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5日星期三

鋼鐵行業集體減產

  集體減產 鋼鐵行業「寒流」來襲

  「如果市場情況得不到改善,那麼該減產就減產,該停產就停產。」在10月12日的首鋼「三創」經驗交流會上,首鋼集團董事長朱繼民無奈地揮了揮手。這句話道出了國內鋼鐵行業的現狀。

  國內鋼價已連續10周處於下跌態勢。國慶後第一週,國內鋼材價格出現暴跌,平均跌幅在12%左右,成為8年來國內鋼材市場下跌幅度最大的一週。事實上,從今年7月以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不斷收到來自各地鋼廠的減產、停產報告,這其中不乏武鋼、唐鋼這樣的大型企業。

  鋼價急跌

  謝強曾是唐山一家較為紅火的軋鋼廠廠長,由於市場供需失衡三個月內遭遇連續減產,現在軋鋼廠已經關門。謝強的廠只是眾多河北鋼廠中的一個。

  2001年,謝強與幾個朋友籌資2000萬元合夥開了個軋鋼廠。「那時的市場需求很大。」謝強說,當年就收回了成本,第二年就開始盈利了。

  隨著鐵礦石、焦炭等原料價格的逐年提高,鋼廠的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但是還是可以勉強支撐。」謝強說,因為成本在漲,而鋼材價格也在不斷上漲。據他回憶,從去年開始到今年上半年,帶鋼的價格逐漸上漲,曾達到每噸5980元的最高點。

  「本來打算看看奧運後的行情是否會好轉,再把機器轉起來,但僅僅兩個多月帶鋼的價格已經回落到3600元/噸左右,而且下游沒人敢接盤,生產就是虧損,不如等待機會。」謝強表示。

  雖然目前已經進入傳統的「金九銀十」的鋼材消費旺季,但是鋼材市場的需求狀況並沒有改觀,成交清淡,主流鋼材品種全線下跌。

  在市場價格的持續低迷走勢下,鋼鐵企業紛紛下調鋼材出廠價格。9月19日,寶鋼將鋼坯、普冷板下、熱鍍鋅板等品種每噸下調800元左右。隨後安鋼、邯鋼、馬鋼、萊鋼等25家鋼廠均下調了相應產品的出廠價格。

  截止到10月10日,全國鋼材價格4個月來已下降30%左右。在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副會長宋繼軍看來,這種情況將延續到明年年底。

  一個月經歷從盈到虧

  這種情況,謝強在2005年也經歷過。2005年的鐵礦石協議價格大漲71%,上半年鋼材價格接連上漲,隨後開始下跌,各大鋼企集體減產5%。

  「今年和2005年的情況最大的不同就是當時市場需求旺盛,只是由於成本高而減產。」謝強說,今年的鋼材市場幾乎一天一個價,需求大幅萎縮。

  「國內鋼企從盈利到虧損只經歷了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思明對記者表示。據他介紹,南鋼7月份利潤還達到4個多億, 但8月份就明顯下滑。「其中長材價格從7月底的6400元/噸降到8月底的4800元/噸。有的品種最多虧損800元/噸,一般的虧損也在400-500 元/噸左右。」楊思明覺得市場下跌的速度太快了。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根據南鋼9月份的盈虧平衡點計算,南鋼需要減產30%才能達到最佳效益。為了保住現有市場不被其他競爭鋼廠搶去,南鋼從8月開始自動減產10%,但每個月還要虧損1000萬到2000萬元。

  首鋼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據朱繼民介紹,截止到10月9日,首鋼各類鋼材價格從今年的最高點下降了800-2400元/噸不等,目前的建材價格已經回落到3400-3600元/噸左右。

  「目前鋼鐵企業對整個行業的趨勢已經達成共識,降價促銷、減產過冬將成為常態。」朱繼民稱,首鋼在9月設置的盈虧平衡點已經被擊穿。與其生產一噸鋼材虧損1000元,不如採取措施躲避鋒芒等待時機。如果市場真的沒有改觀的話將會實行減產。

  鋼廠減產、停產成風

  9月29日,河北鋼鐵集團、山東鋼鐵集團等幾家大型鋼鐵企業高層共聚河北邯鄲,謀劃「救市」,並初步定下減產20%的計劃。而河北鋼鐵集團10 月9日決定將在減產20%的基礎上再減產10%-20%。首鋼也暗示如果市場持續低迷將考慮減產,寶鋼、沙鋼等鋼廠也有相同的想法。

  「由於預計所有長材大幅虧損,南鋼將被迫減產10%,後期還有可能增加到30%。」楊思明說。目前鋼材市場價格下跌的幅度已經超出了其承受能力,鋼材市場價格已經低於成本價,減產、停產成了中小型鋼鐵企業的唯一選擇。

  據河北省冶金礦山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唐山一些中小鋼廠已經三四個月啟動不了,而邯鄲、唐山、廊坊等地大部分中小鋼企從8月份開始 已經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唐山地區共有帶鋼生產線41條,目前只有12條處於生產狀態。「河北省超過三分之一的鋼廠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而三分之二的 鋼廠都採取了相應的措施。」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副會長宋繼軍透露。

  停產或部分停產的中小鋼廠還包括杭鋼、萍鄉鋼鐵、福建三閩鋼鐵等。江蘇一家鋼廠老總也對記者透露,江浙一帶一些小企業早已經停產關門,未關閉的中小鋼鐵企業也是艱難經營,一些曾經非常活躍的以鋼鐵為原料的出口製造業廠家已經關門,有些企業已經遣散了員工。

  隨著鋼價的進一步回調,近期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也紛紛採取「限產保價」、「以銷定產」的經營策略調整。

  據中鋼協統計,今年7、8月份,中國大型鋼企已經是微利經營,中小企業更是處於虧損邊緣。據瞭解,今年下半年以來,鞍鋼、武鋼、馬鋼、太鋼等32家鋼廠減產,河南省內的民營鋼鐵企業停產已達40%左右。

  需求和成本雙重打壓

  「由於需求下降以及高成本的雙重壓力,使得鋼廠有些喘不過氣來。」山東華信工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魯朝暉認為,現在鋼廠面臨的不是盈利問題,而是緊迫的生存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國內生鐵和鋼材產量出現10年來罕見的月環比負增長。「成本上升、價格下降使鋼鐵企業面臨雙重壓力,直接後果是7月鋼、生鐵的產量低於6月,8月比7月份環比下降,這是多年未見的。」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表示。

  「這次的『寒冬』是從下游需求引發的,因此不會短暫,而將是長期的。」楊思明指出,在目前鋼材市場的格局下,下游用鋼企業需求呈觀望狀態,房地產、工業、家電等行業近期明顯下滑,難以繼續承受鋼材價格高企的成本壓力,鋼鐵行業成本轉嫁的下游通道受阻。

  同時,原材料價格的高企一直是懸在國內鋼企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劍」。羅冰生表示,近年來,鐵礦石價格的連續上漲,給鋼廠造成很大壓力,尤其是今年以來,由於原料、燃料的價格大幅攀升,鋼廠承受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限。

  據統計,從2003年至2008年國際鐵礦石公開價格已連續6年上漲,其中澳礦和巴西礦累計漲幅分別達到410%和376%。據中鋼協分析,今 年上半年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生鐵平均製造成本上升了57.57%,加上其他費用上升和出口關稅增加等,鋼企增加成本達2000多億元。(新京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