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日星期三

羅奇:不要在貿易自由化上出現倒退

  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全球金融海嘯背景下,全世界最主要的20個國家領導人即將聚首倫敦,人們對這次會議推出強效政策寄予厚望。

  但對中美經濟都有深邃見解的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斯蒂芬·羅奇,給G20潑了盆冷水。日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羅奇表示,G20峰會很難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第一財經:你如何看待當前各國的經濟刺激措施?

  羅奇:回溯上世紀90年代末,美國的刺激政策非常激進,它不僅造成了嚴重的房地產泡沫,而且大幅提高了美國的消費水平,同時也刺激了包括亞洲在內的世界其他國家的外部需求。在我看來,這種情況導致了美國的過度消費和亞洲的過度儲蓄這種不可持續的不平衡狀態。

  當前的美國政策主要還是積極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方案。我現在擔心的是,這將再一次造成美國國內的過度消費,推動出口導向型的亞洲經濟出現新一輪的 出口高潮,從而繼續延續這種不平衡。最令人擔憂的發展態勢是,全世界的政策制定者急切地想快速恢復經濟發展,而不考慮發展的質量。

  第一財經:美國、歐洲和新興經濟體形成三個利益方,你如何理解其經濟刺激方案的不同?應該是改革監管優先還是刺激消費優先?

  羅奇:我們可能在這方面有很多不同意見,在G20的溝通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問題。很清楚的是,奧巴馬政府首先關注的是刺激經濟,脫離現在的衰 退。當然,奧巴馬政府也在推進對監管系統的改革,尤其是對系統性風險的監控。歐洲國家也是注重刺激經濟,也許你會說它們的力度還不夠大,或者刺激措施比較 零散,不同的國家實施各自不同的財政政策,歐盟總體比美國在監管改革中走得更遠。但我不認為美國和歐盟這兩個經濟體採取的措施有天壤之別。

  第一財經:可以期待本次G20峰會達成哪些共識?G20倫敦峰會是否能取得比華盛頓峰會更好的結果?

  羅奇:很多國家或國家集團制定了野心勃勃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方案,我們期待這些措施能起作用。但我不認為此次峰會能推出此前從未宣佈過的全新舉 措。G20有希望團結起來,共同抵制正在興起的新一輪貿易摩擦和保護主義潮流,並盡力達成一致通過更廣泛的全球化措施,來應對全球經濟的系統性問題。但我 認為此次會議不會通過讓世界驚喜的處理危機新機制、新政策和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第一財經:很多人認為中美關係是G20的核心,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鑑於美國需求下降,中美關係未來會如何發展?

  羅奇:中美關係對可以預見的未來全球經濟十分重要,但其他國家在處理全球經濟問題中的作用也不能小視。現在,美國和中國在例如貿易政策、外匯政 策等一些問題上相互指責。中國關注的是以美元為主的資產是否安全,美國也重新開始擔心中國的匯率。我認為,美國和中國應該將各自的關注點先放在一邊,直接 推進戰略夥伴關係的緊密合作而不是採取對抗的姿態。從美國國會傳出來的聲音和最近中國政府對美國債券的表態來看,雙方的合作並不像我們所希望看到的那樣有 建設性。兩國現在應該拋開紛爭,緊密高效合作。

  第一財經: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要求在IMF有更多的發言權,你認為現在是新興經濟體提升國際地位的好時機嗎?

  羅奇:我非常贊同大的發展中國家在例如IMF這樣的國際機構中,擁有更大的份額和發言權。歐洲國家在IMF發言權過大的歷史遺留問題也的確需要 改善,這是探討這個問題很好的時機。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意味著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大的發展中國家要求擁有更多的發言權、更大的份額是一方面,但也需要採取 負責任的有更大投票權的國家該有的行動。我認為,首先要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刺激國內的個人消費,從而也提升國家的地位。

  第一財經:你如何看待「買美國貨」引發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趨勢?

  羅奇:最近改採取的一些行動,無論是否歸在刺激方案中,無論是「購買美國貨」條款還是對受助金融機構外籍僱員簽證的限制,無論是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擔心的中國匯率問題,還是奧巴馬總統在競選期間擔心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貿易協定問題,可以認為這些是失業劇增造成的。

  你有理由擔心美國是否正致力於反對貿易和全球化,我希望美國官方,無論國會還是白宮能停止這一切。但在經濟深度衰退、高失業率還在繼續攀升時, 美國的政治領袖保護工人利益,也就是採取保護主義措施的壓力在加大。因此,這是領導者體現價值的時候,我們需要強勢高效的領袖來抵制這種壓力,不要在貿易 自由化和全球化問題上出現倒退。

  第一財經:美聯儲推出購買長期國債的計劃,激起全球金融市場激烈反應,全球央行開動印鈔機的舉措會不會加劇未來的通脹隱患?

  羅奇:的確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但在可預見的未來,3~5年之內,我看不出在美國或是世界經濟中有發生嚴重通貨膨脹的可能。現在世界經濟很多方面出現疲態,高失業率、低下的產能利用率,這些情況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還不會結束。

  第一財經:你說過中國經濟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來實現平衡,這個很長是多久?

  羅奇: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源泉大部分來自於出口急劇膨脹,出口占GDP的份額從2001年的20%上升到2007年的36%。這 在世界貿易繁榮的時候十分受用。現在全球貿易衰退了,中國需要新的增長動力,這很可能來自於個人消費。除非中國政府在教育、社保、養老、失業救濟方面下大 力度,進一步推進全國範圍內的醫療保險,否則中國的儲蓄率還是會很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水平還是很低,中國經濟的不平衡還是會存在,應對來自外部市場 的衝擊十分脆弱。

  第一財經: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究竟應該如何分散投資?是不是應該繼續購買美國國債?

  羅奇:如何處置近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中國自己的選擇,但如果中國經濟還是嚴重依賴出口作為增長動力,外匯儲備多樣化以及購買美國國債對於減 少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作用還是不大。中國將面臨人民幣相對美元迅速升值,而這會削弱中國出口的競爭力,對中國的增長目標形成很大挑戰。另一方面,如果中國政 府加大力度促進國內消費,且減少對出口的依賴,那麼中國大可以減少外匯儲備和購買美國國債,並使人民幣升值。在一個更為平衡的經濟框架中,人民幣對於出口 所起的支持作用就不會像現在那麼重要。所以,這取決於中國如何實現一個更為平衡現代的經濟增長模式。(第一財經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