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4日星期三

李兆基、趙丹陽、林園 山寨股神

在證券界、在股市裡,也活躍著一批如此精彩「耍寶」的人,他們的特立獨行、他們的誇張言論,無不閃耀著「山寨」的光輝。

2008年注定是「山寨」的一年,堪稱「山寨」的事件在社會上一一發生,從自然現象到人文景觀、從個人行為到集體行動,每一件事情的曝出,無不晴空霹靂, 「雷」倒眾人。在證券界、在股市裡,也活躍著一批如此精彩「耍寶」的人,他們的特立獨行、他們的誇張言論,無不閃耀著「山寨」的光輝。

以下為大家遴選出其中的一些「傑出代表」,以娛樂之精神予以記述,凡添油加醋、詞不達意之處,萬望海涵。

山寨股神一:林園

林園的神奇,在於他的資本從1989年的八千元到2005年的四億元,找到最適合的投資模式和優質的股票,讓他成為牛市中笑傲大盤的贏家。不過,在一年多 的熊市中,林園的光環迅速褪去,掛著「林園」名字、由其親自管理的私募基金,淨值已經縮水大半,成績實在差強人意。一年來,林園的山寨本色顯露無遺。

山寨理由:複製性太強

林園的選股鐵律是:一、選股時要買跟蹤3年以上的企業;二、選自己熟悉的行業;三、選未來3年「賬好算」的企業,不買未來盈利不確定的公司。

林園炒股守則有五條:一、選中個股,主動做「烏龜」。發現被低估的公司後買入,「貓」在裡面,等著上漲。二、心態是賺大錢的關鍵。三、投資一定有時賺錢, 有時賠錢,波動會有的,道路會非常曲折。因此,在痛苦中賺錢。四、投資組合中所選公司,都是行業中的龍頭老大,如果有老大,就不選擇老二。五、不會選擇在 成交清淡時賣出手中的股票,要看市場上有沒有人接受,有沒有人買進。採取「你不買,我也不賣」的投資方法。

一位投資界人士說過這樣一段話:「林園選股的思路及長期持股的策略,頗具價值投資的典型特徵,從林園身上我看到了價值投資的成功。我們與林園共處在同一個市場,共同面對同樣的股票,只要找到成功的途徑,那成功就是可以複製的。」

山寨點評:會賣才是師傅

怎麼看,怎麼覺得林園就是衝著巴菲特的那套思路來的。哪怕他總結的所謂選股鐵律,也是巴老粉絲們掛在嘴巴的投資聖經。

平心而論,只要有長線持股的決心,加之有調研的精神,批量生產類似林園一樣的股神並不難。關鍵是,如何在牛股最牛時懂得全身而退,「賣」才是「買」的「師傅」。

山寨股神二:李兆基

李兆基,恆基地產主席,擁有多家香港知名上市公司,在短短的幾年間,將500億港元變成近2000億港元,成為「亞洲股神」。

山寨理由:自稱冒牌

香港最有錢的兩個富豪都姓李,一個叫李嘉誠,一個叫李兆基。

據瞭解,當年李嘉誠和鄭裕彤都認購中國人壽(行情 股吧),但在2005年禁售期一過,他們就分別在5塊多港元的價位拋售手上一半的股份,回報率分別是40%和50%,各賺3.7億港元和1.9億港元,兩 位富豪雖獲利不菲,但比起李兆基,只是「小巫見大巫」。因為李兆基一直持股,中國人壽H股最高時股價達到53港元,4年回報超過10倍。

人稱四叔的恆基地產主席李兆基,總喜歡慷慨預測大盤的目標位。

2007年,信心滿滿的李兆基曾樂觀預期香港恆生指數將沖上33000點高峰;隨後指數的「一落千丈」讓這位「亞洲股神」略感尷尬,並在公開活動中自拆「股神」招牌,調侃自己是「冒牌股神」。

