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6日星期一

巨野假劣化肥產業鏈溯源

  6月下旬,本刊接到了山東省巨野縣董官屯鄉一徐姓農民的電話投訴,稱前一段時間花310元錢買了兩袋復合肥,袋上標示該復合肥氮、磷、鉀含量各佔19%。然而,施肥後地裡的棉花不但沒長好,反而大面積出現枯葉現象。由於作物沒有受到病蟲侵害,他懷疑化肥有問題。

  「俺怕遇到假貨。買化肥時,反覆問化肥有沒有問題。賣化肥的人保證質量沒問題,並拿出封閉好的小塑料袋,說裡面裝的都是經檢測合格的化肥樣品。袋裡的標籤上還蓋著巨野縣工商局的大紅印章呢。農民當然相信政府部門,可檢測合格的化肥,怎麼用到地裡棉花會枯萎呢?」

  接到投訴後,本刊即刻派出記者展開調查。

  銷售:知假賣假直言不諱

  記者先後到山東省巨野縣董官屯鄉、柳林鎮、陳集鎮以及章縫鎮進行調查,發現農資市場肥料品種繁雜,許多化肥包裝粗糙且售價低於正規廠家的成本 價。據知情人士介紹,巨野縣市場上流通的化肥有3種:一種是合格產品,一種是養分含量低的劣質產品,還有一種是完全沒有養分的假化肥。一些農資門市部,通 常進一批正規廠家的肥料放在門店,然後委託一些工廠加工相同品牌的劣質化肥和合格的化肥堆放在一起出售。

  6月29日,記者以化肥推銷員的身份來到山東省農業生產資料有限責任公司加盟連鎖店——巨野縣章縫鎮農資供應合作社。合作社牆壁上一個大牌子上面十分醒目地寫著:「省農無假貨,件件都放心。」

  一位姓劉的主任很熱情地接待了記者,詢問記者推銷的是什麼樣的化肥?什麼價位?最後問記者是否和縣工商說好了?只要和工商說好了,不管什麼含量的化肥他都敢賣。

  採訪前,知情人士就給記者算過一筆賬:按一種「19-19-19(分別代表氮、磷、鉀的含量)總養分≧57%」的肥料進行計算,目前造一噸這樣 的肥料:300千克尿素(50千克120元左右)+350千克二胺(50千克245元左右)+350千克鉀肥(50千克250元左右),成本約為4185 元/噸,每50千克約為209.25元。而巨野市場出售的這種化肥批發價約2900元/噸,零售價約3300元/噸,排除生產商賠本賺吆喝的因素,結論只 有一個,那就是這種化肥有效成分含量明顯偏低。

  該知情人士介紹,因為尿素的價格低,當地自行勾兌的肥料中,一般尿素含量比較高,由於氮超標,發生燒死莊稼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二胺的市場價約 5000元/噸,它的替代品通常是硫酸鎂(不含任何有效成分),每噸的批發價不到800元;質量好的鉀肥每噸也在5000元左右,而假劣鉀肥每噸僅 700〜1200元。如此大的差價,給不法商人提供了巨大的利潤空間。

  為進一步證實以上說法,8月4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巨野縣柳林鎮供銷社一個農資銷售點。在該銷售點記者看到,五六種復混肥堆放在屋內,外包 裝袋上有的印著「美國獨資」,有的印著美國國旗的圖案,有的印著「意大利合資」,有的只寫著兩句宣傳口號。該銷售點崔姓老闆告訴記者,巨野縣農資市場非常 混亂,品牌相當雜,一部分品牌是當地自行生產的,各種含量並不像包裝袋上寫的,有些有效成分的含量幾乎是零。當然,這些肥料的價格相對便宜,銷量也不錯, 反而一些合格的產品卻沒有市場。

