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7日星期四

央行:繼續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

  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二○○九年第一季度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

  2009年5月6日

  內容摘要

  2009年第一季度,我國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已初見成效,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市場信心有所恢 復,形勢比預料的要好。消費較快增長,投資增速加快,國內需求穩步提高。農業形勢總體穩定,工業生產增長企穩。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貨幣信貸快速增長,金 融體系平穩運行。第一季度,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6.6萬億元,同比增長6.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6%。

  中國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緊密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大局,認真執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採取靈活、有力的措施加大金融支 持經濟發展的力度,保證貨幣信貸總量滿足經濟發展需要。適時適度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充裕,穩定市場預期。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 放、優化信貸結構,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在保證符合條件的中央投資項目所需配套貸款及時落實到位的同時,加強對「三農」、中小企業、就業、災後重 建、擴大消費、自主創新等領域的信貸服務。

  貨幣信貸快速增長,貸款利率繼續下行。2009年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為53.1萬億元,同比增長25.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 9.3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增速進一步加快,3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為35萬億元,同比增長29.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5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11.1 個百分點。第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4.6萬億元,同比多增3.2萬億元。人民幣貸款利率繼續下降,3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為4.76%,比年初下降0.8個百分點。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359元。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還在蔓延,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還在加深。外部需求持續萎縮,一些行業產能過剩,企業經濟效益下滑,就業困難增加,經濟下行壓力 仍然較大。但總體看,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蘊藏著巨大需求和增長潛力,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沒有改變,加之應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逐步落 實,國民經濟可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繼續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促進經 濟平穩較快發展。繼續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合理增加信貸投放,優化信貸結構,防範潛在的風險,提高信貸支持經濟發展的質量。繼續推進利率 市場化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繼續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機構競爭力和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維護金融穩定。

  第一部分貨幣信貸概況

  2009年第一季度,貨幣供應量和人民幣貸款快速增長,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貸款利率繼續下降,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力度繼續加大。

  一、貨幣供應量快速增長

  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為53.1萬億元,同比增長25.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9.3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7.7個百分點。狹義貨幣 供應量M1餘額為17.7萬億元,同比增長17.0%,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2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8.0個百分點。流通中現金M0餘額為3.4萬億元, 同比增長10.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0.3個百分點。第一季度現金淨回籠473億元,同比多回籠785億元。

  第一季度,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呈持續上升態勢,主要是由於同期貸款快速增長。其中,狹義貨幣供應量增速逐月明顯加快,3月末增速已恢復到2008年6月前的水平,比上月提高6.4個百分點,反映出近期各項宏觀政策提振作用初步顯現,經濟活躍度有所提高。

  二、金融機構存款增速上升

  3月末,全部金融機構(含外資金融機構,下同)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為53.6萬億元,同比增長25.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9.5個百分點,比 年初增加5.7萬億元,同比多增3.1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52.3萬億元,同比增長25.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8.4個百分點,比年初 增加5.6萬億元,同比多增3.0萬億元;外匯存款餘額為2 003億美元,同比增長28.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4.7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75億美元,同比多增130億美元。

  從人民幣存款的部門分佈和期限看,居民戶存款和非金融性公司存款保持較高增速,企業活期存款增長加快。3月末,金融機構居民戶人民幣存款餘額為 24.7萬億元,同比增長29.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1.1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2.6萬億元,同比多增1.1萬億元。非金融性公司人民幣存款餘額為 24.6萬億元,同比增長27.0%,增速比上年同期高4.2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2.9萬億元,同比多增2.4萬億元。第一季度企業活期存款同比多增 1.0萬億元,其中3月份同比多增7 994億元,表明企業資金狀況明顯改善,支付能力相應增強,反映第一季度企業生產經營有所恢復,也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經濟趨勢有上升潛能。3月末,受財政 收入下降、支出增加影響,財政存款餘額為1.7萬億元,同比下降24.7%,比年初減少882億元,同比多減5 890億元。

  三、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快速增長

  3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為36.6萬億元,同比增長27.0%,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和上年末高10.7個和9.0個百分點,比年初 增加4.5萬億元,同比多增2.9萬億元。3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為35.0萬億元,同比增長29.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5.0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 4.6萬億元,同比多增3.2萬億元。貸款保持快速增長,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隨著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實施,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利率水平降 低,對信貸供需雙方都起到刺激作用。且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較高,不良貸款率較低,盈利狀況較好,具備較強的信貸擴張能力。此外,商業銀行積極主動落實 國家擴內需保增長的宏觀調控政策,提高信貸審批效率,明顯加大了對擴大內需項目的支持力度。分機構看,國有商業銀行信貸份額有所上升。第一季度,國有商業 銀行新增貸款佔全部金融機構新增貸款的比重為50.5%,比上年第四季度提高12.7個百分點。3月末外匯貸款餘額為2 352億美元,同比下降11.7%,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68.6個百分點,比年初減少85億美元,同比少增573億美元,這與上年同期基數較高有關, 也受外貿出口下滑、貿易融資渠道不暢和美元走強等因素影響。

  從人民幣貸款的投向看,居民戶貸款增長穩步回升,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貸款明顯加快。3月末,居民戶貸款同比增長16.9%,增速比上年同期 低8.7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3.2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4 223億元,同比多增1 817億元。其中,居民戶消費性貸款比年初增加2 027億元,同比多增787億元,為2008年以來首次季度出現多增,反映了近期住房、汽車銷量回升的特點。居民戶經營性貸款比年初增加2 196億元,同比多增1 030億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貸款同比增長32.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0.4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4.2萬億元,同比多增3.1萬億元。主要是 票據融資和中長期貸款增長較快,其中,票據融資同比多增1.6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1.0萬億元。

  人民幣中長期貸款主要投向基礎設施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和製造業1。第一季度,主要金融機構(包括國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股份 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投向基礎設施行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的人民幣中長期貸款分別為8 948億元和2 207億元,佔新增中長期貸款的比重分別為50.1%和12.4%,比上年同期分別高9.9個和7.9個百分點;用於房地產業和製造業的中長期貸款分別為 2 006億元和1 414億元,佔新增中長期貸款的比重分別為11.2%和7.9%,比上年同期分別低8.7個和4.3個百分點。

  專欄 1 貸款增長情況分析

  2009年以來,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快速增長,第一 季度新增4.6萬億元。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貸款、票據融資投放較多。第一季度中長期貸款增加1.9萬億元,同比多增1.1萬億元,佔各項貸款的比重為 40.7%,延續了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的項目投資類中長期貸款多的特點。票據融資增加1.5萬億元,同比多增1.6萬億元,佔各項貸款的比重為 32.3%。其中,3月份票據融資佔各項貸款的比重為19.5%,分別比1月和2月下降19.0個和26.0個百分點。短期貸款增加1.2萬億元,同比多 增5 828億元,佔各項貸款的比重為26.3%,較上年第四季度提高4.4個百分點。主要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中,大部分行業貸款保持同比多增。其中,水利、環 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第一季度新增貸款分別同比多增3779億元、2304億元和1895億元。

  各類貸款快速增長有利於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長期貸 款的增長有利於擴內需保增長政策的落實,滿足項目建設信貸資金需求。隨著投資項目陸續啟動,為投資項目配套的中長期貸款相應增加,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持作 用得到有力體現。金融機構也保持了必要的風險防範意識,對貸款項目的還款來源、收益及擔保等方面積極開展調查,合理把握好保增長和防風險之間的關係。票據 融資的增長有利於加大對企業的融資支持。從支付環節看,商業匯票的簽發、背書轉讓,既推遲出票人(付款人)的付款日期,節約其財務費用,又可銜接產銷關 係,降低企業產成品和應收賬款資金佔用,還可為供貨方(收款人)提供成本較低、便利快捷的融資工具。從投向看,票據資金主要投向實體經濟中貿易相對活躍的 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等下游企業,在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困難以及穩定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票據融資和短期貸款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票據的承兌、轉讓 和貼現同樣可以滿足企業短期流動資金需求,如綜合考慮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第一季度企業流動資金總體上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當前,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仍需加強。受金融危機影響, 中小企業有效貸款需求和融資能力有所下降;加之由於貸款成本、承擔的風險和責任等方面存在差異,商業銀行更傾向於將貸款投向大型項目或大型企業,而對中小 企業貸款則較為謹慎,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小企業貸款的增長。但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吸納就業和調整產業結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中小企 業增加信貸投放也能為商業銀行提供新的盈利增長點。目前部分商業銀行已積極拓展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服務,選擇客戶資源豐富的地區成立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的「專業支行」,對中小企業貸款單獨設置考核指標,根據中小企業風險特徵和信貸需求推出相應信貸產品等。這些措施的效果未來將會逐步顯現。當然,解決中小 企業貸款問題,還需要在金融機構體系、多層次融資渠道、財稅支持、信用體系和擔保機制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完善。