這位「亞洲股神」近期表示,其私人的投資公司「兆基財經」,在高峰期市值達2000億港元,今年已蒸發1000億港元,與香港股民同樣慘遭雷曼債券套牢。

山寨點評:實力猶存

實力證明一切,1000億港元,對李兆基而言,可能只是財富數字的一個符號。對於我們而言,李兆基在當年熊市中抄底買地的故事,或許比其炒股更有意思。

山寨股神三:趙丹陽

趙丹陽畢業於廈門大學,獲系統工程學士學位。十年國內外證券投資、基金管理經驗。1994年出國,從事實業投資與貿易,1996年進入證券業後,長期從事 資產管理。2002年受邀加盟國泰君安(香港)公司,並擔任赤子之心中國成長投資基金(香港)基金經理。率先將海外信託基金模式引入國內資本市場,並推崇 「用實業投資家的眼光審視證券投資」。現任深圳市赤子之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趙丹陽,中國陽光私募第一人。2008年1月初, 上證指數(行情 股吧)運行至5200點附近,趙丹陽表示,已找不到既符合投資標準又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投資標的。很快,他對旗下5只產品清盤。當上證指數跌到1800點時,回過頭看看,一年多來,他是本期的幾位「股神」中戰績最好的。

山寨理由:熬不過牛市

2004年2月20日,當A股市場還在漫漫熊市中掙扎時,趙丹陽與深國投合作發起第一隻開放式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赤子之心(中國)集合資金信託。在熊市背景下,該基金成立一年來淨值節節走高,實際收益率為25.05%,超過上證指數近50個百分點。

然而,與熊市中的赫赫戰績相比,赤子之心繫列集合信託計劃卻在前一輪牛市中頻頻踏空。成立於2007年2月26日的赤子之心(中國)2期成立以來的累計淨值增長僅為20.43%。這與2007年偏股型開放式基金動輒超過100%的年收益率相比相去甚遠。

山寨點評:不完美中的完美

2008年初,趙丹陽在《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一文中,就旗下信託基金遠遠跑輸指數表示致歉。在這封道歉信中,趙丹陽並沒有洩氣。他說,基金的優勢首先不體 現在一段時間、某隻股票賺錢的多少,而是體現在持續控制風險的能力上。風險的量化程度是衡量基金經理專業化程度的標誌。在投資界,「活下來」永遠是第一位 的。

牛市中備感煎熬的趙丹陽,卻屢屢在熊市中如魚得水。去年,「活下來」的趙丹陽還花了211萬美元與巴菲特共進午餐。這也是山寨股神與正版股神間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山寨股神四:但斌

但斌,曾被認為是國內投資界學習巴菲特最成功的人士。其出版的《時間的玫瑰》一書在廣大股民和投資圈中具有上佳口碑。

山寨理由:盲目堅守

2004年初至2007年8月,但斌管理的東方港灣基金,3年半時間的復合回報率為1184.39%,而同期上證綜指僅上漲227.60%。

在本輪牛熊轉變中,同樣信奉巴菲特的趙丹陽在2008年年初選擇了清盤,但斌則選擇堅守,導致虧損嚴重。但斌認為,只要買到好的公司股票,就應該堅守下去。

面對虧損,但斌曾表示:「如果連30%或者50%的虧損都不能忍受的話,那麼長期堅持就非常困難了……即便像巴菲特(指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那麼好的企業,歷史上總共都有四次跌幅超過50%。」在本輪A股下跌中,但斌在 貴州茅台(行情 股吧)上的堅守,一度還在私募界引起爭議。

山寨點評:不要全盤照抄

據說,為了見偶像,但斌購買了巴菲特所擁有的伯克希爾公司的一股股票,然後去美國參加股東大會。他找尋巴菲特居住的小屋並在門前拍照留念。他拜訪巴菲特每週必去的牛排館,告訴侍者「巴菲特吃什麼,我就吃什麼」。

