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0日星期六

2009年中國十五大趨勢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150年前狄更斯《雙城記》中的這句經典話語對於我們經歷的和即將經歷的每一天都同樣適用。但2009年還是有點特別,因為我們遭遇的是「百年不遇」的經濟危機。

  宏觀形勢、市場環境、消費者心理,中國企業的生存環境30多年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動盪而詭秘。「什麼時候會好起來?」這幾乎是每一位讀者共同的疑問。

  不過,未來並非不可捉摸。本期雜誌封面報導陳述的15個趨勢,是本刊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2008年底對2009年的一些看法的集納。它們不會是2009年的全部,但至少值得我們加以關注,因為它們都和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密切相關。

  1、八年冬眠 天下三分

  2008年困難,2009年將更加困難。這是對宏觀經濟走勢的主流看法。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認為,經驗表明,中國經濟下行的週 期一般不低於3年,更何況當前我國面臨的內外部經濟大環境相對更為嚴峻。因此,以本輪經濟週期的頂點2007年估算,有可能要到2010年中國經濟才能走 出「底部」。

  更悲觀的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陳平,在他看來,美國和歐洲積累了30多年的福利社會過度擴張,引發了這一輪經濟危機。但到目前為止,看 不見任何敢於面對現實的有魄力的領導人,敢於對福利社會進行改革。他預計美歐的社會調整將會痛苦而漫長,全球經濟的恢復至少也要8到10年。

  在他看來,那本暢銷書所描繪的「世界是平的」前景並不樂觀。全球化有兩個前景,一是世界將分裂成亞太、歐洲、北美三個經濟區,這是最自然的結 果。第二個前景,希望有一點,但不大可能。除非美國、歐洲、中國這三個區域簽訂新的「牙買加協定」,達成一攬子協議,維持這三個區域貨幣的相對穩定,三個 地區互不干涉內政,合力維持世界經濟與安全秩序,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全球化。

  2、失業率:站上14%之巔

  失業的陰影正籠罩在國內。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08年三季度末的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勞動社會保障部官員表示2008年內能夠控制在4.5%之內,但同時謹慎表達了對2009年就業情況的擔憂。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則直言不諱地提出了對統計數字失真的看法,並且預測2009年失業率將達到14%,這是迄今為止最為悲觀的數字。

  統計數字與學者預測之間巨大的分歧,緣於調查失業率與登記失業率的統計口徑不同。中國社會科學院基於截至2008年9月的調查認為,城鎮真實失業率為9.4%,這一數字包括了在城鎮的失業農民工數量,儘管那些已經返鄉的農民工人數無法獲得。

  儘管出口需求下行、國內消費需求難振、企業經營困難等情況在2009年仍很難有明顯改觀,中國社科院預測2009年城鎮真實失業率為10%,這一較溫和的數字反映了對國家大量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所能拉動就業人數的樂觀估計。

  大學生就業將是2009年更為艱難的話題。大學畢業生數量從2006年的413萬增長到2009年的611萬,初次就業率也由過去的90%跌落 到2008年的65%左右。中國社科院藍皮書預計大學生的失業率將達12%多,是登記失業率的3倍左右。目前很多企業紛紛作出停止擴招新人的決定,畢業生 們將會在2009年面臨更加痛苦的競爭與等待。

  3、股市:最壞的時刻,最好的時機

  在過去的一年裡,股市是對經濟危機反應最為敏感的一個指標。上證指數從2007年高點6124點最低跌至2008年10月28日的1664點,跌幅高達72%。

  預期同樣並不樂觀,國內各大投資機構對2009年A股走勢都普遍偏向悲觀。三分之二的券商及基金公司都預測,A股在2009年將再創新低。機構普遍預測A股將下跌至1500點才可能真正見底,更悲觀的預期則是會下跌到1200點。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會計學教授丁遠認為,預測2009年股市的點位沒有意義。股市投資最關鍵的是看估值水平,但估值是否合理則是動態的過程。如果 全球股市2009年繼續下跌,必然帶動A股估值區間下行。而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放緩或者虧損,則會打破原有的估值標準。「從現在2000點的點位看,A股估 值還有下行的空間。」

  不過,也有分析師提出了「最壞的時刻,最好的時機」這樣的口號。正如多位經濟學家所指出的,全球央行大幅降息,各國政府出台巨額投資計劃提振經濟,可能導致全球流動性的再度氾濫,並引發新一輪通貨膨脹,屆時股票價格將在過多的流動性追逐下上漲。