  信貸增長的質量仍需進一步提高。快速增長的貨幣信貸與相 對緩慢的實體經濟存在反差,有一定合理性,但也要防止經濟波動加大的風險和不良貸款反彈風險。同時,我國產能過剩矛盾較為突出,若只有「保」沒有「壓」, 經濟結構調整速度可能放慢,應堅持「有保有壓」,把擴內需與調結構更好地結合起來。此外,近期銀行貸款集中於政府項目,雖有利於較快拉動投資,但也要合理 評估地方政府的負債能力,並觀察分析對社會投資的帶動效果。

  總體看,在國際金融危機的特殊環境下,近期我國貨幣信貸 適度較快增長利大於弊,是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有效傳導的體現,有利於穩定金融市場,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也要看到,3月份貸款猛增一定程度 上也受到商業銀行季末考核等因素影響,有「沖時點」的成分。4月份以至未來幾個月,金融機構和企業都需要一段時間「消化」。下一階段如果國際金融危機繼續 深化,則信貸仍需要一定力度的增長。同時,在繼續落實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過程中,要加強引導金融機構調整和優化信貸結構,防範由於信貸結構問題可能引發的 風險。要進一步加大對創新能力強、產業前景好、有訂單、有利於帶動就業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繼續加強農村金融服務,根據農業生產特點加大信貸 投入力度。

  四、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

  3月末,基礎貨幣餘額為12.4萬億元,比年初減少4 945億元,同比增長19.2%,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6.1個百分點。3月末貨幣乘數為4.27,分別比上年同期和上年末高0.21和0.59,表明近期 貨幣擴張能力有所上升。3月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為2.28%,比上年同期高0.27個百分點。其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2.53%,股份制商業銀行為 0.49%,農村信用社為4.58%。

  五、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繼續下降

  2009年以來,受降息和貸款同業競爭驅使,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繼續下行。3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76%, 比年初下降0.80個百分點,比2008年8月降息前下降2.63個百分點,企業融資成本顯著降低。其中,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70%,票據融資加 權平均利率為1.88%,比年初分別下降0.53個和1.01個百分點,比降息前分別下降2.16個和4.02個百分點。受擴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 浮幅度政策影響,降息以來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降幅度大於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貸款利率,3月份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45%。

  執行利率上浮的貸款比重明顯下降。3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一般貸款實行利率上浮的佔比為36.43%,比年初下降7.88個百分點;實行利率下浮和基準利率的貸款佔比分別為28.39%和35.18%,比年初分別上升2.82個和5.06個百分點。

  境內外幣存貸款利率大幅下降。3月份,境內美元活期、3個月以內存款利率分別為0.15%和0.55%,較年初分別下降0.70個和0.66個 百分點;3月份,境內外幣貸款受國際金融市場利率波動走低影響,3個月以內和3(含)-6個月貸款利率分別為2.23%、2.44%,較年初分別下降 1.42個和1.57個百分點。

  六、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2009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359元,比2008年末貶值13個基點, 貶值幅度為0.02%;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匯率中間價分別為1歐元兌9.0323元人民幣、100日元兌6.9630元人民幣,分別比2008年末升值 6.94%和8.65%。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至2009年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歐元和日元匯率分別累計升值21.07%、10.87%和 4.92%。

  人民幣匯率有貶有升,雙向浮動。第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最高為6.8293元,最低為6.8399元,最大單日昇值幅度為0.07%(50個基點),最大單日貶值幅度為0.04%(27個基點),57個交易日中24個交易日昇值、33個交易日貶值。

  第二部分貨幣政策操作

  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大局,認真執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優化信貸結構,進一步發揮金融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積極作用。

  一、適時適度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第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認真執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適時適度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充裕,穩定市場預期。一是合理把握操作 力度和節奏,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在密切監測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動態變化的基礎上,中國人民銀行保持公開市場操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短期化操作策 略,合理把握操作力度和節奏。第一季度累計開展正回購操作1.1萬億元,發行央行票據 4 800億元。3月末,央行票據餘額為4.2萬億元,比2008年末減少0.5萬億元。二是進一步優化公開市場操作工具,有效熨平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波動。 針對春節前後現金大量投放回籠的季節性特徵及第一季度公開市場到期量大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優化操作工具,在保持短期正回購操作力度的同時,春節後及時恢復 3個月期央行票據按周發行,不僅有效熨平了季節性因素引發的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波動,而且對於引導商業銀行合理安排資金運用節奏,促進貨幣信貸平穩增長也 具有積極意義。三是保持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基本平穩,穩定市場預期。3月末,3個月期央行票據發行利率為0.965%,28天和91天期正回購的利率分別為 0.90%和0.96%,與年初同期限品種的操作利率大體持平。四是加強與積極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及時開展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業務。先後於 2009年1月21日和3月25日開展了兩期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業務,操作頻率較往年有所提高,期限品種也進一步豐富。

  二、加強信貸政策引導

  2009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和三十條意見,加強信貸政策引導。鼓勵和引導金融 機構在保持信貸總量合理均衡增長的基礎上,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進一步優化信貸資金結構,統籌配置信貸資源,保證符合條件的中央投資項目所需配套 貸款及時落實到位;認真做好「三農」、中小企業、就業、助學、災後重建、擴大消費、自主創新等領域信貸支持工作;落實好房地產信貸政策,支持房地產市場健 康發展。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全面加強信貸結構監測分析和評估,及時把握信貸資金投放的結構、節奏和進度,在加強信貸結構調整的同時,特別注意防止金融機構 貸長、貸大、貸集中和嚴重存貸期限錯配,引導金融機構有效防範和控制信貸風險。

  三、穩步推進金融企業改革

  大型國有銀行改革不斷深化。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下,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四家已改制上市銀行不 斷推進內部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加強風險控制,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效益。截至第一季度末,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 交通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1%、12.3%、12.4%和12.8%,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0%、2.2%、1.9%和1.6%,稅前利潤分別為 456.2億元、252.9億元、339.8億元和101.3億元

  中國農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股份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2009年1月16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目前,中國農業銀行按照 改革方案要求,圍繞「面向三農、商業運作、整體改制、擇機上市」的總體目標,建立了「三農」金融事業部,並不斷擴大縣域事業部制改革試點,增加對「三農」 的信貸支持。國家開發銀行正穩步推進風險和內控等內部制度建設,穩健拓展業務領域,完善運作機制。

  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全面推進。2009年2月,國務院明確要求加快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中國人民銀行正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研究中國進出口銀 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改革問題。同時,三家政策性金融機構繼續推進內部改革,加強風險管理和內控機制建設,為全面改革創造條件。

