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4日星期六

央行摸底萬億信貸資金 項目貸款票據融資成重點

  今年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62萬億元,貸款投向備受關注。

  2月12日,央行一位官員透露,他們正在摸底貸款的去向問題。是日,多家商業銀行總行相關人士均表示,已接到人民銀行的調研通知,內容主要為四張表格,核心是要求各行上報今年1月份金融機構對公新發放(指累計發放)的人民幣貸款情況。

  「由於是臨時性的調研,之前沒有類似的統計分類口徑,我們需要對貸款進行重新分類,而央行要求的時間也非常緊迫。」一家大型銀行人士直言。

  關注六大類信貸投放

  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信貸出現「井噴」的均為投資和經濟大省。

  央行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末,全國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增量為1.56萬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9.78%。其中,江蘇省本外幣各項貸款增加2539億元,位列全國第一,其增幅也高達22.37%。

  排在全國第二至第六位分別為,廣東1823億元或12.64%(增幅,下同)、山東1339億元或17.70%、浙江1180億元或19.29%、上海780億元或12.36%、河北690億元或16.70%。

  在調研通知中,央行調統司首先要求各家金融機構分析,在今年1月份對公新發放的中長期貸款、短期貸款、票據融資中,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投資項目拉動的,以及與企業自主投資相關的貸款分別為多少。

  而大規模的信貸是否投向政府投資項目,以及是否為2008年中央新增1000億投資計劃的六類投向,成為央行關注的重點。

  此六類投向具體包括: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設100億元;二是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340億元;三是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250億元;四是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社會事業發展130億元;五是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120億元;六是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項目60億元。

  「去年底和今年1月份,我們審批的新項目還是比較多的,如鐵路類的項目。」一家大型銀行授信人士稱,但新的投資計劃下達後,項目貸款的投放進度 並沒有那麼快,因為客戶的提款還有一段時間;「而且各家銀行都批了項目貸款,但客戶提款時會有選擇,有一個建設進度,不可能一下子都提掉」。

  2月12日,一家大型銀行上海分行授信人士稱,由於國家4萬億投資計劃中,上海的份額較少,所以,拉動貸款增長的投資項目主要是市一級的;就1月份來看,涉及世博配套、軌道交通、污水處理等項目的貸款規模均較大。

  而浙江某股份制銀行對公業務負責人稱,在浙江省,由於大型工業設施等項目的投資並不多,所以,銀行還是在基礎設施的項目上投放更多,如公路、鐵路、地鐵等,其中公路的表現更為突出一些,包括一些市政建設。

  2月5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舉行「2009年度金融市場運行分析會」。會上,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阮健弘表示,從中長期貸款投放進度情況看,2008年前10個月,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11和12兩個月,中長期貸款很快回升。

  在阮健弘看來,上述現象和政府刺激經濟計劃有密切關係。他表示,中長期貸款主要投放在基礎建設領域,比較集中的是電力、燃氣以及水的生產和供應;另外,交通運輸、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等也都在增加,製造業也有一定幅度上升,房地產業貸款減少仍比較明顯。

  與會的一位中國銀行人士稱,根據調研結果,投資拉動實際上是地方政府主導的,而非企業。地方政府為了組織投資,指定部分狀況相對較好的企業承擔 相應的項目投資。銀行看到這是政府項目,也願意大幅度的放貸。很多新項目啟動時,企業是零投入的,主要靠中央撥一部分啟動資金,銀行的大量貸款放進去,所 以,1月份的信貸數據會有很高的增長。

  但這位中行人士直言,1月份信貸高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因為現在項目主要是11月底之前發改委批的項目,如果考慮到一個季度左右的釋放期,到4月份左右,信貸增幅可能會出現一部分的回落」