  另一個指望是有形的調控之手。已經明朗的融資融券、創業板以及股指期貨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左右A股的走勢。而可能出台的上市公司併購新辦法,也可能帶來意料之外的行情。

  4、「國進」與「民進」同步

  為救經濟,國家決定增加投資4萬億元。很多人擔心,這些國家主導的投資將有利於國企,可能出現「國進民退」的局面。

  中國經濟產業鏈條的上游,從電信、石化、鋼鐵到電力、鐵路,都是國資的天下。危急關頭,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資源優勢和抗風險能力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

  相比之下,民營企業的日子更加艱難。出口受阻、消費不振、投融資無門,民企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頸。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吳敬璉認為:當前政策應考慮幫助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度過困境;從根本上來說,必須要實現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這種支持正在逐漸落實,凍結最低工資標準、允許困難企業延遲繳納社會保險……而在2009年,我們可以期待的還有討論了多年的創業板,甚至還有民營銀行的開閘。這些舉措的出台,最大的理由就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

  可以預期的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八成的民營企業將在度過危機後重新煥發活力,「民進」與「國進」同步,推動中國經濟全面復甦。

  5、中國企業「長大成人」

  有利於企業的政策正逐步出台、落實,但企業的前景最終取決於自己。除了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化,2008年有太多的明星企業碰到了「社會責任」這條高壓線。

  最廣為人知的當然是三鹿以及幾乎所有的乳品企業;被指發送垃圾短信的分眾傳媒,在2008年年終的時候被新浪收購;被曝人為干涉搜索結果、惡意 屏蔽的百度如今仍是焦頭爛額;華為為規避新勞動合同法鬧出的「集體辭職」事件更是滿城風雨;萬科的王石也因為在地震捐款一事中沒能表現出公眾所期待的「高 姿態」而備受指責;而「首富」黃光裕則乾脆身陷囹圄。

  明星企業、明星企業家形象2008年的集體倒掉,在某種程度上是「償還」過去30年「非正常發展」所欠下的企業社會責任舊賬。

  2009年將是一個新的起點,真正認識到社會責任所在、真正擔負起社會責任,將是中國企業為長遠發展計所必修的功課。社會責任並不僅僅是義務, 「責任力就是競爭力」,成為承擔社會責任的楷模,將是企業在未來的競爭中獲勝的一張王牌。企業應該感到自豪的是,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重建,商業文明的完 善,也是中國整個社會價值體系重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推動力量。

  很多人認為,次貸危機讓中國人第一次真切地明白,一直被奉為楷模的美國也不是一貫正確,這有可能成為中國的「成人禮」;而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重新認識,2009年也有可能成為中國企業走向成熟的開始。

  6、環保不再是概念

  環保觀念正迅速在全社會範圍不斷滲透強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加入到「樂活」族的隊伍,他們對於吃穿住行的消費選擇,比價格更加敏感的是對於 產品環保內涵的要求。2008年8月一個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2500份樣本的調查顯示,近八成的青年對全球氣候變暖現象有所瞭解,也比較 擔心變暖的危害,表示會「處處注意節約」。

  從有機食品到環保大廈,從節能家電到再生T恤,環保新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追捧。除了開發這些具有環保概念的產品之外,一些企業也將生產過程中的「零排放」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目標從而受到人們的尊重。

  中國近年來已經陸續通過上市、稅收以及直接補貼等多種方式鼓勵企業向環保節能生產方式轉變。而更重要的一部環保法律—《循環經濟法》將在 2009年1月1日正式實施。外界期望,這部法律以及配套設施將會根本性地改變中國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方式,成為中國從「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和大量廢棄」的 現代經濟社會向「最優生產、最優消費和最少廢棄」的循環型經濟社會轉型的標誌。

  「循環型經濟社會」的確立,將導致產業結構的重大變革,並給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創造新的市場。日本通產省估計,到2010年,日本與環境有關 的市場規模將從現在的15萬億日元增加到37萬億日元,就業人數會從現在的64萬人增加到140萬人。日本經濟計劃廳預測,到2020年,環境產業將是日 本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之一。

  同樣,在中國,能否做到「環保節能」將成為未來決定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素。

  7、「新地主」出現

  危機往往是變革的開始。2009年最讓人關注的變革在農村。

  2008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公佈,中國的農民被鼓勵將手中的土地承包權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流轉」迅速成為熱門詞彙。