  農村信用社改革穩步推進,資金支持基本落實到位。截至3月末,已累計向2259個縣(市)農村信用社兌付專項票據1569億元,兌付進度達到93%以上;發放專項借款15億元。資金支持政策的順利實施,對支持和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發揮了重要的正向激勵作用。農村信用社 資產質量明顯改善。3月末,按貸款四級分類口徑統計,全國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餘額和比例分別為3134億元和7.6%,比2002年末分別下降2014億元和29.3個百分點。資金實力顯著增強,信貸投放明顯增加。3月末,全國農村信用社的各項存款、貸款餘額分別為6.3萬億元、4.1萬億元,各 項貸款餘額佔全國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的比例為11.9%,比2002年末提高了1.3個百分點。最近五年,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年均增長20.1%,各項 貸款年均增長19.1%,均高於同期全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貸款增速。產權制度改革繼續推進。截至3月末,全國共組建農村商業銀行25家,農村合作銀行 172家,組建以縣(市)為單位的統一法人機構2001家。

  專欄 2 完善支農再貸款業務管理 支持擴大「三農」信貸投放

  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於1999年開辦支農再貸款業務。截至2008年末,中國人民銀行累計發放支農再貸款1.2萬億元,用於支持農村信用社發放農戶貸款。

  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執 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進一步發揮支農再貸款政策的引導作用,中國人民銀行於2009年初進一步完善了支農再貸款政策。一是安排增加支農再貸款額度。在今 年春耕旺季,對西部地區和糧食主產區安排增加支農再貸款額度100億元,使全國支農再貸款額度達到1492億元,西部和糧食主產區支農再貸款額度佔全國的 比例升至93%,支農再貸款地區分佈結構進一步優化。二是適當調整支農再貸款對象和用途。支農再貸款對象由農村信用社擴大到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以 及村鎮銀行等設立在縣域和村鎮的存款類金融機構法人。支農再貸款用途由發放農戶貸款擴大到涉農貸款。三是完善支農再貸款期限和台賬管理。支農再貸款借用期 限最長可達三年,基本能夠適應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實際生產週期需要。中國人民銀行各分支行根據當地農業生產週期和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期限結構,合理確定支農再 貸款發放的時機、額度和借用期限。改進支農再貸款台賬管理,簡化辦理支農再貸款的手續,不再要求金融機構單獨設立以支農再貸款為資金來源所發放貸款的明細 台賬。四是明確申請支農再貸款的條件,確保支農再貸款用於支持「三農」。申請支農再貸款的金融機構涉農貸款比例不低於70%,內部管理健全,資本充足率、 資產質量和經營財務狀況良好或趨於改善。

  支農再貸款政策的調整,有利於提高支農再貸款的使用效率,發揮支農再貸款政策的引導作用,防範支農再貸款風險,將對引導擴大「三農」信貸投放、促進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發揮有效的正向激勵作用。

  四、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危機應對合作

  中國人民銀行積極呼應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需求,與韓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阿根廷等六個經濟體貨幣當局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 議,支持雙邊貿易和投資,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4月8日,國務院批准在上海市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四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有利於 規避匯率風險,促進對外貿易穩定增長。

  專欄 3 中國人民銀行積極參與國際危機應對合作

  2007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逐步演化為全球性的金融危 機。為應對此次百年一遇的全球經濟挑戰,國際社會積極採取行動,展開了多層次、多角度的危機應對合作。一是加大多邊國際金融組織的金融支持力度。包括將國 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可用資金提高至7500億美元;支持2500億美元的最新特別提款權(SDR)配額;支持多邊發展銀行至少1000億美元的額外貸款;為貿易融資提供2 500億美元的支持;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最貧窮國家提供優惠融資等。二是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協調。就國際監管形成一致的行動方案,並發布《加強金融系 統》的宣言,明確提出創立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使其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合作,對宏觀經濟和金融危機風險發出預警,並採取必要行動解決這些危機;改進資產估值和準備金標準等全 球會計準則;擴大監管措施的適用範圍等。三是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主要國際金融機構的授權、規模和治理等進行現代化改革,使之適應世界經濟的變 化和全球化的新挑戰,同時擴大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和窮國的話語權和代表權。

  中國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積極倡導國際社會大力開 展貿易和投資等實體經濟合作,加強貿易融資合作,促進加快推進相關改革,重建國際金融秩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積極參與國際危機救助。中國人民銀行積極落 實,通過多種方式對外提供資金支持和出資承諾,對促進地區經濟金融穩定和國際危機應對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是開展貨幣當局間雙邊本幣互換,為周邊經濟體 提供流動性支持。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先後與韓國央行、香港金管局、馬來西亞央行、白俄羅斯央行、印度尼西亞央行和阿根廷央行簽署了總計6500億元人民幣的六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使其成為增強地區流動性互助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國人民銀行還將根據需要簽署更多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二是積極推 動清邁倡議多邊化,為本地區的經濟金融穩定提供資金支持。自2000年5月東盟和中、日、韓三國財長在泰國清邁簽署建立區域性貨幣互換網絡的協議(《清邁 協議》,Chiang Mai Initiative)以來,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六份總額為235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並積極推動清邁倡議多邊化項下的外匯儲備庫建設。2008年 5月,中國與東盟、日本和韓國(東盟+3)宣佈出資800億美元建立共同外匯儲備庫,2009年2月進一步將儲備庫規模擴大到1200億美元,5月初中、 日、韓三國就儲備庫出資份額達成共識,其中中國將出資384億美元。此外,中國決定設立總規模為100億美元的「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並將在今後3 -5年內向東盟國家提供150億美元信貸,以維護地區經濟金融形勢穩定,促進地區金融合作和貿易發展。三是積極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多邊開發機構的危機 應對活動。2008年以來,以我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認繳的份額資金間接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有關國家的貸款14.7億美元,同時積極就參與國際金融公 司(IFC)的貿易融資計劃進行談判並決定提供首批15億美元的融資支持。目前已購買包括世界銀行在內的多邊開發機構的債券,在資金安全有保障且能獲得回 報的基礎上,今後還將繼續積極參與多邊開發機構的危機救助活動。

  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危機應對合作,有利於維護全球經濟和金 融穩定,促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提振信心,增強地區經濟應對危機的能力;有助於推動雙邊貿易及投資,促進地區經濟恢復增長;有利於促進多邊合作,增大新 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危機救援和改革國際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和代表性,充分發揮國際危機救援的積極作用。

  五、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

  繼續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支持對外貿易健康發展。一是調增金融機構短期外債額度。2009年度金融機構短期外債指標比2008年調增12%, 明確規定金融機構將指標增量全部用於支持境內企業進出口貿易融資,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困難。二是落實調高企業出口預收匯和進口延付匯比例的政策,允許企業先 行收結匯或劃轉後再補辦聯網核查手續,幫助企業加快資金周轉。三是繼續推進外匯市場建設。批准武鋼財務公司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新批准2家貨幣經紀公 司開辦外匯經紀業務,活躍外匯市場交易,提高外匯市場流動性。

  六、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進一步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發揮市場供求在人民幣匯率 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加強對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的監測,引導金融機構合理平衡境內外投資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收 益性,調整境內外資產結構。

  第三部分金融市場分析

  2009年第一季度,我國金融市場繼續保持健康、平穩運行,市場流動性充裕。貨幣市場交易活躍,市場利率平穩;債券市場交易活躍,債券發行規模 穩定增長;股指在波動中大幅上漲。國內非金融機構部門(包括住戶、非金融企業和政府部門)融資總量同比增長163.8%,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融資結構中, 貸款融資明顯上升,企業債券融資受中期票據加快發行影響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股票融資佔比明顯下降。

  一、金融市場運行分析

  (一)貨幣市場交易活躍,利率基本穩定

  貨幣市場債券回購交易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拆借交易有所減少。第一季度,銀行間市場債券回購累計成交16.9萬億元,日均成交2 815億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長41.7%;同業拆借累計成交3.2萬億元,日均成交538億元,日均成交同比下降6.6%。從期限結構看,主要集中於隔夜 品種,回購和拆借市場隔夜品種的交易份額分別為77.7%和83.6%。交易所市場國債回購累計成交6029億元,同比增長27.9%。

  綜合回購市場與拆借市場來看,供給方的國有商業銀行淨融出資金量明顯增加;從需求方看,受資本市場持續回暖影響,證券及基金公司和保險公司資金 需求大幅上升,當季淨融入資金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82.3%。外資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上資金需求仍然較旺,淨拆入資金佔全部淨拆入總額的57.7%。