  談到賣肥料的「心得」,崔老闆滔滔不絕:一般含量偏低的肥料廠家都會給經銷商一個「實底」,具體哪種成分含量是多少,讓經銷商心裡有數。經銷商 在賣給農民的時候,都會要求幾種肥料配合使用,肥料之間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如果農民按照這些經銷商的「招術」施肥,莊稼不會因養分缺少而出現問題,如 此一來也就發現不了肥料不合格的貓膩。這樣經銷商和廠家都可以安全過關。不過,據說當地農民「久病成醫」,現在只要一提讓幾種肥料配合使用,就知道這些肥 料有問題,所以他們在賣肥料的時候會格外小心。

  作為「追肥」的肥料有效成分含量稍微低點,對莊稼的影響一般看不出來。為了這個「秘方」,崔老闆專門拿自己的田地做了兩年的試驗,兩年不「追肥」對收成影響不大。但作為「基肥」就不一樣了。有一次,他把十多袋不合格的肥料賣給一個農民作為小麥的「基肥」,結果這家的小麥大幅減產。當那個農民找到他理論時,他只得以問題可能出在小麥種子上來搪塞。

  隨後,記者走訪了巨野縣柳林鎮、萬豐鎮、陳集鎮、章縫鎮的農資門市部。記者發現「19-19-19」的肥料非常普遍,生產廠家繁多,包裝五花八門,且大部分農資門市的老闆對於化肥有效成分的含量「缺斤短兩」,甚至有些有效成分含量為零等現象直言不諱,毫不掩飾。

  生產:加工包裝成龍配套

  那麼,在市場上暢通的假劣化肥究竟來自哪裡?記者就此展開追蹤。

  記者發現,在巨野銷售的假劣化肥除了當地自產自銷的以外,周邊的濟寧市、嘉祥縣也已加入到這一產業當中。有人專供假化肥原料,有人專賣各種假冒偽劣的化肥包裝袋,有的負責加工……以巨野為核心的一個相當大的區域內已形成一條清晰的黑色產業鏈。

  在知情人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山東省濟寧市汽車站附近一家專門生產各種假冒偽劣化肥包裝袋的印刷廠。

  該廠沒有圍牆,四周都是民房,東南角有一間數百平方米面積的倉庫,倉庫邊堆滿了廢舊的塑料製品。倉庫大門口有一間10平方左右的小屋,那便是老闆洽談業務的辦公室。辦公室內放置了兩張桌子,一個木製的長沙發,牆上懸掛著當地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

  在倉庫的隔壁有一間相通的操作間,裡面放有一台專門用來修改或者往化肥袋子上印字的印刷機,地上堆滿各種各樣品牌的化肥包裝袋。6名20歲左右的女孩,忙個不停,有的在用縫紉機縫袋子,有的分揀袋子,有的將印好的包裝袋打包。

  倉庫內堆放著多個化肥廠的包裝袋,從包裝袋顯示的信息可以發現,某知名品牌化肥的產地竟然有十多個。記者在倉庫逗留的個把小時內,不斷有客戶來 提貨。據印刷廠老闆介紹,質量好的袋子每個要3.5元左右,質量次的只需要1.8元左右,來此委託加工的都是熟人,不需要任何手續,想印什麼就印什麼,想 把化肥袋印成哪兒生產的都可以,也不管這個地方有沒有生產這種化肥。

  本刊曾接到群眾舉報說,濟寧嘉吉化肥有限公司是以生產假鉀肥和二胺顆粒為主的廠家,該公司位於山東省嘉祥縣大張樓鎮政府對過。6月30日,記者從一本名為《農資大市場》的雜誌上查到一條關於該公司的信息,雜誌上刊登了該公司的業務範圍及聯繫電話。

  記者順藤摸瓜來到濟寧嘉吉化肥有限公司廠房前,只見幾個工人正忙著往一輛大貨車裝化肥。經瞭解得知,該公司老闆姓黃。聽到記者要加工化肥,黃老闆便拉上記者參觀生產車間,只見車間內堆滿了生產好的紅、白、黑顆粒,估摸至少有200噸。

