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日星期二

不斷學習的巴菲特

  金發碧眼的愛麗絲·施羅德可算是位典型的美國得州美女,但更讓人羨慕的是她不同尋常的經歷——和股神巴菲特長達5年、近2000小時的「密切」接觸。

  正是由於這段經歷,我們才得以從她的著作《滾雪球》中全方位透析股神卓越的事業和人生的喜怒哀樂,「可以說我是最瞭解他的人,我所看到的是非常真實的巴菲特。」她近日接受CBN記者專訪時坦言,這段不同尋常的經歷已經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她說起巴菲特的口氣,讓人覺得她在說一位很讓她驕傲的親人,一位值得他景仰的長輩。事實上,她改採訪過的每一位巴菲特身邊的人,在向她描述了他們各自心目中的巴菲特時,彼此形成了很大的差異,而她總結這一切,並提煉出一個屬於巴菲特的關鍵詞:專注。

  不斷學習的巴菲特

  1998年,施羅德已經從安永的註冊會計師轉行成了華爾街非常知名的保險業分析師。當年夏天,她決定開始寫一個關於伯克希爾公司的調查研究報 告,她戰戰兢兢地給巴菲特寫了一封信,問他是否願意跟她以及客戶見面。很意外,她得到了肯定的答覆,而且幸運的是,巴菲特在第二次通話時告訴她,他會給一 位分析師提供公司的信息,且只會把機會給一位分析師,而這個人就是施羅德。

  據施羅德回憶,巴菲特大概每天早上8點半到辦公室,在他的桌上有很多的報紙,他每天要讀五種報紙:《華爾街日報》、《紐約日報》、《金融時 報》、《華盛頓郵報》還有本地的報紙——《奧馬哈太陽報》。辦公室有一個電視機,巴菲特會一直看CNBC,但是要把聲音關掉。因為他感興趣的東西就是 CNBC怎麼談論他。讀了五份報紙以後,還有一大疊公司的年報和季報及股東的報告。另外,他還有一些雜誌。他讀一些專業雜誌,有一些是他擁有公司所在的行 業。

  「從孩童時代起,巴菲特就讀很多專業性的雜誌。對於巴菲特來說,他的優勢就是,他對每個公司和行業都非常的瞭解,每一年他都不斷地積累、學習, 每個大小、規模、種類不同的公司他都會學習。我碰到的巴菲特並不是一個天才,只不過多年來不斷地學習,因為他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所以成就了非凡的事業。」 施羅德眼中的巴菲特是個非常努力的人。

  除閱讀外,施羅德眼中的「股神」每天的日常工作還包括打電話和交易股票。「他很願意跟別人進行交流,但是他會把談話儘可能變得簡短,他不讓別人 控制談話的時間,總是控制其他人的時間。他的電話號碼也只給一些有限的人,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找到他。」施羅德問巴菲特「多大的團隊幫你交易股票」,而巴 菲特說沒有人,他親自下單交易,他也不用計算機下單,巴菲特買股票的時候就打電話,電話在他的桌邊,他會打電話給他的券商或者券商打電話給他,每天兩到三 次,大概也就是10秒鐘。證券公司說我有一隻股票,價格如此,你想要嗎?巴菲特說好吧,便宜15分就買,電話交談就結束了。

  「他的工作非常簡單,讀報、回電話,5點半就下班了,如此而已。並沒有很多人拜訪他,不會有任何會議,偶爾有人來拜訪他,但他要的是花時間來思考、讀報。這就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吧。」施羅德這麼說。

  堅信自己的投資理念

  施羅德在研究了大量的資料和歷史數據之後,總結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關鍵就是要堅持長遠的價值增長。「當然有時候光景比較好,有時候光景不太 好,但歸根到底,巴菲特一直在做非常穩健、安全的投資。」但巴菲特這一投資理念在互聯網泡沫時候受到了質疑,很多人認為是過時的、老套的。

  當時,媒體、報紙還有電視都在嘲笑巴菲特,一直拿巴菲特做反例。施羅德有一次問巴菲特說:「人家對你老是批評、辱罵,你怎麼想,你是長了一層抵禦外界影響的盔甲嗎?」巴菲特回答她:每次看到了這些東西,聽到人家的評論,就覺得像是第一次一樣,沒有任何疊加的影響。

  「我跟他交流時發現,他從來沒有想過改變他的投資戰略和投資理念,他覺得這是鐵板釘釘一樣的事,他的價值投資理念是不可更改的。巴菲特從來沒改變過他堅信的投資理念。儘管每次別人批評他,他都會很難過,「他不是一個刀槍不入的人。」施羅德這樣評價巴菲特的投資信念。

  希望能夠活到104歲以上

  「巴菲特的經歷,有一部分是我可以學習的,有一部分是不可複製的。他認為在危機情況下,勇氣和現金結合在一起是無價的。我覺得這是他最大的一個 特點。此外就是不討論他的情感。我發現他能夠非常好地把自己的感情收起來,不管目前發生了什麼樣的情況,他能夠忽視自己的情感。我想大多數人都是做不到 的,但是他能夠做到。因此他能夠非常好地確保『市場先生』不會影響到他的投資決策。」施羅德眼中的巴菲特確實很特別。2004年他妻子去世的時候,巴菲特 非常的艱難,他哭泣、顫抖,沉浸在喪失親人的痛苦之中。之後施羅德親眼見證了他是怎麼從個人感情中抽身出來,如何利用他的事業作為一個避風港的過程。當 時,韓國股市的投資就是他的避風港之一。

  事實上,巴菲特也有著自己的擔憂。他曾經對施羅德說,他最大的擔心是有2500億美元的現金可以用於投資,他2006年已經76歲了,但他不知道在有生之年可不可以把這2500億美元投掉,他不知道市場有沒有再瘋狂的一天。

  儘管在外人看來,巴菲特已經非常成功了,但他還是不時找到機會來投資。他對施羅德說他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模擬他曾經共事過的一名女士,她當時活 到了104歲,巴菲特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比她活得更長,多出五年。巴菲特希望,即使以後他去世了也會像一個精靈一樣來管理公司。(第一財經日報-趙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