  利率衍生產品市場交易止跌回升。第一季度,債券遠期及利率互換同比分別下降39.0%和13.0%,環比分別上升25.6%和47.3%,遠期 利率協議交易較少。Shibor在利率衍生產品交易定價中的作用不斷加強,第一季度以Shibor為基準的利率互換占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總量的20%;遠 期利率協議全部以Shibor為基準。

  貨幣市場利率基本穩定。第一季度,質押式債券回購和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基本穩定在0.84%~0.90%之間。3月份,質押式債券回購和同 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均為0.84%,降至歷史最低水平。第一季度末,隔夜、1週期Shibor分別為0.8025%和0.9354%,分別比年初下降 0.14個和0.07個百分點;3個月和1年期Shibor分別為1.2241%和1.8754%,分別比年初下降0.55個和0.48個百分點,降幅大 於短端。

  (二)債券市場交易活躍,債券發行規模穩步增長

  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活躍。受市場流動性充裕、股票市場回暖等因素影響,證券、基金和保險公司資金需求明顯增加。第一季度,現券交易累計成交 10.2萬億元,日均成交1692億元,同比增長35.1%。交易所國債現券成交582億元,同比增加266億元。銀行間現券市場上,國有商業銀行淨買入現券3 226億元,同比增長1.2倍;證券及基金、保險公司和外資金融機構由上年第一季度的淨買入現券轉為淨賣出現券,分別淨賣出現券2 418億元、770億元和274億元。

  債券指數小幅下行。第一季度,中債綜合指數財富指數由年初的132.22點下降至3月末的131.07點,下降1.15點,降幅為0.87%。

  銀行間市場國債收益率曲線陡峭化。第一季度,中長期國債收益率有所上升,短期國債收益率繼續下行。3月份以來,3至5年期國債發行比重有所增 加,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中期國債收益率水平;同時,市場資金總體充裕,短期國債收益率下行,國債收益率曲線中短端陡峭化程度有所增加。

  債券發行規模繼續穩步增長。第一季度,債券市場累計發行各類債券(不含中央銀行票據)5 971億元,同比增長9.9%,其中政策性金融債發行明顯減少,銀行次級債、混合資本債和企業債券發行增長較快。為彌補中央項目配套資金需要,財政部啟動 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第一季度累計發行地方政府債券70億元。分期限看,5年期以下債券發行佔比為64.9%,中期債券品種發行量明顯上升。其中,1年 期以下品種佔比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1-3年、3-5年品種佔比同比分別上升9.1個和2.4個百分點。2009年3月末,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債券 託管量餘額為15萬億元,同比增長14.9%(扣除特別國債因素)。中長期債券發行利率有所上升。2009年3月份發行的10年期記賬式國債利率為 3.05%,比2008年12月份發行的同期限國債上升0.15個百分點。

  Shibor在債券發行定價中繼續發揮作用。第一季度共發行固定利率企業債47只,總發行量為667億元,全部參照Shibor定價;參照 Shibor定價的短期融資券20只,發行量為279億元,佔債券總發行量的30%,佔比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參照Shibor定價的中期票據為5只,發 行量為96億元,佔總發行量的6%。

  (三)票據業務增長迅速

  票據承兌、貼現業務均快速增長,票據貼現利率大幅走低。第一季度,企業累計簽發商業匯票3.0萬億元,同比增長80.9%;累計貼現6.2萬億 元,同比增長107.7%;累計辦理再貼現5.4億元,同比下降69.4%。期末商業匯票未到期金額為4.5萬億元,同比增長80.1%;貼現餘額為 3.1萬億元,同比增長130.3%;再貼現餘額為6.7億元,同比下降81.5%。年初票據貼現利率隨貨幣市場利率大幅走低,3月以來降幅趨緩,3月份 貼現加權平均利率為1.88%。

  2009年以來,票據業務快速增長,增速遠遠快於一般貸款增長,第一季度新增票據貼現1.5萬億元,佔新增貸款量的32.3%。總體看,票據融 資快速增長是金融機構在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下,兼顧擴大信貸投放和控制風險的市場選擇,同時也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滿足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需 求。

  (四)股指在波動中大幅上漲

  第一季度,受市場流動性充裕和經濟出現回暖跡象等因素影響,股票市場成交量明顯放大,股指在波動中大幅上漲。滬、深股市累計成交9.3萬億元, 較上季增加4.2萬億元;日均成交1629億元,比上季增長一倍,日均成交量基本與2008年同期持平。3月末市場流通市值為6.8萬億元,比2008年 末增長50.7%。

  3月末上證、深證綜合指數分別收於2373點和784點,較2008年末分別上升552點和231點,分別上漲30.3%和41.7%,基本回升至2008年第三季度末水平。滬、深兩市A股平均市盈率分別由2008年末的15倍和17倍,回升到2009年3月末的19倍和26倍。

  股票市場融資額減少。初步統計,第一季度,非金融企業及金融機構在境內外股票市場上通過發行、增發、配股以及可轉債累計籌資266億元,同比減少1 508億元,降幅為85.0%。其中,A股發行和配股融資246億元,同比減少1 326億元,降幅為84.4%。

  (五)保費收入和保險業總資產增長減緩

  保費收入增長明顯減緩。受2008年基數高、投資連結產品減少等因素影響,保險業2009年第一季度累計實現保費收入3277億元,同比增長10.0%,增幅同比下降41.6個百分點。其中壽險收入增長10.7%,增幅同比下降51.4個百分點;財產險收入增長 12.0%,增幅同比下降12.6個百分點。保險業累計賠款、給付824億元,同比少支出20億元。

  保險業總資產增長繼續減緩。3月末保險總資產3.5萬億元,同比增長20.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0.7個百分點。其中,投資類資產增長12.6%,增幅同比回落27.1個百分點;銀行存款增長44.9%,增幅同比上升36個百分點。

  (六)外匯市場平穩發展

  外匯即期市場運行平穩,掉期交易量持續上升,遠期交易量有所增加,「外幣對」市場交易量有所恢復。第一季度,人民幣外匯即期市場日均交易量環比 略有下降,同比小幅上升;人民幣外匯掉期市場累計成交1 053億美元,日均成交量環比增長4.4%,其中主要交易品種為隔夜人民幣對美元外匯掉期交易,佔掉期總成交量的56.4%,交易短期化趨勢進一步增強; 人民幣外匯遠期市場累計成交17億美元,日均環比增長25%;八對「外幣對」累計成交折合95億美元,日均成交量環比下降12.5%。從2月份開始,銀行 間「外幣對」即期市場月度成交量有所恢復,結束了2008年9月以來連續五個月交易量下滑的現象,成交品種主要為美元/港幣和歐元/美元,第一季度合計成 交量佔全部成交量的71.2%。

  (七)黃金市場交易量略有下降,黃金價格繼續震盪

  上海黃金交易所市場運行基本平穩,交易量同比略有下降。第一季度黃金累計成交1 057.3噸,同比下降2.7%;成交金額2 123億元,同比減少8.8%;日均成交量為18.6噸,同比增長0.7%。

  受國際經濟形勢不明朗及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影響,黃金市場價格繼續保持震盪。上海黃金交易所市場價格與國際市場緊密聯動,Au9995品種 2009年初收盤價為192.6元/克,最高達218.0元/克,最低為178.0元/克,季末收於202.3元/克,比上年末上漲6.4%。

  二、金融市場制度性建設

  (一)加強銀行間債券市場基礎性建設

  調整債券交易流通政策,支持中小企業融資。1月,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09年第1號公告,取消債券發行規模須超過5億元才可交易流通的限制條件,為中小企業通過發債進行小額融資創造了較好的政策條件。

  規範金融債券發行管理。3月,中國人民銀行發佈《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金融債券發行管理操作規程》,進一步規範與完善金融債券發行管理,提高金融債券發行審核的透明度,健全市場約束與風險分擔機制。

