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4日星期五

金融風暴颳倒拾荒者

  10月21日傍晚,天慢慢黑下來,路燈已經亮起,北京東五環外的向陽社區(應採訪者要求,向陽為化名),蹬著三輪車回家的廢品收購員李大姐,對難得能夠早回家,感覺並不那麼愜意。

  「這差不多是我回家最早的時候了。」夜色掩映下,記者看不到李大姐的表情,但她帶著笑意的話語裡,透著幾分淡淡的惆悵。

  3個人的收購站

  已是深秋時節,向陽社區的角落裡,一個佔地約10平方米的藍色鐵皮垃圾房中,堆了半間房子的廢品堆上仍飛滿了蒼蠅,散發出一股股又酸又腐的味道。

  這個社區的垃圾房,平時共有3人在幹活,來自河南的李大姐,李大姐的姐夫張師傅,以及張師傅的女兒小張。

  數月前,小張夫婦與向陽社區物業簽了約,承包了社區的環衛工作。沒有一分錢的工資,每月還要上繳500元的物業費。唯一的實惠是,他們可以將在垃圾中揀到的可回收的廢品「據為己有」,另外可以收購社區居民家中的廢品。

  「那就是我們今天的成果。」張師傅指了指垃圾房外的一堆硬紙板和幾個塑料瓶,這是他們今天從垃圾中揀到的。

  這堆硬紙板,大概有10公斤,每公斤的市價目前是5毛錢,再加上幾個瓶子,「今天的吃飯錢算是賺出來了。」張師傅大概算了算。

  5分錢一個,不是我太黑

  一個星期之前還不是這樣。

  這個小收購站在生意最好的時候,光紙板一天就能收100多公斤,最晚得忙到晚上10點鐘。雖然忙,但垃圾房一個月的收入在3000元左右,對此張師傅很知足:「我們3個人足夠了。」

  讓人始料不及的是,「大概一個星期前,礦泉水瓶一個還值1毛錢,現在可不是了,我去回收站賣瓶子,他們才給我5分錢!」張師傅有些激動。

  不僅僅是塑料瓶,紙板、報紙的回收價格也跌得厲害。最高收購價曾達到1.8元每公斤的廢報紙,現在張師傅卻只能以5毛錢的價格收購了,否則他就要賠錢了。

  起初,張師傅還不知情,仍然按照老價格收購廢品,「結果一看,壞了,價格降了。」張師傅指了指牆角的兩大包塑料瓶。

  「沒法子,先存著,看能不能漲上來,這些都是1毛錢收的,現在要5分錢賣,那還不得全賠了啊。」

  張師傅來社區的時間不長,和居民還沒有建立固定的關係,找他們收購廢品的人本來就不多。「這幾天就更少了,幾乎沒人找我們去收廢品了,現在大家都知道價格低了,沒人賣了。」

  「剛開始降價的時候,沒人信,都說我們太黑心呢。」李大姐在一旁補充道。

  說話間,一個女孩走過來喊:「到我家收點東西吧!」李大姐趕忙上前說明:「現在瓶子5分錢一個,廢紙5毛一公斤,要不,您先在家裡存兩天?」

  女孩聽完,沒說話,扭頭就走了。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張師傅和李大姐也說不清楚:「聽說是美國金融危機鬧的。」

  10月22日,記者再次來到這個垃圾房,遇見了偶爾過來幫忙的小倪——小張的丈夫。

  小倪做廢品收購已有13年了,他告訴記者,現在的廢品價格,是他所見過的最低價。「報紙降得最狠的時候,一天之內降了三回,從一塊七,到一塊二,最後到了八毛。」

  旁邊正從垃圾中翻騰廢品的老張告訴記者,他的老家河南也是一樣在降價,而立在一旁的小倪的朋友則稱,重慶有些地方根本什麼廢品都不收了。

  小張稱,以前一微型車廢品能賣300元左右,現在只能賣到幾十元了。

  雖說現在行情不好,但小倪也沒考慮過幹別的,「都幹了半輩子了,就對這行熟。」小張解釋道。而小倪認為,現在廢品價格這麼低,應該不會再低了,「或許過上兩年,價格會再漲上來」。

  採訪後記:

  採訪過程中,見記者似乎不太相信,小倪指點記者來到附近一家比較大的廢品回收站,該回收站老闆告訴記者,瓶子5分錢一個,報紙1塊錢1公斤,紙板質量好些的7毛,與小張一家告訴記者的價格出入不大。

  記者後又在網上聯繫了一家物資回收公司,聯繫人李先生報價塑料瓶一元3個,報紙一公斤8毛。「鐵最貴的時候3800元一噸,現在不到1000塊,也就是八九毛錢一公斤。」(中國產經新聞)

唉~ 金融風暴下最受打擊其實還是低下階層的人~ 拾荒者也不能幸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