但斌的成功,源自其對巴菲特的複製,但斌的受挫,同樣來自其對巴菲特的複製。中國股市的大起大落,一次又一次的證明,我們無法完全借助巴菲特的理論去解釋中國股市。

2008年,嚼著巴菲特「牛排」的人,絕大多數遇到了「黑天鵝」。如果再一味地啃著巴氏「牛排」不松口,那麼只會看到更多的「黑天鵝」。

山寨股神五:楊百萬(楊百萬吧)

楊百萬,號稱中國散戶第一人。上世紀80年代末參與國庫券的買賣致富,後炒股。體驗了改革開放後第一代股民的所有悲喜。

現在,楊百萬專注於他的軟件。近一年多,他對股市的評論,有時候會很「雷」。比較出名的是,他的「中石油」情結,哪怕是中石油站在48元的山崗。

山寨理由:被中石油雷了

「我只能告訴你,我不知道中石油什麼時候到48元,因為我不做股票的莊,也沒有這個本領,但有一點我可以告訴你,中石油可以買了,現在價格在30多元,你 可以賭一點,放在那裡,收益一定會大於銀行,而且我負責任地告訴你,我也買了,但我買的數量很有限,我只是把中籤的48.6元拋了4000股,在31元下 面又買回來。」這是楊百萬對中石油的一段經典告白。

在股票市場摔打十幾年,楊百萬經歷的風風雨雨多了去了,不能不說是經驗豐富的老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既不做空頭,也不做多頭,要做股票市場的滑頭。」 那麼他自己就應該是一個股市的「老滑頭」了,但是,「老滑頭」楊百萬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這說明股市規律性的東西確實是比較難以總結的,僅憑經驗之說,在如 今的股市靠混是混不下去的。

山寨點評:滑頭難做

本期的幾位山寨股神中,楊百萬是本人最熟悉的,也曾當面採訪過他老人家。

我開始接觸股票起,對於楊百萬是帶著崇敬之心的,因為他的故事太深入人心了。我承認,他作為中國股市中散戶致富的「第一人」,是可以被大家接受的。但如果就此封為「民間股神」,可以說是比較「雷」的。

若干年後,在我印象中,楊百萬說的最多幾句話,莫過於「炒股要聽話」、「不做多頭空頭,只做滑頭」。在其不厭其煩的談到他的軟件後,我看到的只是一些簡單技術指標的疊加。這也難怪很多人將楊百萬的中石油拿作笑談,畢竟他老人家現在的強項在於推銷他的軟件和書籍。

深圳市深南中路2號新聞大廈9樓。

  這一層有兩家資產管理公司,一家是已經赫赫有名的深圳市赤子之心資產管理公司,掌舵者被稱為私募教父--趙丹陽;另一家是成立不到一年的深圳大藍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為肖雄文。

  但在去年12月29日,肖雄文看到自己的偶像趙丹陽將赤子之心位於9樓的辦公桌椅盡數搬走,這位投資界的後來者唏噓不已,此時業內已經流傳趙丹陽清盤,肖雄文親眼見證了清盤前的一幕。

  當天下班時,趙走出新聞大廈大門,望著趙的背影,肖當時感嘆:"他這麼做自有他的道理,今後人們或許會理解他。"

  兩天後,趙丹陽在赤子之心網站發佈五隻產品的清盤公告。

  時間眨眼到了5月8日,肖雄文如今也已從新聞大廈搬出,回想起4個月前的那一幕,肖雄文對趙丹陽已經不是簡單的理解。他說,自己雖然在趙清盤時已經料 到股指會進熊市,但指數這麼急跌自己還是沒有料到的。"我度過了非常痛苦的4個月,在3500點下方,我差點堅持不住也要清盤了。"