  規範債券登記、託管和結算業務。3月,中國人民銀行發佈《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登記託管結算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9]第1號),對債券登記、託管和結算業務進一步規範,有利於債券業務的開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範相關業務風險,促進債券市場功能發揮。

  培育機構投資者,豐富投資者類型。3月,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09年第5號公告,允許基金管理公司以特定資產管理組合名義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開立 債券賬戶,並對其業務運作進行了規範,有利於豐富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類型,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市場需求的差異化、多樣化,提高市場流動性。

  發揮現有地方融資平台作用,拓寬中期票據發行主體範圍。3月初,上海、北京、廣東三省市地方融資平台首期中期票據試點發行順利完成,募集資金共計310億元,發行利率遠低於同期貸款利率,有力地推動了重點企業、大型基礎設施等項目的建設。

  (二)統一場外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主協議

  中國人民銀行於3月發佈2009年第4號公告,同意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佈新的《中國銀行間市場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主協議》,使我國場外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均受統一的主協議管轄,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法律風險。

  (三)完善證券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於3月發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對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標準和程序作出了明確規定,為推出創業板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據。

  第四部分宏觀經濟分析

  一、世界經濟金融形勢

  2009年以來,全球經濟持續、同步衰退的風險繼續增大。主要發達經濟體陷入全面衰退,信心疲弱和出口大幅下滑使得新興市場經濟體在面對金融市 場壓力時更加脆弱。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美元整體走強,主要經濟體國債收益率上行,全球股市先抑後揚。全球物價水平穩步回落。為應對危機、緩和衰退,主 要經濟體央行大幅降息,「量化寬鬆」等非常規手段開始成為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的新取向。

  (一)主要經濟體經濟狀況

  美國經濟陷入衰退。2009年第一季度,GDP季節調整後環比折年率為-6.1%,連續第三個季度為負,比上年同期低7個百分點。就業形勢持續 惡化,第一季度各月失業率分別為7.6%、8.1%、8.5%,平均為8.1%,比上年同期高3.2個百分點,創25年來新高。進出口大幅萎縮,貿易逆差 繼續減少。1-2月累計貿易逆差62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589億美元。財政狀況加速惡化,從2008年10月1日開始的2009財年前五個月累計赤 字高達7 650億美元,大大高於2008財年全年的4 550億美元。價格繼續回落,第一季度各月CPI同比漲幅分別為-0.2%、0.1%和-0.4%,平均為-0.2%,大幅低於上年同期的4.2%。

  歐元區經濟進一步衰退。2008年GDP同比增長0.8%,增速比上年下降1.8個百分點,其中第四季度同比下降1.5%。就業形勢嚴峻, 2009年第一季度各月失業率分別為8.3%、8.7%和8.9%,平均為8.6%,比上年同期高3.7個百分點。貿易形勢不容樂觀,1-2月累計貿易逆 差128億歐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億歐元。價格水平持續回落,第一季度各月綜合消費價格指數(HICP)同比漲幅分別為1.1%、1.2%和0.6%, 平均為1.0%,比上年同期低2.4個百分點,已連續4個月低於歐央行確定的2%的價格穩定數量目標。

  日本經濟陷入衰退。2008年GDP同比下滑0.6%,增速比上年降低3個百分點;其中第四季度GDP環比下降12.1%,降幅為近35年來最 高。就業形勢不容樂觀,2009年第一季度各月失業率分別為4.1%、4.4%和4.8%,平均為4.4%,比上年同期上升0.6個百分點。貿易形勢持續 惡化,1-3月貿易逆差累計8 630億日元,而上年同期為順差19 257億日元。價格水平回落,第一季度各月CPI同比漲幅分別為0.0%、-0.1%和-0.3%,平均為-0.1%,明顯低於上年同期1.0%的漲幅。

  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受到的衝擊加劇。由於金融體系衝擊和出口大幅下滑造成的實體經濟衝擊幾乎同時發生,新興市場和發展中

  經濟體經濟增長明顯減速、貨幣大幅貶值、資本外流問題突出,部分過度依賴出口和外資流入的經濟體受到較大衝擊,經濟中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開始顯現。由於外部融資環境及本地區經濟前景惡化,中東歐部分國家一度陷入嚴重的債務困境。

  (二)國際金融市場概況

  主要貨幣間匯率寬幅震盪,美元走強。儘管美國頻繁推出的大幅經濟刺激方案和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市場擔憂美元的長期價值,但由於歐洲、日本等全 球其他經濟體衰退的速度和程度超出預期,美元在基本面和流動性等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年初以來,美元震盪走強。截至3月末,歐元兌美元、英鎊兌美元和美元 兌日元分別收於1.325美元/歐元和1.433美元/英鎊和98.81日元/美元,美元較年初分別升值5.5%、2.1%和9.1%。

  倫敦同業拆借市場美元Libor低位波動。2009年1月13日,1年期美元Libor降至2004年5月以來的最低點1.74%,之後有所回 升, 3月31日1年期美元Libor為1.97%,較年初下降0.03個百分點;3月31日歐元區1年期同業拆借利率Euribor為1.812%,比年初下 降1.24個百分點。

  主要經濟體國債收益率整體上揚。危機不斷深化引發的信心疲弱和金融體系動盪抬升了市場風險溢價,加之市場預期各經濟體近期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 計劃將使未來幾年內政府債券發行量攀升,全球主要國債收益率整體上行。截至3月末,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收於2.668%、 2.991%和1.347%,比年初分別上升0.4442個、0.0472個和0.1790個百分點。

  全球主要股市在經歷一輪反彈後微幅下跌。經濟基本面持續惡化使得企業利潤大幅縮水,加之市場對經濟增長前景看淡,年初以來,全球股市延續了危機 以來的下跌趨勢。但3月中下旬後,隨著美國政府頻繁推出大力度非常規救市舉措,加之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相對緩和,市場信心有所提振,全球股市整體回升。截至 3月末,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納斯達克指數、道瓊斯歐元區STOXX50指數和日經225指數分別收於7608.9點、1528.6點、2071.1點和 8109.5點,較年初分別下跌13.3%、3.1%、15.5%和8.5%。

  (三)主要經濟體房地產市場走勢

  美國房地產市場呈現微弱回升跡象。2009年1月和2月,美國全國房價指數環比分別上升了1.7%和0.7%。3月,新房開工數量、新房銷售數 量和待售新房數量分別為51.0萬戶、35.6萬戶和31.1萬戶,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了48.4%、30.6%和33.7%,降幅有所放緩。

  歐洲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英國Halifax房價指數第一季度各月環比漲幅分別為2.0%、-2.3%和-1.9%。受居民收入增長緩慢、房屋購置貸款成本上升、按揭貸款數量下降等影響,西班牙、愛爾蘭、法國、德國、葡萄牙、比利時等國房價持續回落。

  日本房地產市場降溫跡象明顯。受金融危機影響,外資撤出日本房地產市場,企業、居民對房屋的需求下降,日本房價持續回落。2009年1月1日公 佈的日本全國平均地價3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跌,其中住宅用地下降3.2%,商業用地下降4.7%。在全國2.8萬個調查地點中,地價上漲的僅有23個,是 197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第一季度,新房開工數各月同比分別下滑10.9%、13.1%和24.6%。

  (四)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

  在經濟前景黯淡和大宗商品價格急劇回落背景下,近期全球物價水平持續回落,部分經濟體出現通貨緊縮苗頭。為應對危機和經濟衰退,主要經濟體央行 大幅降低基準利率,部分已至零附近。2009年以來,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繼續維持0~0.25%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日本銀行也宣佈繼續將無擔保隔 夜拆借利率維持在0.1%的水平。1月15日,歐洲中央銀行將主要再融資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2.0%,同時將存貸款便利利差從100個基點重新擴大到 200個基點,並於3月5日和4月2日,分別再次下調主要再融資利率50個基點和25個基點至1.25%。1月8日、2月5日和3月5日,英格蘭銀行三度 降息各50個基點至0.5%,創建行300多年來新低。除歐央行外,目前主要央行已採取「量化寬鬆」等非常規貨幣政策措施。

