年一季度乘用車的銷售增長了11%,那麼1到4月份,城市商品住房的銷售增長了17%以上。」

  也有專家認為,3月份社會消費品總額同比增長了14.7%,4月份比較三月份而言,沒有出現太大的增幅,經濟刺激政策拉動內需效果並不明顯。同 時,4月份,CPI和PPI兩個指數同比分別下降了1.5%和6.6%,出現了持續下降的趨勢。因此有一種聲音認為,價格水平的走低,意味著消費能力的下 降,對此,專家做出了分析。

  張立群:「那麼這個價格走低了,我們要分析它的原因,我們看到價格都是同比,同比價格包含著過去12個月的變化,比如今年4月份的這個CPI, 它所選取的樣本這樣一個產品的價格,要和去年4月份這些產品的價格,做一個比較。去年4月份的時候,國內有很多食品,像豬肉啊,食用植物油,當時價格是比 較高的。」

  四月份的外貿出口形勢是否出現好轉?

  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前面我們看到,四月份的投資和消費對經濟復甦產生了積極影響。和它們比起來,出口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最大,也是導致經濟疲軟的最大因素。那麼,四月份的外貿出口形勢是否出現了好轉呢?再一起來看看。

  記者:「海關總署每個月都會定期公佈中國的出口數據,作為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出口數據至關重要。4月份的數據剛剛出爐,而關於這個數據的解 讀,我們卻聽到了兩種同樣權威卻完全不同的聲音,海關總署認為外貿已經開始企穩,而商務部則認為形勢依然嚴峻,那麼真實的情況到底怎麼樣呢,我們試圖尋找 答案。」

  5月12日海關總署對外公佈出口數據。4月份中國出口同比下降22.6%,但據海關總署分析,按工作日平均計算,4月份出口環比增長6.9%,這是繼上月後單月出口再次環比增長。

  「關於數據我們聽到了兩種不同的聲音而且同樣權威,你同意誰的說法?」

  「其實總的來說依然嚴峻。」

  「就是您同意商務部的說法。」

  「對。」

  隆國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他告訴記者,海關總署在計算4月份的出口增長時使用了工作日方法來計算出口額增長。

  記者:「按工作日和不按工作日有什麼區別呢?」

  「按工作日數字是會好看一些。」

  「那要是不按工作日呢?」

  「只有2%。」

  隆國強給記者提供了這樣一組數字,2009年3月份的出口額為901.7億美元,4月份增加了近18億美元,環比僅增長2%,而不是海關總署公佈的6.9%。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隆國強:「我瞭解很多出口企業,它如果有訂單的話它會不捨晝夜,它不會說因為是週六週日就休息,所以我覺得算工作日意義本身不是很大。」

  記者:「也就是說一個更符合常理的計算是按全月計算。」

  隆國強:「最簡單的算法,是多少就是多少。」

  不過不管是2%還是6.9%,隆國強告訴我們,出口同比下降超過20%的事實依然是令人十分憂慮。

  隆國強:「我們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局面。」

  隆國強認為在未來三個月,出口數據依然不容樂觀,但是今年下半年,將會有很大好轉。

  隆國強:「下半年比上半年要有明顯的改善,去庫存話結束了,它要買東西,對於中國出口是生活必需品會有所改善。」

  儘管現在全世界都把經濟率先復甦的希望寄託在中國身上,但從根本上講,中國經濟走出低谷,還得看世界經濟的整體氣候。就在中國公佈四月份經濟運 行數據的同時,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也陸續公佈了它們的經濟數據,它們的經濟形勢有沒有出現好轉?能不能給中國經濟帶來一些利好?一起來分析一下。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應該說咱們整個的世界經濟情況是美國好過歐洲,歐洲好過日本,美國的經濟情況基本上可以這麼總結,第一它的股票市場整個金融乃至整個金融體系,基本上穩定了,這是美國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新的發展。」

  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四月份美國對外貿易逆差增加5.5%,這被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預示美國經濟急速下滑的局面可能正在緩解,但與此同時,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4月份的失業率飛漲至8.9%,創1983年以來最高。

  同時,美國商務部發佈的報告顯示,美國4月份零售額下降了0.4%,這是該數據連續第二個月下滑。數據還顯示,雖然美國汽車經銷商4月份的銷量有所增加,但是由於美國家庭仍然不願大舉消費,汽車、電器等大件物品零售商仍將繼續遭受嚴重的銷售下滑。

  李稻葵:「最主要的問題是過去美國的家庭超前消費了,超前購買了許多耐用消費品,那麼現在就不能買了,不想買了,所以就導致了車廠現在銷售額迅 速下降,實際上跟一些日用消費相關的一些產業,現在還是不錯的,最近的數據表明反而上升了,那麼整個美國經濟的實體經濟它的目前的狀態應該說是下滑的速度 在下降,美國經濟整體的內需的速度反而是變正了。」

  歐洲方面,儘管歐元區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由2月的33.5增至33.9,但仍為連續10個月收縮。英國國家統計局公佈,該國2月製造業產值連續第十二個月下降,且至2月的季度降幅為1968年開始記錄迄今最高。

  李稻葵:「歐盟本來就面臨著自己的一個經濟轉型,經濟改革的一個重任,對它的企業勞動用工制度,工人的權益,工會跟企業的關係,大企業之間的關 係本來就沒有理順,加上金融危機,加上世界經濟形勢不好,加上金融方面的衝擊就使得歐盟的經濟現在是雪上加霜,所以歐盟的經濟我相信它的恢復應該會在美國 之後。」