  據黃老闆介紹,該公司加工各種配製復合肥的顆粒。白粒、黑粒、紅粒,分別代表氮、磷、鉀肥。黃老闆說他們廠生產的顆粒質量好且顆粒均勻,外表光 澤,和大廠生產的非常像,加工的程序比小廠多,光上油就要3遍,所以比其他廠生產的顆粒價格要高一點。黃老闆顯然把記者當成「同道中人」說:「既然大家都 是做化肥生意的,肯定都知道這其中的內幕。這些顆粒中氮的含量足夠,鉀和磷的含量幾乎為零。」

  當記者問能否在該廠直接加工化肥時,黃老闆連稱可以,表示可根據要求的含量談價格。記者詢問黃老闆:加工一批「19-19-19」假復合肥什麼價格?黃老闆說,加工一般品牌的,一噸2400元,氮的含量差不多夠,磷含點,鉀一點不含。

  在該廠辦公室,黃老闆給記者拿了3個包裝袋,分別是:美國嘉吉國際農化有限公司的磷酸二銨包裝袋,並寫有「設計專利仿冒必究」等字樣;貴州西洋肥業有限公司的復混肥料包裝;九州旺牌傻瓜系列「19-19-19」的復混肥料包裝袋。

  調查中記者瞭解到,質量好且沒有有效含量的黑粒(假二胺)每噸僅1200元左右,從外觀上很難辨出真偽。黃老闆稱公司的生意很好,「做了十多年了,全國很多地方的客戶都來訂貨。」如今他又開了個廠子,由他兒子打點,工人有40多個,一天至少生產40噸,產品供不應求。

  監管:以罰代管養奸為患

  「開這樣的廠子首先要把當地政府部門擺平。」嘉吉化肥有限公司的黃老闆向記者傳授秘笈說:「每年定時給相關部門送去好處費,政府部門就會多加關照了。」記者在其辦公室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頒發的「消費者信得過」之類的銅牌就掛了好幾個。

  記者離開時,黃老闆特意取了紅粒、白粒和黑粒樣品,並告訴記者,如果要定製化肥,只需先交個兩三千元定金。來拉貨時,保證不會在濟寧境內出問題,他負責送出去,因為「中間的關係都打通了,你只管放心賺錢就是了」。

  據知情人士透露,巨野縣造假化肥已有10年左右的歷史。前些年政府職能部門還時不時地來查查,近四五年來,再沒有見過大規模的市場整頓。一些經 銷商給職能部門交過罰款後,劣質化肥就可以大搖大擺在市場上流通。一些小經銷商沒有向職能部門交罰款,在市場上銷售劣質化肥,查到後罰得很重,如果交不 起,職能部門就把經銷商起訴到法院,由法院去執行。

  6月29日下午,記者走訪了位於董官屯鄉的巨野縣吉隆肥業有限公司。這是當地一家小有名氣的化肥生產企業,當記者來到該廠車間門外時,見幾個人在車間裡翻著化肥並做著記錄。記者稱要在該廠加工一批肥料時,該廠老闆急忙使眼色制止記者。

  大約十分鐘後,該廠老闆把在車間裡的那幾個人送到一輛車牌號為魯R39×××的黑色桑塔納轎車上。等轎車離去後,該老闆嘟嘟囔囔地說:「農業局 又來罰款了,過幾天還得去接受處理。」在廠辦公室,老闆遞給記者一張名片,名片上顯示著巨野縣吉隆肥業有限公司,徐××總經理。

  徐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工廠可以加工多種肥料,如果加工含量低的肥料,他還可以提供一些原料。記者隨後以還要繼續考察市場為由離開。

  8月4日下午2時30分許,記者再次來到巨野縣吉隆肥業有限公司,聲稱決定在該廠加工一批覆合肥,作為小麥的「基肥」。徐經理告知記者,如果套 用非知名品牌的化肥,風險較小,價格也相對便宜,數量大的話,價格還能再優惠。他告訴記者,前一段他為一個代理商加工了一批套名牌肥料,加工費是150元 /噸,價格有點高。如果記者加工的量特別大,不含包裝費用,最低不能低於120元/噸。