  專欄 4 2009年以來主要中央銀行採取的非常規貨幣政策

  2009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主要經濟體經濟的影響逐 步加深。繼創新多種信貸工具向各類機構提供流動性後,英國、瑞士、美國、日本等國的中央銀行在下調政策利率接近零的情況下,進一步採取了以量化寬鬆為特點 的非常規貨幣政策,通過在二級市場上購買包括國債在內的中長期債券等措施繼續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3月5日,英格蘭銀行宣佈將政策利率進一步降低50個 基點至歷史最低的0.5%,並於未來3個月投放750億英鎊主要購買期限為5至25年期的普通國債。3月12日,瑞士國家銀行宣佈下調其政策利率區間上限 25個基點至0.75%,並計劃通過購買私人部門債券和外匯向市場大規模注入流動性。3月18日,美聯儲宣佈在維持政策利率於0~0.25%的基礎上,於 未來六個月最多購入3000億美元2-10年期的美國國債,並大幅擴大現行的抵押貸款相關證券購買計劃;同日,日本中央銀行宣佈維持0.1%的政策利率不 變,並將每月購買各期限國債的額度提高至1.8萬億日元。

  所謂量化寬鬆,主要是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 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的干預方式。與利率槓桿等傳統工具不同,量化寬鬆被視為一種非常規的工具。2001年至2006年間,在通貨緊縮的長期困擾下,日本中央銀行曾將政策利率降至零並定量購買中長期國債的政策就是一種典型方式。這些政策的最終意圖是 通過擴大中央銀行自身的資產負債表,進一步增加貨幣供給,降低中長期市場利率,避免通貨緊縮預期加劇,以促進信貸市場恢復,防止經濟持續惡化。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主要經濟體需求持續下降,儘管政策利率已接近零,但金融市場風險溢價仍居高不下,信貸市場緊縮嚴重,通常的以短期利率為主的貨幣政策傳 導機制不暢。在此特殊情況下,以量化寬鬆為特點的非常規貨幣政策成為主要中央銀行對抗通貨緊縮、穩定經濟的必要手段之一。目前來看,主要經濟體激進的貨幣 政策促使全球貨幣條件進一步寬鬆,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抑制通貨緊縮預期的惡化。不過,在國際金融市場尚未恢復穩定的情況下,這些非常規政策措施對降低市場利 率及促進信貸市場恢復的作用還不甚明顯。

  以量化寬鬆為特點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同時也蘊藏著較大的風 險,對國際金融市場及全球經濟可能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一是加大了未來全球通貨膨脹的風險。如果中央銀行在經濟復甦時不能及時回收巨額流動性,可能再次埋 下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的隱患。此外,近年來通貨膨脹帶有明顯的全球性,某個主要中央銀行出現政策失誤就可能給全球帶來通貨膨脹的風險。二是加大了主要貨幣 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儘管前期美元對主要貨幣匯率保持升值,但美聯儲3月18日大量購入債券的聲明一度引發美元貶值。隨著更多經濟體採取量化寬鬆等非常規 的貨幣政策,主要貨幣匯率貶值風險可能加大。三是對主要經濟體債券市場產生影響。大規模購買中長期國債和增加購買普通機構債的政策,短期內或能維持債券收 益率在較低水平,但從中長期看,隨著金融市場趨於穩定、經濟逐步恢復,通脹預期強化、利率上升、中央銀行回收流動性等因素可能導致債券價格大幅調整

  總體看,目前已經採取或即將採取非常規貨幣政策的中央銀 行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把握好後續政策的力度和制定合理的退出機制。一方面要能夠對抗短期通貨緊縮預期的加強、促進經濟盡快復甦,另一方面又要能保持幣值 的相對穩定,並避免中長期風險的挑戰。尤其是,在經濟復甦時,如果這些非常規政策退出過快,可能給經濟帶來新的衝擊;但如果退出過慢、流動性回收不夠及時 果斷,又存在引發惡性通貨膨脹的風險。

  (五)國際經濟形勢展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9年4月預測,2009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大幅放慢至-1.3%,比2008年的3.2%大幅下降,為二戰以來的最低水 平。其中,美國的經濟增長率將從2008年的1.1%下降至-2.8%,歐元區的經濟增長率將從2008年的0.9%下降至-4.2%,日本的經濟增長率 將從2008年的-0.6%下降至-6.2%。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增長率也將從2008年的6.1%放緩至1.6%。與此同時,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 與發展中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也將分別從2008年的3.4%和9.3%降至2009年的-0.2%和5.7%。

  展望未來,金融危機繼續蔓延和深化的風險、近期部分主要經濟體出現的微弱的企穩和復甦跡象能否持續、全球各國應對危機的舉措在遏制衰退與提振信 心方面的效力及潛在影響、國際金融體系改革與發展動向、通貨膨脹形勢的不確定性都將成為影響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在危機持續深化、各國經濟和就業 形勢惡化背景下,各國有必要汲取上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的教訓,防止貿易保護主義在內的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共同推進全球經濟復甦進程。

  二、宏觀經濟運行分析

  2009年第一季度,我國國民經濟運行出現了積極變化,整體表現好於預期,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已初見成效。消費較快增 長,投資增速加快,國內需求穩步提高;農業形勢總體穩定,工業生產逐步企穩;社會信心提振,市場預期改善。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國際 金融危機蔓延導致外部需求持續萎縮,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為6.6萬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 4.5個百分點;其中,最終消費、資本形成、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GDP的貢獻分別為4.3%、2.0%、-0.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 0.6%,上年同期為同比上漲8.0%。貿易順差623億美元,同比上漲53.6%。

  (一)國內需求穩步提高,國外需求繼續萎縮

  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國內市場銷售較快增長。第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 834元,同比增長10.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 62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6%,比上年同期回落0.5個百分點。國內市場銷售平穩較快增長。第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 15.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9%,比上年同期加快3.6個百分點,處於近十年來的相對較高水平。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加快。第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 30.4%,比上年同期加快15.6個百分點。從項目增長情況看,第一季度,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6.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個百分點; 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87.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92.1個百分點。

  對外貿易大幅下降。第一季度,我國實現進出口總額4 287億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億美元,同比下降19.7%;進口1832億美元,同比下降30.9%。實現貿易順差623億美元,同比上漲53.6%。第一季度,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218億美元,同比下降20.6%。

  (二)農業形勢總體穩定,工業生產增長企穩

  第一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4700億元,同比增長3.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5%;第二產業增加值31968億元,同比增長5.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3.8%;第三產業增加值29077億元,同比增長7.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2.7%。

  農業生產開局良好,糧食播種面積增加。預計2009年全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將達到10814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35萬公頃。第一季度,豬牛羊肉產量為1615萬噸,同比增長6.0%。第一季度,農產品生產價格(指農產品生產者直接出售其產品時的價格)同比下跌5.9%。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漲幅為 5.8%,儘管比上年同期大幅降低11.7個百分點,但仍高於農產品生產價格漲幅,農民增收難度加大。

  工業生產增長企穩。第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增幅較上年同期低11.3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增長8.3%,增幅比前 兩個月提高4.5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率有所下降,第一季度為97.1%,比上年同期低0.6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5000戶工業企業調查顯示,第一 季度,企業總體經營景氣指數比上季下降5.2個百分點至7.5%,但下降幅度顯著減小;從企業庫存情況看,存貨指數在上年逐季下滑之後,本季度回升6.3 個百分點,預示著企業生產可能即將步入活躍期。

  (三)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

  受基期因素等影響,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第一季度各月,同比CPI漲幅分別為1.0%、-1.6%和-1.2%,平均為-0.6%。分類別 看,食品價格上漲0.5%,拉動CPI上漲0.1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下降1.0%,拉動CPI下降0.7個百分點。從基期因素和新漲價因素看,基期因素 影響較大。第一季度各月,基期因素分別為0.1%、-2.5%和-1.8%,平均為-1.4%;新漲價因素分別為0.9%、0.9%和0.6%,平均為 0.8%。

