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8日星期二

陶冬驚世預言:香港五年後難敵上海

  香港商報今日頭條報導稱,陶冬發表驚世預言,香港五年後難敵上海。

  報導指,香港一直恐懼上海取代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國家提出發展策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支持上海於2020年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分析 經濟趨勢奇準的瑞信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員陶冬,在接受香港商報專訪中發表可能讓不少港人無法接受的驚世預言:只要5年,上海的金融競爭力就和 香港打平,原因是「上海在做事情,上海政府願意做事情,而且每一天都在做事情」,相反港府習慣飯來張口,現時機遇已過,後悔也來不及。

  陶冬又預測,10年後香港將不再是中國的紐約而是中國的佛羅里達,上海才是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到時,令港府引以自豪的名詞「紐倫港」(NYLONKONG),將成為歷史。為避免預言成真,港府財金官員必須提出有建設性和可行的發展藍圖。

  溫總理早前特別提點香港要有憂患意識、不進則退,希望喚醒港府。中國社科院發佈的2009年全國城市競爭力,香港排名繼續第一,上海只在整體經濟規模取勝,但社科院建言香港須與珠三角融合及發掘更多新優勢,不能原地踏步,否則要被上海趕上。

  愛國文學家魯迅於1922年在小說集《吶喊》的自序中說,希望能叫醒在無窗鐵屋裡就快悶死的人,等他們毀壞這鐵屋。著名分析師陶冬詞鋒亦同樣犀 利,針針見血。他說:「香港實際情況叫做一好遮百丑,金融業的迅速發展,遮掩了其它領域裡的倒退。……香港固步自封,令人惱火,國際競爭力正逐步消解,別 人在進步,等於消除你的競爭力。」

  忌固步自封不思進取

  俗語說「扶不起的劉阿斗」,源自三國時代爭霸天下的蜀王劉備兒子阿斗,即使有能人從旁大力扶持,也做不成大事。在不少人眼中,香港即使有祖國做 靠山,不思進取則難成大器,守業不成,遑論開創。陶冬說:「由於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超過任何人預期,由於人民幣國際化加速,由於香港金融業在發展上和安 全上有許多不盡如意的地方,上海作為不單內地金融中心,也是國際金融中心被提上議程,是重大戰略變化。」

  陶冬分析指,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不是本身做了什麼事情,而是由於中國經濟崛起,內地需要一個對外的金融窗口,將香港推上世界第三大金融中 心的位置,短期內國企仍然願意來港上市,兼且海外亦有足夠資金來支持這種上市。過往香港金融、旅遊、物流和製造4大產業只剩下一個半,即一個金融和半個旅 遊,真正維持香港東方明珠地位是金融業。

  不過,所謂一好,事實上只得一小塊好,就是香港的股市資本平台中首次公開招股(IPO)業務。他批評港府唱了這麼多年的建立債券市場,只聞樓梯 聲,又說搞商品如黃金買賣,則連樓梯聲都聽不到,衍生市場亦沒有真正做起來,只搞累計股票期權(Accumulator),監管問題更為投資者帶來重大困 惑。

  四大產業逐漸褪色

  解構香港金融奇蹟,陶冬稱香港只不過沾了中國經濟結構性缺陷的光。中國內地資本項目不開放,難靠其它金融中心向海外集資,另方面,恰巧中國A股 在2001至2005年現熊市,當時銀行金融改革只能夠通過香港來走,拉動香港資本市場大躍進,更把香港推到國際金融中心的地步。他說:「10年以前我們 根本未敢想是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敢爭的、理想中最大的野心就是一個區域金融中心,但由於中國的銀行金融股、資源股、地產股上市,香港一夜間變成世界第三大 金融中心,紐約、倫敦、第三是香港,實際上是想都未敢想的事情。」

  時移世易,風光不再。陶冬說:「今天香港到底還有什麼優勢?不過是人民幣還沒有開放,上海只能做國內的事情,但人民幣國際化提升到議事日程上,整個拼圖最後一件被拿出來,上海和香港競爭格局會出現變化。」

  陶冬給港人的驚世大預言:「香港與上海之間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競爭,恐怕等不到2020年了,估計是5年以內的事。今天香港是中國的紐約,10 年後是中國的佛羅里達,香港作為中國金融業的地位就是今後10年,做佛羅里達也不差,但是今後金融業發展黃金時機一半已經過去,沒有辦法延長,有中國經濟 發展的自身原因,也有香港安於現狀的原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