  當記者問起上次農業局來檢查的結果時,徐經理說:「罰了1000元錢,沒事了。」不僅農業局查,當地行政監管執法部門的人也經常來查。為了逃避 處罰,他特意調整了生產時間,每天下午四五點開始上班,晚上十一二點下班;第二天凌晨三四點上班,早上7點左右下班。10天前,早晨7點多,縣政府行政執 法部門的人來了,見廠子沒有生產,問了幾句就走了。徐老闆稱有時候菏澤市的行政執法部門也會搞突然襲擊,來查一次就要處罰一兩萬元。

  徐經理還透露,售假化肥不斷有人舉報。前不久,有人投訴他銷售的一種標註為「19-19-19」的化肥為劣質肥料,氮、磷含量非常低,還不到所標含量的一半,且根本不含鉀。等工商局來人抽樣時,化肥幾乎賣完,處罰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據知情人士介紹,巨野縣吉隆肥業有限公司已經經營4年左右,起初做自己品牌的化肥,業績不太好,便開始替別人加工肥料賺取加工費,有時也加工套用別人的品牌對外銷售。

  隨後,記者以考察該廠是否有能力接大訂單為由要求去生產車間看看。在車間內,記者看到地上堆放著大批的復合肥,品牌繁多,肥料旁邊是一套生產設備。徐經理稱廠裡有攪拌機,生產「基肥」肯定沒有問題,且廠裡的封裝技術自認為還不錯。

  據知情人介紹,在巨野縣上一個不合格的肥料品牌,要向職能部門交幾千元至幾萬元不等的費用。交了這些費用,肥料就可以在巨野光明正大地銷售,不會有人再找麻煩。

  加工廠要接有關係的代理商的訂單,銷售商進貨也要看代理商的背景。當談到職能部門對假劣化肥的治理時,巨野縣柳林鎮供銷社農資銷售點的崔老闆笑 著說,像這些不合格肥料在進入市場以前,代理商已經和相關的職能部門「搞好關係」了。否則,這些肥料早被查封了,廠家也被罰壞了。有些職能部門在檢查時, 不看肥料的品牌、合格證、檢驗報告,而是問這些產品是從誰那裡進的貨,然後打電話落實是否屬實,再看這些廠家是否是「關係戶」,如果一切屬實什麼也不說就 走人,否則就要罰款了。

  陳集鎮一農資門市部的陳老闆說,如果「上頭來人」,肥料賣出去了,問題也出來了,工商局的來檢查,要罰款。巨野縣工商局公平交易局下邊設有4個 隊,這個隊罰了那個隊接著罰。有時候幹一年還不夠他們罰的呢!一些有門路的廠家在上貨之前就和職能部門協調好,職能部門來查的時候一說是誰送的貨,就不再 查了。現在進假化肥也要找和職能部門關係比較好的代理商,這樣賣著才放心。

  為了證實以上說法,8月4日中午1時20分許,記者再次來到章縫鎮農資供應合作社。上次接待記者的劉主任和幾個人正在吃飯。其中有一個40多歲 的男子起身問記者有什麼事。記者說要在巨野上一批肥料。該男子詢問了含量多少、什麼品種等關於肥料的相關問題後,又詢問記者是否和工商局協調妥當。

  據該男子介紹,如果有效成分的含量缺少量小於5%,花4000元左右就能搞定;如果缺得太多就是拿1萬元,也沒有哪個隊能保你。這個隊抓住你罰 4000元,那個隊抓住你就得罰1萬元。作為「基肥」,總含量不能低於38%,否則將影響莊稼產量。但也不能高於40%,那樣就不賺錢了。

  該男子稱他和巨野縣工商局的關係非常好,工商局公平交易局4個隊,他都非常熟悉。如果記者沒有搞定工商局,他可以幫記者從中穿線。隨即拿出手 機:「國華(化名),在哪裡?有個賣肥料的老闆,想在巨野上點貨,含量差點,想找你們工商局……」對方詢問:「哪裡人?差多少?」「貨還沒有往市場上放 呢,市場上一點也沒有,你說差多少人家就差多少,我把你的電話給他,讓他與你聯繫。」掛斷電話,該男子拿出自己的名片,名片上顯示該男子是這個店的王經 理。王經理用一張紙寫了一個手機號碼遞給記者說:「你去找國華隊長,拿著我的名片,就說我讓去的。」