  經濟學家們將允許農村土地承包權的流轉比作上世紀90年代末城鎮住房市場的私有化,當時居住在政府分配住房裡的居民大多獲得了房屋的產權。這項改革使數千萬城市居民立時獲得了一份可以出售或出租的資產,從而為過去10年來住房市場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不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這表明了一種希望,即土地流轉更多地發生在農民之間,而不希望農民將土地轉讓給城裡人。

  土地流轉之後的一個很大的可能是土地集中。1978年後被「格式化」、無差異的自耕農群體將加速分化為三個階層:「新地主」,自耕農,無地農民。

  但「一分為三」也蘊含了一定的社會風險。對許多農民來說,土地是經濟不景氣時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東西,失去土地可能意味著失去最後的保障。2008年12月,農業部發出通知預警,當前要高度重視解決涉及農民工返鄉可能出現的土地承包和流轉糾紛。

  在未來運作中,效率與公平能否兼顧?成敗在於細節。

  8、私人醫生:身份新象徵

  2009年和「新土改」一樣值得期待的還有醫改。

  雖然新醫改方案對醫生人力資源改革並未有詳細的闡述,但「穩步推動醫務人員的合理流動,促進不同醫療機構之間人才的縱向和橫向交流,研究探索註冊醫師多點執業」還是給人以想像空間。私人醫生大行其道的日子可能很快會來臨。

  人才儲備上,隨著高等醫學教育的不斷完善,中國的全科醫學培訓將取得突破,越來越多的年輕醫生將打破分科限制,變得全能起來,這是私人醫生群體存在的一個基礎。

  在核心城市,富裕乃至中產階層的崛起引發了醫療服務的另一波需求,他們不希望排隊、掛號,希望享受一對一的服務,這是市場的客觀需求。這些需求不只限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包括前期健康診斷、日常飲食指導、突發性疾病的緊急處置、康復護理時給予指導等全方位的服務。

  相應地,私人醫生群體也會出現,如律師、會計師一樣,這一群體擁有較高的收入、社會地位,同時與傳統公立醫院醫生形成錯位,作為傳統醫療資源的一種有效補充,其收費方式可以是年費制,也可以按單次計費,當然代價是高昂的。

  不過,私人醫生不會是高高在上的,他們與「患者」之間既是僱員與僱主的關係,又近似家庭成員,擁有私人醫生的服務同樣是身份的象徵。

  9、轉基因大米上桌

  轉基因水稻或者玉米有可能在2009年端上中國人的餐桌。這一預期伴隨國務院對「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專項計劃的審議通過而不斷升溫。

  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計劃包含了技術研發、安全管理和商業化三大部分,估計所需經費為200億元左右。主要研究對象包括水稻、小麥、玉米、棉花等主要農作物,以及豬、牛、羊等主要牲畜。

  最接近商業推廣的則是轉基因水稻和玉米。據悉,目前轉基因水稻與玉米技術處於專家安全委員會的評估階段,之後還需要經過國家有關部委的聯席會議審批,最快將在2009年獲得商業化推廣的許可。

  來自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的試驗表明,轉基因水稻試驗田每公頃農田平均減少80%農藥施用量,而產量平均高出6%。目前中國糧食產量為5 億噸,如果按照2020年16億人口計算,中國的糧食需求將達到6.3億噸。政府決策層已明確表態,未來解決糧食問題需要靠大的科技舉措和生物技術。

  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研究機構(ISAAA)報告表明,轉基因農作物自1996年大規模商業化種植以來,10年時間種植面積增長了60多倍,種植的國家達22個,累計減少使用殺蟲劑22.4萬噸。目前全球64%的大豆,43%的棉花、24%的玉米、20%的油菜都採用了轉基因技術。該組織還預計,到2015年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將達到2億公頃,是目前的一倍多。

  在轉基因作物的研究中,國家鼓勵各種社會資本的參與。但由於轉基因技術的基礎階段研究時間漫長且資金投入較大,絕大多數企業處於觀望狀態。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黃大認為,中國轉基因作物的產業化可以借鑑信息產業的發展模式,靠大企業、大資本和高科技的共同推動。