  摸底票據直貼投向

  今年1月份,票據融資增加6239億元,在對公貸款中佔比高達41.6%,在全部1.62萬億的人民幣貸款增量中,佔比達到38.5%。

  而在央行調統司下發的調研表格中,也要求金融機構上報1月份與企業自主投資相關的新發放人民幣票據融資(僅包括直貼)投向。而其投向的行業分類 是參照國家質檢總局2002年發佈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如包括農、林、牧、漁業,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等20類。

  對此,前述股份制銀行對公業務負責人稱,直貼的客戶對象主要為生產加工企業,該類企業有貿易背景;而在基建方面,票據貼現則很難派上用場,當然,不排除有些施工企業也在用。

  「從我們拿到的票據來看,貼現申請人主要是大型企業為主,其中,很多是鋼鐵行業的企業。」2月12日,山東某銀行票據業務人士稱。

  而上海某大行的信貸經理稱,該行票據直貼業務開展得較少,一是直貼業務的利潤太薄,二是風險控制的需要,在辦理直貼時,貼現銀行需要承擔企業的信用風險。正是出於風險考慮,目前,在票據市場上,一些大型銀行利用資金優勢,積極買入其他銀行手中的票據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企業為降低融資成本,已將票據作為一種融資工具,「融資票」問題開始凸顯。所謂融資票,乃是企業在開出銀行承兌匯票之後,再行向銀行貼現取得資金,通過信用放大,來替代一般貸款。

  「關於融資票的問題,並不好查,因為企業也能拿出證明其真實貿易背景的材料。」前述大行上海分行的信貸經理直言,這也是該行「冷淡」直貼業務的一項原因。

  但一些銀行票據業務人士直言,企業如果想實現並放大票據的融資功能,它提供的貿易背景的證明材料以及貼現申請人的身份,其真實性問題均值得懷疑。(21世紀經濟報導)

1月上海民幣貸款增長超去年全年三成

  在適度寬鬆的貨幣的貨幣政策下,金融機構的放貸衝動一觸即發。央行上海總部昨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月份上海新增人民幣貸款950.1億元,為去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量的三分之一,同比多增335億元。與此同時各項存款也呈增加趨勢,尤其是儲蓄存款增長尤為顯著。

  數據顯示,1月末,上海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36010億元,同比增長20.7%,增幅比上年末上升3.3個百分點。當月新增本 外幣存款400.9億元,同比多增910.8億元。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25093億元,同比增長11.7%,增幅比上年末上升0.4個百分 點。當月新增本外幣貸款780.4億元,同比多增35.8億元。

  人民幣貸款投放增加,外匯貸款繼續減少是上海市1月份信貸投放最為顯著的特點。1月份,上海市中資金融機構新增本外幣貸款823.7億元,同比多增233.1億元;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減少43.4億元,同比多減183.4億元。

  從貸款投放結構上來看,人民幣中長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增加較多。數據顯示,1月份上海市短期貸款增加212.9億元,同比少增104.6億元;中 長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分別增加388.4億元和295.5億元,同比分別多增113.8億元和278億元,其中,中資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分別增加 392.9億元和308.7億元(其中99%為買斷式轉貼現),同比分別多增110.3億元和292.9億元。

  此外,人民幣個人消費貸款小幅增長。當月中外資銀行新增人民幣個人消費貸款11億元,同比少增20.9億元。而外匯存款同比減少。1月份,全市外匯存款減少5.3億元,同比多減4.4億元。

  在人民幣貸款增長的同時,中資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也大幅增加。1月份全市人民幣存款增加436.2億元,同比多增909.3億元。不過值得注意 的是1月份,上海市人民幣企業存款減少420.2億元,同比少減118億元。對此,央行上海總部分析,企業活期存款減少主要原因有:一是去年末企業活期存 款沖高後呈規律性回落。二是為提高收益率,企業活期資金在月末長假轉存通知存款,當月中資金融機構定期存款增量中近一半為通知存款。三是企業提取貸款、繳 納稅款、償付貨款、支付工資、驗資劃款等資金集中流出減少了企業活期存款。四是企業購匯償還到期外匯貸款導致企業活期存款減少。(上海證券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