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5日星期二

2010世界經濟前瞻:新十年起點上的全球經濟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調整、大變革時期。作為新世紀一零年代的首年,2010年的世界經濟走向格外引人關注。

  世界經濟將在復甦之路上緩慢前行

  得益於各主要經濟體採取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世界經濟從2009年下半年呈現出的復甦,有望在2010年繼續持續。

  在經歷了2009年第一季度大幅下滑、第二季度降速放緩之後,復甦勢頭在第三季度開始顯現。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美國結束了連續5個季度環比負增長的局面,GDP增長率達2.8%;日本也結束了連續4個季度的負增長,二、三季度分別增長0.7%和1.2%。歐元區結束了連續5個季度的負增長,三 季度增長0.4%。

  聯合國在月初發佈的《2010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中稱,目前積極的財政政策若得以持續,世界經濟在2010年將實現2.4%的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相對樂觀,預計2010年可實現約3%的增長。

  國際組織對明年世界經濟的樂觀預測是有依據的。聯合國全球經濟監測部主任洪平凡認為,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看,全球股市自2009年3月以來持續 反彈,信貸市場的各項風險指標也都相繼回落到或接近危機前的水平。從實體經濟來看,國際貿易和全球工業生產指數已明顯回升,越來越多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季 度指標已從衰退轉變為增長。

  全球經濟將面對更複雜局面

  在經濟學家中流行的是這樣一種說法:危機越深、復甦越快、但麻煩也越多。百年一遇的危機面前各國政府大規模協同作戰正避免上一次大蕭條的重現, 但也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失業率大幅上升、通貨膨脹隱憂、貿易保護勢力抬頭等問題讓世界經濟將面臨比過去一年更為複雜的局面。

  此次經濟衰退在世界範圍內導致了貿易保護主義急劇升溫。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為了擴大出口,解決國內就業問題,以解決「全球經濟失衡」為藉口,頻頻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產品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給世界經濟的持續復甦造成了巨大威脅。

  缺少內生動力的刺激計劃使本輪經濟復甦並沒有帶來就業的顯著增長,歐美等發達經濟體普遍存在的高失業率成為復甦的不利因素。目前,美國失業率維 持在10%的高位,達到26年來的最高水平。在衰退最嚴重的西班牙,失業率已經高達18%。發展中國家的失業問題則主要出現在與出口有關的行業。專家認 為,由於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增長還不能恢復到「潛力增長」水平,2010年失業率仍將居高不下。

  2010年值得關注的一大問題是,全球罕見的投放貨幣可能帶來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而在2009年末,通貨膨脹已經被澳大利亞、印度、越南等一些國家視為經濟發展的頭號敵人。

  各國刺激政策是否退出納入決策視野

  隨著世界經濟逐漸走出谷底,關於經濟刺激政策的是否退出開始納入2010年決策者的視野。

  雖然全球各主要經濟體仍表示避免過早退出,但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美、歐已開始陸續收回金融救市工具。澳大利亞、以色列、挪威、越南等國則紛紛 開啟加息通道。就在一週前,美聯儲推出了一項旨在回收銀行系統中過量貨幣、針對銀行的定期存款工具提案,被認為是美聯儲「退出策略」的一部分。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世界一些中央銀行將在2010年普遍開啟加息通道。其中,美聯儲、歐洲央行可能會在二季度後啟動加息舉措。

  不過,各國的特點決定了在退出時機上不會完全一致。進入去年四季度以來,幾乎主要經濟體國家的央行都面臨著相似的難題:是否該收緊此前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收緊政策是否會導致經濟的二次回落。

  「過早的退出將導致復甦夭折,過晚的退出將會誘發通貨膨脹風險,雖然理論上存在最佳退出時機,但實際操作很難把握,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李向陽認為。

  金融市場餘震不斷

  當全球經濟復甦苗頭初露時,過去兩個月內爆發的迪拜債務危機、希臘主權信用危機等事件,又在以全球金融市場震盪的方式發出警示:金融危機餘波未了。

  就在希臘被爆出信用危機後,葡萄牙、希臘、西班牙、墨西哥等國也遭遇主權評級下調。但這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評級機構穆迪警告說,主權信用危機必將成為明年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包袱,並在金融市場上頻頻製造餘震。

  經濟學家警示人們不要小看這樣的餘震。就在2009年年底,迪拜與希臘傳來的壞消息一度引發投資者的恐慌,給全球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在人們熱議債務危機之時,美國金融主管機關上個月中旬又關閉7家銀行,使得美國今年以來共有140家銀行宣佈關門。此外,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預估,2010年可能有更多銀行將被迫停業。

  金融市場的震盪可能還會以其他路徑傳遞。由於各國在退出時機和方式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導致大規模的國際套利,加劇投機資本在國際快速竄動,吹大並刺破資產泡沫,引發外匯市場、資本市場等劇烈波動。

  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將充當世界經濟「造血素」

  根據美國研究機構最近的統計數據,在過去10年中,成為世界頭號新聞的不是伊拉克戰爭和「9.11」恐怖襲擊,而是中國經濟的崛起。基於對中國在金融危機中的卓越表現,過去一年來,國外的商業媒體更是將更多的版面留給中國。

  在2010年這樣的狀況有望繼續並不斷放大,這是因為──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將繼續充當世界經濟的「造血素」。

  危機之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的透支消費模式已經出現轉變,在人口增長乏力、資本和技術因素沒有出現突變、財政約束、新消費誘因沒有建立 的情況下,發達經濟體再現經濟繁榮並非易事。考慮到經濟發展進入重要轉型階段、消費和產業升級、投資活躍度上升、儲蓄水平很高等因素,今後十年裡,中國、 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的增長空間相當巨大。

  聯合國的一份報告指出,發展中經濟體將成為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中亞洲地區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速度最快,中國和印度經濟預計將分別增長8.8%和6.5%。與之相對的是,2010年美國經濟增長2.1%。歐盟和日本明年經濟增長可能僅為0.6%和0.9%。按照這一復甦進度,主要發達經濟體將無法在近期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撐。(新華網-王宇 李延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