  見記者有難色,怕給一個隊交錢,另外的隊再來查。王經理十分肯定地說:「去吧,國華隊長是很硬棒一個人。找了他在巨野縣你的肥料就光明正大地賣 了。其他隊抽你的樣,你隨時給他打電話,他會說是他的貨,不讓抽。另外,等貨上來之後,他給封存個樣,蓋上公章,就說明你的貨已經處理過了,罰過款了,其 他隊就不再查了。」說著拿出兩個封好的樣品讓記者看。封樣上面顯示抽樣人為田××、侯××,當事人正是王經理,一個抽樣日期為2008年7月,一個是 2008年7月20日。記者指著包裝袋為「19-19-19、總養分≧57%」的「養馬島」肥料問從哪裡進的貨,王經理說是自己加工的,每袋成本才130 元左右。

  為證實章縫鎮農資供應合作社王經理所言不虛,記者在巨野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辦公室使用手機撥通了國華隊長的手機。記者稱廠裡剩一些貨底想在巨 野市場銷售,該交的費用一定交,問能不能上市場。國華隊長問記者在什麼地方,含量差多少。記者回答,標示含量為57%,實際含量在38〜40%之間。國華 隊長稱一會兒去見記者,隨後又說幫記者問問情況。

  9月9日上午,記者發稿前夕,巨野縣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國華隊長致電記者,聲稱記者那天和他電話聯繫時,他認為記者是賣假化肥的,電話里約記者見面談在巨野縣賣假化肥的事情,是為了抓著「販賣假化肥的現場」來個「關門打狗」。

  檢測:假冒偽劣原形畢露

  8月5日上午,記者將調查的情況反饋到巨野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該局迅速調集執法人員到章縫鎮農資供應合作社,工商工作人員對一種包裝袋上標示由 「煙台裕興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養馬島」復混肥料進行檢查時,發現外包裝上標示著「19-19-19、總養分≧57%」。該店老闆提供不出生產廠家營業 執照複印件、當批次產品的檢驗報告以及進貨發票等手續。工商執法人員對該產品進行了抽樣。當記者詢問抽樣人國華隊長,在2008年7月份「養馬島」抽樣的 檢測結果是否是出來了?國華隊長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

  抽完樣後,記者問執法人員,對沒有任何手續的化肥是否需要就地封存?執法人員說,在抽樣結果沒有出來之前,我們沒有辦法對這些貨進行封存,如果 商戶的貨沒有問題,封存化肥耽誤了銷售季節,損失誰來負責啊?記者問,如果是劣質化肥不封存銷售出去,不是損害老百姓的利益嗎?在記者的再三要求下,執法 人員從車上找出幾張寬約4〜5釐米、長約20釐米左右的小封條,就地封存了一些無手續的化肥。

  對於農資社內蓋有巨野縣工商局印章的樣品,工商局工作人員解釋稱,那是工商局抽的樣品,一般工商局抽樣時要封3個樣品:一份工商局存檔,一份送到質檢部門檢測,一份留給商戶保存。商戶給農民出示的小包肥料僅僅是工商局抽查的一個樣品,並不代表已經檢測合格。

  當日下午3時許,記者和工商局工作人員來到巨野縣吉隆肥業有限公司。工商局工作人員向徐老闆說明來意後,徐老闆出示了進貨廠家的營業執照等相關 手續。工商局工作人員根據相關規定,對一種「呵康」的肥料進行了抽樣,包裝袋上標示:俄羅斯特隆赫姆進出口有限公司,亞洲總部:香港九龍尖沙咀廣東道×號 海港城海洋中心××樓××××室,授權灌裝商:湖北華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全國免費電話:800-880-××××。