  專欄 5 正確認識價格指數

  2008年以來,在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下,我國CPI走 勢出現較大波動。2008年2月同比CPI漲幅達到8.7%的高點,之後漲幅回落,2009年2月開始出現CPI同比為負的情況。2009年3月,CPI 同比下降1.2%,環比漲幅為-0.3%,比2001-2008年3月環比漲幅均值-0.6%高0.3個百分點。由此引發了對價格形勢的討論。有觀點提 出,2月份以來,我國同比CPI漲幅已進入負值區間,並且可能持續數月,可以認為我國已經進入了通貨緊縮。也有觀點認為,我國存在一定價格下行的壓力,但 尚未形成典型的通貨緊縮。還有觀點認為,主要經濟體央行實行類似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我國國內信貸也從2008年11月份開始持續快速增長,未來有通貨膨 脹壓力。要準確地判斷價格走勢,必須要對價格指數和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的定義有正確認識。

  衡量一個國家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指標有很多,如居民消 費價格指數(CPI),生產價格指數(PPI)和GDP縮減指數等。其中,最常用的是CPI。CPI用於衡量居民日常消費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動幅度,是貨 幣政策決策參考的重要指標。CPI根據對比基期的不同,可分為同比、環比等價格指數。同比價格指數是以上年同月價格為基期的指數,環比價格指數是以上月價 格為基期的價格指數。

  同比價格指數反映價格水平在一年內的變化,可以較好地排 除季節因素的影響,但不能反映價格變動的短期趨勢,存在一定滯後性。同比價格漲幅受基期因素和新漲價因素的影響。基期因素,也稱翹尾因素,是指在本年價格 環比沒有任何上漲的情況下,由於上年累積的價格上漲所引致的指數上升。新漲價因素,是以上年12月價格為基期的指數,反映從上年12月到報告期的價格變動 程度。以2009年3月為例,2009年3月同比CPI下降1.2%,主要是受翹尾因素影響。2009年3月翹尾因素為-1.8%;新漲價因素為 0.6%。從2009年全年來看,2009年翹尾因素為-1.2%,這意味著即使2009年各月CPI環比為0,即沒有任何新的降價因素,2009年全年 CPI也將下降1.2%。

  月環比價格指數反映本月與上月相比價格水平上升或下降的 幅度,反映了相鄰兩個月的價格變動,顯示了價格近期發展趨勢,是觀察短期價格變化趨勢的重要指標。但在使用該指數時要充分考慮季節因素的影響。比如春節前 和春節期間,許多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會上漲,帶動CPI上行,而節後會有所回落。

  在判斷價格形勢時,除了正確認識價格指數,還要注意區分 通貨緊縮(deflation)和去通貨膨脹(disinflation),通貨膨脹(inflation)和通貨復脹(reflation)。關於通貨 緊縮,有不同的定義,單因素論認為總體價格水平持續下降即為通貨緊縮;雙因素論認為總體價格水平和貨幣供應量持續下降同時發生意味著通貨緊縮;三因素論則 認為還應當具有經濟增長持續下降的特徵才能稱為通貨緊縮。與通貨緊縮時總體價格水平持續下降不同,去通貨膨脹指的是通貨膨脹率的下降,通常在較高通貨膨脹 之後發生,此時,許多前期快速上漲的商品價格可能快速回落,但總體價格水平仍在上升,只是上升速度大幅減緩。與通貨膨脹時價格總水平持續上漲不同,通貨復 脹指的是通過增加貨幣供給等方式刺激經濟以走出通貨緊縮,它是在經濟衰退、價格總水平持續下降後經濟從谷底開始恢復、價格總水平開始回升的那段時間。一般 而言,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相對,而去通貨膨脹則與通貨復脹相對。

  總體看,在分析價格形勢時,必須綜合分析同比和環比價格指數,找出影響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並結合其他宏觀經濟指標走勢,謹慎判斷。

  生產價格降幅大於居民消費價格。第一季度,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6%,各月同比降幅分別為3.3%、4.5%和6.0%。原材料、燃料、 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下降7.1%,各月降幅分別為5.3%、7.1%和8.9%。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5.8%,各月漲幅分別為9.7%、6.8%和 1.3%。

  進口價格降幅大於出口價格。第一季度,進口價格各月同比漲幅分別為-10.6%、-17.6%和-18.5%,平均為-15.6%;出口價格各 月同比漲幅分別為2.3%、-2.5%和-5.6%,平均為-1.9%。進口價格同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影響。第一季度,紐約商品 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和布倫特原油現貨當季平均價格分別比上季度下降26.7%和19.8%,比上年同期下降55.7%和53.9%;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和鋁 現貨當季平均價格分別比上季度下降12.7%和25.7%,比上年同期下降55.7%和50.2%。

  勞動報酬同比漲幅明顯回落。第一季度,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2466元,同比增長13.4%,比上年同期回落4.9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國有經濟單位為2655.7元,增長14.5%;城鎮集體經濟單位為 1510.7元,增長16.1%;城鎮其他經濟類型單位為2344.7元,增長11.2%。

  GDP縮減指數同比大幅回落。第一季度我國GDP為6.6萬億元,實際增長率為6.1%,GDP縮減指數(按當年價格計算的GDP與按固定價格計算的GDP的比率)為-2.4%,比上年同期回落10.5個百分點,比上年回落9.6個百分點。

  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根據完善後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並結合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先後兩次調整成品油價格。1月 15日起,將每噸汽、柴油價格分別下調140元和160元;3月25日起,將每噸汽、柴油價格分別提高290元和180元。為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 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需繼續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和完善資源稅制度,適時出台資源稅改革方案。

  (四)財政收入同比下降,財政支出保持較快增長

  第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14642億元,同比下降8.3%;財政支出12811億元,同比增長34.8%;收支相抵,實現財政盈餘1 831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634億元。全國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13024億元,同比下降10.3%。其中,進口產品增值稅和消費稅、企業所得稅、關稅分別同比下降15.8%、16.7%和23.9%。

  第一季度財政收入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經濟增長放緩,企業效益下滑,財政收入來源減少;二是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結構性減稅,包括下調 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及單邊徵收、增值稅轉型改革減稅、減免個人所得稅、幾次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等,政策性減收較多。第一季度財政支出增幅較高,與擴大 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的實施密切相關。

  (五)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順差

  第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基本穩定,總體仍保持順差。截至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1.95萬億美元,較2008年末增加77億美元,外匯儲備增長趨緩。

  外債總規模基本持平,期限結構有所改善。2008年末,我國外債餘額為3 747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0.3%,增速同比回落15.4個百分點。其中,登記外債餘額為2606億美元,比上年末上升8.4%;短期外債餘額為2108億美元,比上年末下降4.2%,佔全部外債的56.3%,佔比較上年末下降2.6個百分點。

  (六)行業分析

  工業生產逐步企穩,但企業經濟效益總體下滑。第一季度,39個工業大類中,33個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個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2個 行業利潤同比增長,23個行業利潤同比下降,4個行業出現虧損。煤電油運供求形勢總體較為寬鬆。第一季度,原煤產量和貨運量分別為6.0億噸和57.8億 噸,同比分別增長6.3%和4.4%;原油產量和發電量分別為4 065.2萬噸和7797億千瓦時,同比分別下降1.6%和2.0%。

  1.房地產行業

  第一季度,在各項政策作用下,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回升,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幅雖然仍有較大幅度回落,但比1-2月有所提高。房屋銷售價格同比繼續下降,但環比上漲。

  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幅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但比1-2月有所提高。第一季度,全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4880億元,同比增長4.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8.2個百分點,但比1-2月提高3.1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3 422億元,同比增長3.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1.5個百分點。第一季度,全國完成土地購置面積4 74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0.1%;房屋新開工面積2.0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6.2%。