  10、「能力」成海外併購新目標

  金融危機引發出口下滑,中國開始重新反思自己的發展模式。過去的30年,為了滿足歐美等國的超前消費,中國不惜犧牲環境,以廉價產品源源不斷地 供給他國。中國不但是一個製造中心,還是一個物流中心,資源和產品在這裡彙集。相應地,中國已有的跨國併購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關鍵的原材料。

  但這一模式有可能從2009年開始的5年內發生改變,產品升級迫使國內企業提高對研發的重視,跨國公司研發能力也在加快向中國轉移,未來的跨國 併購,針對核心技術與能力的併購將會越來越多。根據麥肯錫公司對1995~2007年中國對外投資交易背後戰略原則的分析,中國公司跨國投資只有31樁是 為了「獲取能力的途徑」,這一數值將會被大幅度改寫。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上汽收購羅孚資產,都旨在推動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但在未來,收購的目的將 更加側重獲取核心技術與能力。

  面對歐美一些科技類公司股價出現谷底的現狀,中國那些擁有相當規模,並具備一定全球化能力的公司可能會出手,這將改變過去政府控制的實體公司佔 據併購主體的局面。當然,這樣的併購一定會激起外國政府、民眾、企業界的激烈反應,但這絲毫不會改變基本的格局。如改革開放之初外資企業通過合資的方式曲 線進入獲取中國市場一樣,中國企業同樣可以通過曲線方式進入歐美企業以獲取其關鍵技術。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將加速到來。

  11、「男色」消費興起

  如果要尋找一個2009年最值得進入的市場,男性化妝品市場就是其中之一。

  AC尼爾森(ACNielsen)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男性對儀表的日益注重,正推動全球個人護理產品市場迅速增長。中國也不例外,男性美容漸成時尚,中國男性個人護理用品市場空間巨大。

  近年來,全球男士美容護膚品的銷售漲幅超過50%,在歐美國家,男士護理用品的市場份額已佔到整個化妝品市場的30%以上。使用專業男士護膚品早已是歐美男士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時尚。

  在國內,目前男性化妝品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但擁有近億成熟消費者的市場,若善加引導,其前景將鼓舞人心。中國化妝品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人均化妝品消費水平僅為28元/年,這與發達國家人均36~70美元的年消費額相比,差距十分明顯。

  「中國的男士護膚用品市場是一條寬闊的大道,這是一個近在眼前的真實的待挖掘的市場。」正如法國一家著名化妝品公司總裁所說,中國美容化妝品的市場除女用化妝品這一巨大市場外,男用產品市場是一個有待開發的「金礦」。

  男性化妝品市雖然不像女士產品一樣花樣繁多,但是盤點起來,從「清潔、護膚、須前須後水、保養、呵護頭髮、沐浴、香氛」等來細分,每一類產品都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

  有市場預測顯示,2010年,我國化妝品市場銷售總額將達800億元,而其中男性用品份額最少是40億元。這是一個相當有誘惑力的市場,而根據市場規律,前幾位的企業將會拿走80%的市場份額,現在是企業採取行動的時候了。

  12、「無線城市」時代來臨

  在過去12年裡,軟銀董事長兼總裁孫正義頻繁出差,每次都要帶上筆記本電腦。他到酒店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筆記本電腦連接互聯網。但2008 年8月,他到杭州參加亞太地區中小企業APEC會議時,卻沒有帶筆記本,因為他隨身攜帶的3G手機已經可以完成過去電腦能夠完成的所有工作。

  2009年,隨著3G牌照發放,運營商將加快3G網絡的鋪設和業務開展進程。而電信重組後三家運營商競爭的格局也會促使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3G網絡和業務上有實質性的進展。網絡的改善和業務的豐富有助於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除了3G網絡建設,目前國內還有一股力量推動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那就是各地方興未艾的「無線城市」建設。

  「無線城市」的建設可提供隨時隨地接入和速度更快的無線網絡,使一些在3G網絡上效果還不理想的高速度的新業務、新功能被開發出來,例如用手機 看電視、打網絡遊戲、手機視頻聊天、用手機隨時召開或參加視頻會議、家庭數字網絡、無線傳輸文稿和照片等大文件、無線網絡硬盤、移動電子郵件等等。

  手機的應用將更為廣泛。我們可以用集合了公交卡、小額支付銀行卡功能的手機繳納水電煤氣等公用事業費用,在網上購物、訂票等。我們通過手機預訂 火車票、電影票、景點門票等,支付完畢後,手機會收到售票系統發過來的唯一的二維條碼和票務信息,到時候直接憑手機上的條碼,就可以上車、觀看電影或者進 入景區。