  正當記者和工商局工作人員對肥料抽樣時,徐老闆的家人認出了記者,開始阻撓記者對執法檢查的採訪,徐老闆及其妻兒不斷對記者進行辱罵甚至侮辱, 揚言要讓記者爬著出去。工商局工作人員為了安全起見,只對其中的一種復合肥料進行了抽樣,其他牌子沒有來得及抽樣,就迅速撤離了現場。

  8月7日下午,記者和「養馬島」復混肥料的生產廠家負責人孫經理取得聯繫。孫經理十分肯定地告訴記者,「養馬島」復混肥已經停產兩年了,每噸產 品的造價在4000元以上,現在市場出現的產品,肯定是假冒偽劣產品。同時,記者將查處的「養馬島」外包裝的照片發給了孫經理。經過其辨認,確定這些產品 不是他們的產品。他們的產品只在煙台和威海兩個地區銷售,巨野縣章縫鎮農資供應合作社出售的「養馬島」復混肥是冒用他們的產品品牌和一些企業信息。

  8月15日,記者與湖北華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負責山東市場的楊經理取得聯繫。據其介紹,他們廠往山東省東明縣發過貨,沒有向巨野縣發過貨。但是 不能確定記者所調查的那批肥料究竟是他們廠的貨,還是經銷商印刷他們廠的包裝袋,在其他廠私自灌裝的。自從巨野縣工商局查處過以後,山東的經銷商一直沒有 和廠方聯繫,廠方成立了調查小組,已展開調查。至記者發稿時,廠方調查小組尚未給記者提供調查結果。

  8月19日下午,巨野縣工商局公平交易局朱局長致電記者,在巨野縣章縫鎮農資供應合作社抽查的「19-19-19養馬島」復混肥料成分檢測為:氮含量23%,磷含量15.8%,鉀含量0.2%,而包裝袋標示均為19%,結果不合格。

  在巨野縣吉隆肥業有限公司倉庫抽查的包裝袋標示為湖北華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呵康」牌肥料,其檢測結果為:氮含量24.4%(包裝標示為24%),磷含量5.3%(包裝標示為6%),鉀含量7.4%(包裝標示為10%),結果不合格。

  朱局長稱,已經按正常程序對兩家涉案企業立案調查。目前,案件正在調查處理中。他們將根據調查結果,按有關規定從嚴從重處理。

  警示:拒絕低價肥的誘惑

  9月22日,記者就劣質化肥對農業生產的危害採訪了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劉學軍教授。

  劉教授談到,土壤本身具有一定的肥力,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的劣質化肥,短期內施用無法直接看到不良後果,但長期施用則會對農作物產生很大的危害。 作為「基肥」的化肥,在農作物前期生長中起著關鍵作用。種苗缺乏應有的營養,其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就差,遇到環境變化,如霜凍、寒流等,很容易死亡或導致病 蟲害流行。作為「追肥」的化肥,磷鉀含量低即偏施氮肥,農作物前期旺長而後期不足,容易導致「貪青晚熟」現象,使得農作物品質和產量同時下降。

  調查中記者瞭解到,農民購買肥料時因缺乏化肥優劣的鑑別知識和手段,往往是只認包裝和價錢。為此,造假者就在包裝袋上打出「高」含量,來吸引農 民的目光。陳集鎮一位姓趙的老大爺向記者說出了他的煩惱。現在巨野市場的化肥五花八門,包裝袋上淨標些外國的牌子,如美國的、加拿大的、俄羅斯的、日本 的、德國的、阿根廷的……還有一些「××國際」的。也不知道標的是不是真的,更不知道哪個是合格的,哪個不合格。施肥的季節到了,也顧不了太多,只好揀含 量高的買。感覺買肥料就像下賭注一樣,心裡沒有一點底氣。

  由於信息不對稱,執法監管不到位,以及農民一味追求低價的消費心理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巨野等地出現了真肥銷不過假肥、優質肥賣不過劣質肥的怪現象。