  亞洲方面,日本央行的調查報告顯示,日本第一季度大型製造業企業景氣指數以有史以來以最快的速度惡化至記錄低點,同時該國正經歷自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

  李稻葵:「日本的主要困難是來自於它的經濟沒有轉型,它仍然是一個依賴出口的一個經濟體,所以當世界經濟,當發達國家的經濟,包括美國經濟出現 困難的時候,他們對高端的耐用消費品的需求在下降,所以日本現在是生產比較高端的汽車,還有數碼相機、電腦、電子遊戲這些產品賣不出去了,日本出現了過去 很多年以來,大概20年來以來第一次的貿易逆差,所以我總的看來,總的看來我們國家的這一輪的經濟的復甦,經濟的恢復可能不能過多的寄希望於發達國家的經 濟的恢復,我們主要的工夫可能還是在國內。」

  面對已持續的寒冬期,中國經濟有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的統計數據備受海內外高度關注。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保持了世界首位,成為全球經濟中馬力最強勁的一 台發動機。不過,畢竟全球經濟現在仍處於不確定之中,而前期啟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發揮出效力。面對已經持續的寒冬期,中國經濟有 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呢?來聽聽專家的觀點。

  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調查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3.5%,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這是自去年12月 份以來已連續5個月回升,無獨有偶,里昂證券(CLSA)中國PMI指數,在4月份也大幅回升至50.1,採購經理人指數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 點,當指數高於50%時,則被解釋為經濟擴張的訊號。當指數低於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時,則是經濟蕭條的前奏。

  這兩家機構公佈的4月最新PMI數據是否反映市場基本面向好的方面發展呢?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有好的動向吧,因為這個指數它是可能是抽樣的調查幾百個企業的情況,這些企業的回答情況,表明了一種企業的行為,或者企業的一種狀況,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袁鋼明認為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取樣面很窄小,市場是否回暖,還是看統計局所公佈的全面的數據,由於在原材料、鋼鐵、有色金屬等下降幅度比較大,需求還是處在減弱的方向,袁鋼明認為將會出現通貨緊縮的可能。

  袁鋼明:「通縮壓力非常大,因為通縮至少有兩個方面,一通縮它表明了現在的需求比較弱;第二它表明了整個經濟還比較弱,也在下滑,所以我們現在希望經濟能夠上升,需求能夠上升,那麼現在我們的貨幣貸款增長速度很高,但是還沒有馬上體現給需求,也沒有體現給經濟回升。」

  溫家寶總理5月8日在福建考察時也表示,應對金融危機遠不止四萬億投資計劃, 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和其他刺激政策等不斷出台,這些政策的出台是否讓中國經濟復甦,袁鋼明認為要真正拉動經濟增長應該是我們經濟的整體。

  袁鋼明:「實際上這些大的項目只是一個局部,更多的真正起作用的應該是我們經濟的整體,大中小企業,工業、服務業、農業都應該有,那麼現在我們 只是看到了快出拳、出重拳的是大投資項目和一些大規模的貸款,這些見效很慢,就很遠,還遠著,除了大項目措施的那些,那些很多很多的那種鼓勵消費的措施, 他們效果非常好,用錢少,而且見效快。而且如果下一步繼續在這方面加大力度,而且擴大範圍,它的效果還會更好。」

  那麼對於中國經濟下一步的走勢如何呢?經濟學家也是有不同的看法。

  袁鋼明:「現在只能說有一點好的變化,但是也有不太好的變化,因為整體上我們的就業,我們的消費,我們的其他方面,都沒有明顯的好轉,所以如果它變成生產和投資的下滑,變成消費的下滑的話,那就情況就更加嚴重,這要提前要考慮到。」

  李稻葵:「到目前為止,中國實體經濟的增長速度下滑的格局已經基本上結束,中國經濟可以講已經進入了一個增長速度上升的通道,經濟已經走出了低 谷,增長速度在上升今年年底中國經濟的規模會超過日本,因為我們跟日本經濟的差距,大概是13%左右,中國經濟8%以上增長,這點我一點不懷疑。」

  半小時觀察:信心決定未來

  也許,一個月的經濟數據並不能說明什麼,但在眼下這個敏感的時期,外有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內有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動力,每個數據的一小步細微變化都可能預示著中國經濟未來的一大步。

  在新的經濟數據中,尤其引起我們注意的是4月份的消費狀況。4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8%,1至4月份累計,我國社會消費 品零售總額為38741.2億元,同比增長15%。雖然,CPI和PPI的持續走低帶來一定的隱憂,但消費額同步放大,說明老百姓對未來經濟預期還抱有很 大的信心。而這種信心和消費慾望正是當前各國經濟中最稀缺的資源。

  如果我們再細加分析,就會發現消費支出增長最為強勁的是內地二三線城市,並非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傳統的經濟發達地區。這說 明擴大內需保增長向中西部傾斜的政策取向,已經開始發力,中國經濟東強西弱、南強北弱的板塊格局正在發生漂移。跟隨消費數據的這種變化,最近很多東部沿海 地區的企業也紛紛採取行動,大舉進入中西部地區,爭奪內地市場的消費能力,以抵消沿海地區和大城市銷售增長疲軟的不利影響。

  雖然,我們無法預期經濟重心這樣的轉移會在多大規模上展開,但我們相信,居民消費的提升和內地市場的開發都推動著中國經濟朝著持續發展的方向更近了一步,希望這一步能夠越邁越大。(CCTV經濟半小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