  未來有無限可能。

  13、汽車業醞釀破壞性創新

  汽車市場爆發性增長、合資企業產能不足,加上價格優勢,中國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在過去的6年內享受了5年的高速增長。

  但市場基礎如今已經發生變化,加上經濟危機的衝擊,某一個自主品牌在2009年的某一天突然垮掉,也許並不是讓人太過吃驚的消息。

  不過,樂觀的因素並沒有消失,決策鏈短、貼近市場、成本優勢仍在。但要利用好這些優勢的同時,自主品牌仍需新的突破。

  上汽在幾年前已經開始著手修補自主品牌的質量、服務和品牌三大短板,至少在知名度上,榮威已經取得與合資品牌平起平坐的地位。不過,榮威何時能夠見到盈利的曙光,仍是一個需要等待的答案。

  更大的期待也許來自比亞迪。2008年歲末面世的F3DM意味著某種破壞性創新的開始,想像一下十年後的情景,如果馬路上跑的一半是中國人生產 的電動汽車,就像現在的電動自行車一樣,那麼,中國的汽車業雄霸天下就不再只是一種夢想。而對於更多的中國企業來說,發生在汽車行業的一切將成為他們的榜 樣。

  當然,2009年只是夢想的開始。

  14、內陸中小城市商業勃興

  東南沿海地區企業倒閉,帶來的是一個農民工返鄉的浪潮。中國社科院2008年12月發佈的2009年《社會藍皮書》指出,根據對廣東部分企業的 調查,企業裁員達到了20%。全國提前返鄉的農民工估計達400萬人。來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消息更把這一數據提高到780萬人。該部官員還認為, 「就業的真正挑戰將在春節之後到來。」

  大量農民工返鄉,不僅帶回了經驗、技術,也帶回了部分消費能力。來自勞動力輸出大省河南的一份統計顯示, 2008年10月,河南洛陽、許昌、南陽、信陽和平頂山的零售業增長在15%以上,而同期浙江、山東、廣東等地主要城市超市零售額的增長大多在5%以下甚 至出現負增長。

  隨著家電下鄉等拉動內需政策的實施,2009年,內陸的中小城市有望迎來一個零售業發展的良機。

  當然,內陸中小城市對於習慣了在大城市經營的企業來說,是一個陌生而富有挑戰的「新興市場」,不過,對於返鄉農民工來說,這或許正是一個創業的機會,這也正是很多返鄉農民工準備回家開店的原因。

  農民工的返鄉創業,加上外來零售「巨頭」的介入,有可能重新塑造當地的供貨商體系、物流體系乃至金融體系。而這,很有可能成為內陸中小城市開發的契機和動力。

  15、銀行業:2009年負增

  1998年到2007年是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黃金十年,銀行業的利潤平均增速超過30%,2007年更是達到了50.6%。

  然而,當歐美經濟陷入衰退、全球金融危機轉化為經濟危機,並逐步傳導到國內,盈利狀況在2008年已經出現拐點的銀行業,在2009年將不得不面臨更為嚴酷的經濟現實。壞客戶的風險加大,好客戶卻更加難伺候,這是銀行業不得不面臨的現實。

  市場普遍預測央行將在2009年繼續降息,這將使銀行業主要收入來源的息差收入雪上加霜。多家券商預計2009年銀行淨息差將大約縮小50個基 點,拖累銀行業利潤30%。而且,目前銀行總資產80%左右是貸款與債券,降息將使其中的存量貸款和2009年到期的債券面臨重新定價,導致資產收益率下 降。

  國內一半以上的投資機構預計,2009年中國銀行業將出現-2%至-10%的增長。華夏基金投資總監王亞偉認為,宏觀經濟處於下行階段,各個行業的企業經營並不樂觀,銀行在未來一段時間出現壞賬的概率大幅增加。他將銀行業列為明年最不看好的行業之一。

  銀行業2009年最值得期待的事件將是海外併購。儘管股價低迷,但手握大量現金的工行、中行、建行等均有可能在2009年出手,將一家全球排名 前20名以內的國際大銀行蒐羅囊中。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的銀行也將是中國內地銀行可能的併購對象。也許,中國的全球性銀行正在危機中孕育。(中歐商業評論- 安明靜 胡旭輝 李楊 劉錚錚 毛明江 翁美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