  陳集鎮一農資門市部的陳老闆說,現在的農民你不騙他也不行,你賣合格的肥料200多元一袋,他們不買,嫌價格高,好肥料根本賣不出去,一點生意 也沒有。不得已只有進一些含量低、小廠生產的肥料來賣,這些肥料150元左右就能買一袋。由於價格低,這種不合格的肥料反而賣得快。這些農民你不騙他,他 逼著你騙他……

  經濟學上有個格雷欣法則:「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的基本法則,但在市場競爭不太規範、假貨次貨充斥市場氾濫成災的地方,有時真貨不得不暫時撤出市場,退出競爭。」事實上,假肥驅逐真肥就是不正當競爭,其帶給整個社會的消極影響十分明顯。

  假劣化肥魚目混珠,擾亂了化肥市場,傷害了遵紀守法規範企業的利益,最終坑害了農民,讓他們辛苦勞累一年的血汗付諸東流,滿心希望化為泡影。 

  2008年2月,國家六部委聯合下發了《2008年全國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採取有效措施,嚴厲打擊假劣農資坑 農害農行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對此,執法監管部門及新聞媒體,應該加強對化肥市場的檢查和監管力度,對制售假劣化肥者一經發現,要重罰嚴懲直至追究法律 責任。同時應儘可能對被查處的假劣化肥制售廠商進行曝光,並在本地區像防疫情那樣將該產品撲滅清除,切實保證農民消費者的利益不受損害。

  劉教授還表示,抵制劣質化肥、保護農民權益,需要工商、質檢、環保及農業部門聯合起來規範化肥市場。他建議將蒐集到的造假事件及數據及時向上級部門反映,並通過互聯網發佈,利用大眾傳媒的力量,將這一情況進行披露。

  本刊在此也提請農民消費者注意,不要被假劣肥的低價位所誘惑而盲目消費,天上不會掉餡餅,至少購買化肥時要在心裡問一句:為什麼這化肥比別人的便宜這麼多?(特約記者 劉暢 實習生 王朔晨)

  相關鏈接:

  目前,農資市場上的化肥品牌五花八門,讓農民們眼花繚亂,不知道如何鑑別化肥的真偽。為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化肥坑農害農,切實維護農民的利益,現將幾種常用的化肥真假鑑別的簡易方法介紹如下:

  從包裝上鑑別:

  檢查標誌。化肥包裝袋上必須註明產品名稱、養分含量、等級、商標、淨重、標準代號、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號碼等標誌。如上述標誌沒有或不完整,可能是假化肥或劣質化肥。

  檢查包裝封口。對包裝袋封口有明顯拆封痕跡的化肥要特別注意,這種現象有可能摻假。

  從氣味上鑑別:

  有強烈刺鼻氨味的液體是氨水;有明顯刺鼻氨味的細粒是碳酸氫銨;有酸味的細粉是重過磷酸鈣;有特殊腥臭味的是石灰氮。若過磷酸鈣是很刺鼻的怪酸味,則說明生產過程中很可能使用了廢硫酸,這種化肥有很大的毒性,極易損傷或燒死作物,尤其是水稻秧池不能用。

  加水溶解鑑別:

  取需檢驗的化肥lg,放於乾淨的玻璃管(或玻璃杯、白瓷碗)中,加入10ml蒸餾水(或乾淨的涼開水),充分搖勻,看其溶解的情況。全部溶解的 是氮肥或鉀肥;溶於水但有殘渣的是過磷酸鈣;溶於水無殘渣或殘渣很少的是重過磷酸鈣;溶於水但有較重氨味的是碳酸氫銨;不溶於水,但有氣泡產生並有電石氣 味的是石灰氨。

  熔融鑑別:

  選用一塊無鏽新鐵片,燒紅後取一小勺化肥放在鐵片上,觀察熔融情況。冒煙後成液體的是尿素;冒紫紅色火焰是硫酸銨;熔融成液體或半液體,為硝酸鈣;不冒煙的為碳酸氫銨;不熔融仍為固體的是磷肥、鉀肥、石灰氮;不熔融伴有氣化不冒煙而仍為固體的則是銨化磷肥。