  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出現同比回升。第一季度,全國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1.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8.2%,為2008年第二季度以來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後的首次正增長。全國商品房累計銷售額 5059億元,同比增長23.1%,比上年同期提高21.6個百分點。

  房屋銷售價格同比繼續下降,但環比上漲。2009年3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3%,降幅比2月份擴大0.1個百分 點,已連續四個月下降;但環比上漲0.2%,為2008年8月以來連續七個月負增長後的首次上漲。其中,新建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9%,環比上漲 0.1%;二手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下降0.4%,環比上漲0.3%。第一季度,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環比房價出現下降的城市數逐月減少,1-3月份分別為 46個、37個和22個。

  商業性房地產貸款餘額增幅同比回落,環比小幅回升。截至2009年3月末,全國商業性房地產貸款餘額為5.67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增 幅比上年同期低13個百分點,但比年初高2.3個百分點,比2月末高2.6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為2.17萬億元,同比增長16.3%,增 幅比上年同期低2.8個百分點;購房貸款餘額為3.49萬億元,同比增長10.6%,比上年同期低19.2個百分點。第一季度房地產貸款餘額新增3 364億元,同比多增1 403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貸款新增2 218億元,同比多增1 257億元;購房貸款新增1 149億元,同比多增146億元。

  2.鋼鐵行業

  第一季度,鋼鐵需求繼續減弱,鋼鐵生產總量過剩,國內市場供大於求,鋼價全面下跌,處於低位盤整階段,鋼鐵企業整體虧損。

  鋼鐵需求繼續減弱。受當季房地產開發投資依然低迷等因素影響,國內用鋼行業需求仍未完全啟動。國際市場鋼材需求仍處於萎縮狀態,第一季度我國鋼材、鋼坯折合成粗鋼淨出口112億噸,比上年同期下降85.5%,鋼材淨出口大幅下滑增加了國內市場的供需矛盾。

  鋼鐵生產總量過剩。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2008年底我國鋼鐵產能達6.6億噸,過剩1.6億噸,這意味著相對目前的市場需求,中國鋼鐵市 場至少有將近20%的產能過剩。2009年第一季度生產鋼材1.4億噸,同比增長2.8%。在第一季度市場需求明顯減弱的情況下,鋼鐵生產總量過高,供應 繼續增長,造成國內市場供大於求。

  鋼材價格全面下跌,處於低位盤整階段。由於2008年末鋼材社會庫存偏低,2009年初貿易商補充庫存,國內鋼材價格恢復性上漲。但2月中旬以 後鋼材市場供大於求,價格明顯回落。3月末,國內鋼材價格綜合指數為97.6,較年初下降5.7點,較2008年同期下降44.7點,降幅分別為5.5% 和31.4%。

  鋼鐵企業整體虧損。雖然各鋼鐵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壓縮各項費用的工作初見成效,但由於鋼材價格整體處於低位盤整階段,鋼鐵企業整體仍處於虧損狀 態。第一季度,72戶大中型鋼鐵企業中有25戶企業虧損,虧損面達34.7%,比上年同期提高23.6個百分點;整體虧損33.1億元,與上年第一季度實 現利潤441.6億元形成明顯的反差。

  2009年3月,國務院頒發了《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鋼鐵行業要按照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以控制 總量、淘汰落後、企業重組、技術改造、優化佈局為重點,著力推動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切實增強企業素質和國際競爭力,加快鋼鐵產業由大到強的轉 變。

  第五部分貨幣政策趨勢

  一、我國宏觀經濟展望

  隨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措施初見成效,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形勢比預料的好,但我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外部經濟形 勢依然嚴峻,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考慮到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沒有改變,經濟發展的優勢沒有改變,加之應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進一步落實,國民經濟可望 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從2009年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看,雖然GDP同比增速仍低於上年第四季度水平,但環比增長已較上季度有明顯改善,有利於經濟企穩和回暖的因 素不斷增多。考慮到中央擴大投資政策將繼續發揮作用,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規模增長較快,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較強,投資可能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存貨 調整影響逐步減弱,也會對經濟回升產生積極作用。中國人民銀行2009年第一季度企業家問卷調查顯示,企業家對下季度宏觀經濟偏冷的擔憂有所減弱。全國銀 行家問卷調查顯示,銀行家對下季度宏觀經濟走勢預期趨穩,宏觀經濟預期指數下降勢頭明顯減緩;第一季度貸款需求指數較上季度回升5.6個百分點,各類貸款 需求普遍上升。同時,國家較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增加農業補貼,均有利於促進消費增長。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第一季度城 鎮居民未來收入信心指數比上季度有所回升。

  不過也要看到,影響國內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風險和挑戰依然存在。國際金融危機還在蔓延,外部需求持續萎縮,外貿形勢不容樂觀。中國人民銀行第一 季度企業家問卷調查顯示,反映海外需求的出口訂單指數跌幅雖有所收窄,但仍較上季下跌了5個百分點。就業壓力較大、企業利潤及居民收入增長放緩等,都可能 對未來的消費需求產生不利影響。總的來看,目前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特別是民間投資意願偏低,內生增長動力尚待強化。我們既要看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利 條件和積極因素,也要充分估計形勢的複雜性和嚴峻性,進一步發揮我國經濟長期發展的潛在優勢,把握好調整過程中蘊含的發展機遇。

  從價格形勢看,未來一段時期價格將受產能過剩、大宗產品價格波動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當前全球經濟處於衰退之中、經濟在潛在產出水平之下運行的格 局未變,產能過剩及需求不足構成下一階段價格下行的主要壓力。中國人民銀行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預測下季價格上漲的居民佔比較上季和上年同期分 別下降了2.3個和22.8個百分點,為2004年以來的最低值。與此同時,國內經濟回暖和貨幣信貸較快增長有利於抑制價格下行,全球經濟下行調整也有緩 和跡象,價格連續大幅下降的可能性減小。受連續大規模注入流動性及經濟刺激計劃影響,目前全球貨幣條件較為寬鬆,一旦信心恢復,初級產品和資產價格也可能 較快反彈。

  二、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

  下一階段,要繼續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主線,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全面實施和落實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

  展的一攬子計劃。中國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堅定不移地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在引導信貸結構優化的基礎上,採取靈活、有力的措施加大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力度,保證貨幣信貸總量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一是繼續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合理增加信貸投放。科學安排公開市場工具組合、期限結構和操作力度,靈活適度管理銀行體系流動 性,繼續保持我國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維持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進一步觀察經濟金融形勢發展和政策效應,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調節市場資金供求, 保證貨幣信貸總量滿足經濟發展需要。

  二是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提高信貸支持經濟發展的質量。加強對金融機構信貸投向的指導,保證符合條件的中央投資項目配套貸款及時落實到 位,認真做好「三農」、就業、助學、災後重建等改善民生類信貸支持工作,大力發展消費信貸,落實好房地產信貸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兼併重組、 產業轉移、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融資支持;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企業的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創新和改進金融服務,加大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力 度,同時有效防範和控制信貸風險。

  三是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加快貨幣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努力提高金融機構風險定價能力和水平。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繼續深化外匯管理改革,大力推動外匯市場發展,為企業提供更豐富的匯率風險管理工具。

  四是繼續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機構競爭力和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效率。通過深化金融企業改革和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提高金融機構競爭力和金融市 場資源配置效率。發展多層次直接融資體系,擴大債券發行規模,大力發展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穩步推進和創新資產證券化。引導民間融資健康 發展。

  應當看到,在發揮好需求管理政策熨平經濟波動作用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加快經濟調整、創新和改革步伐,增強經濟的內在活力。中國經濟在2002年後擺脫通貨緊縮影響、進入持續上升週期,與亞洲金融危 機後我國加快國有企業調整與改革、開拓房地產、汽車等新興消費市場以及擴大開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一系列重大調整和改革舉措密切相關。作為一個發展中國 家和轉軌經濟體,我國可以釋放的發展潛力巨大,有待改革和調整的空間還很廣闊,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應努力實現擴內需、調結構、抓改革和惠民生 的有機結合。(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