  劣肥坑農亟待常態問責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前往山東省巨野縣,對當地市場上出售的復合肥進行調查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坑農騙錢的假劣化肥,在這一地區賣得很不錯,而貨真價實的正牌化肥卻銷售不暢。

  令人擔心的是,村民們憑肉眼根本無法判斷化肥的質量,如果買到劣質化肥,他們損失的將可能是一年的收成。

  人們不禁要問,巨野縣制售假劣化肥已有十年之久,當地政府難道視而不見?相關職能部門難道就沒有進行市場監管?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然而,通過調查瞭解到的情況是,這種監管不僅有流於形式之嫌,還可能隱藏有權力尋租、權錢交易、以權謀私的監管腐敗行為。按 一些經銷商的說法,「給職能部門交過罰款後,劣質化肥就可以光明正大在市場上流通」。巨野劣質化肥黑色產銷鏈之所以形成並為害十年之久,其關鍵就在於政府 有關行政執法和市場監管部門的個別人,已淪為其幕後保護傘與利益相關方。

  劣質化肥坑農之所以形成如某些經銷商所描述的「官商勾結」利益鏈,究其根源,在於行政問責的制度建設不完善。與最近接連發生的山西臨汾尾礦庫潰 壩慘禍、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以及數起礦難、特大火災等重大安全事故相比較,假劣化肥坑農也許並沒嚴重到對百姓的生命健康造成損害的程度,按現行的行政問責制 也不需要某級官員為此承擔責任,但其產生的根源卻與那些重大安全事故驚人的相似。誠如胡錦濤總書記所嚴肅指出的,與「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識、大局意識、憂 患意識、責任意識,作風飄浮、管理鬆弛、工作不紮實,有的甚至對群眾呼聲和疾苦置若罔聞,對關係群眾生命安全這樣的重大問題麻木不仁」有關。

  聽到多年來沒有聽到的嚴詞厲語,老百姓感受到了什麼呢?感受到這些年來,黨中央把科學發展觀擺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把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的指導思想,放在執政為民的中心,把一切工作和努力都是造福人民作為工作的出發點與歸宿點。

  這些年來,中央為瞭解決農民的負擔問題,提出城市反哺農村,取消農業稅,實施種糧補貼,為義務教育免費,開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農村通水泥 路、通衛星電視、通固定電話的「村村通」工程等等,做了大量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想得起的實惠事。但是,在一些地方我們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 還是樹立不起來,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怨氣還是很多。究其原因,就是在老百姓身邊還有太多類似劣質化肥坑農這樣的一般性失職、瀆職、不盡職事件。

  小洞不補,大洞添「堵」。各類重特大安全事故頻發,凸顯「管黨治黨任務比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和迫切」,但往深處究,問題之要害,還是出在我們日 常的監管工作有漏洞。鑑於此,有必要使行政問責在未來很長的時間裡成為「行政常態」。為此,積5年行政問責之得失和現實之迫切需要,從現在起,當從快啟動 行政問責專項法制,譬如「行政問責法」的立法程序。相信隨著資訊透明、問責制度的推行,那些在官位上不謀其政,甚至尸位素餐,或者打「太極拳」、做「俯臥 撐」的行政監管者,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

  問責的本質實際就是權力監督。孟德斯鳩早就說過,任何擁有權力的人都可能有濫用權力的傾向,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根除劣質化肥坑農必須加強監督,而真正的監督就來自於民眾,來自於普通的農民。(中國質量萬里行雜誌)

中國產品做假基本上是非常普遍,要改變做假現實,除了政府行政問責的制度要完善外,最重要就是完善國民的道德水準,不要為求財而不擇手段,否則大家都要不斷承受如山西臨汾尾礦庫潰壩慘禍、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以及數起礦難、特大火災等重大安全事故。在可見將來,如購買了有關企業股份,可能要面對如蒙牛式的股價暴跌的風險了。下一輪未知會否是化肥股,如中化化肥、世紀陽光玖源集團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