  新手出戰

  2007年進入私募界一代可以用悲情形容。

  肖雄文是這一代的一員。去年5月,他放棄某大國有商業銀行深圳分行做外匯投資的資深分析師的工作,決定下海。

  因為看好中國崛起,他堅信藍籌股會是最具投資價值的品種,因此公司起名為大藍籌投資。

  而事實上,肖在戰略上是價值投資派,但在戰術的操作上則屬於技術派。肖自身就是做技術出身。1985年肖從華中科技大學自控與計算機系畢業,之後在中 軟集團擔任軟件工程師,並拿到中級軟件工程師職稱。1988年肖來到康佳,參與開發了中國第一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1992年,中國股市進入蓬勃發展的初 期階段,肖利用業餘時間編寫炒股軟件,因此大量吸取證券投資的各種技術派知識。1993年,他便改行來到某銀行證券部從事分析師工作,為該行的大客戶做投 資分析。

  之後,肖進入了基金公司的資金託管部,再後,從事外匯投資分析。肖發現自己在匯率變化上的判斷竟然非常準確,2006年又碰到早先跟他一起做分析師的同事做私募發跡,因此萌生了下海做私募的想法。

  2007年,肖用自己積蓄以及在銀行工作期間認識的朋友合夥設立公司。在公司成立初期,肖雄文是希望同信託合作發行俗稱陽光私募的信託私募產品,但由於各種條件限制,此事未能成行。

  肖以及公司股東決定先從事最原始也是最沒有陽光照射的私募模式--代客理財,行內慣例,這種資產管理方式收取20%的收益提成,不收取管理費。初期,公司各個股東通過原先積累的關係募集資金近2000萬元。

  但去年5月份是"ST股"群魔狂舞的日子,堅持大藍籌投資的肖雄文給客戶的回報率並未達到客戶心理預期,5月26日,一位大客戶要回了500萬元的資金。

  隨後,5.30行情爆發,觸底後,肖鍾愛的藍籌股成為上攻主力軍,至去年10月,肖為客戶實現了100%的回報率,經肖操盤的資金量也超過了一個億。

  艱難的日子

  之所以用悲情來形容2007年踏入私募界的人士是因為他們只拽住了牛尾巴,然後就面臨著已經超過7個月熊市。

  當 上證指數從6124.04點回落時,藍籌股成為引領下跌的主要板塊。肖的一些客戶開始撤資。

  去年11月4日,上漲指數已經連拉三根陰線,在深圳私募界一個小範圍的論壇上,肖從技術角度分析稱,股指創新高不成,宣告進入熊市。

  現在來看,儘管肖判斷正確,但當時他並沒有完全撤出市場,還在做波段,過去的獲利開始回吐。

  但此時客戶流失更加嚴重,走了數個千萬資金的大客戶,肖認為大勢不好也不挽留,至今年1月份,肖操盤的資金量又回到了千萬元。

  而今年一季度上證指數大跌34%,肖在2月4日至正月十五前成功做了幾次波段,但大部分時間內,他的投資是虧損的。

  於是,困難擺在了這位創業不足一年的董事長面前:靠提取資產增值收益的公司在7個月時間內都是虧損。

  肖向記者計算了公司的成本,房租、物管、水電、8個僱員的工資,最低支出每月5萬元,也就是說,轉熊這段時期,公司固定成本超過50萬元。

  "我們只能用公司自有資本來保持公司運營。"肖雄文說,"還有少部分券商佣金提成。"

  今年的愚人節給肖雄文開了個玩笑。當天上證指數洞穿3500點。"我能夠判斷股市走下坡路,但是沒有料到股指的下跌會那麼快。"肖說。

  此時,他15年證券積累起來的自信受到較大打擊。"破了3500點,我真想像趙丹陽那樣清盤,不干了。"此時,他的客戶已經所剩無幾。

  3000點是他最後的救命稻草。

  4月中旬,肖向一些客戶表示,3000點會有反彈。一些信任的客戶再次將資金交付給肖代管,肖湊足數千萬元連同企業自己的資金在3000點左右殺入股市。

  這是一次賭博,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賭博。肖賭對了。

  4月23日,印花稅的消息刺激了股市絕地反擊,5月7日,肖在幫客戶賺了20%之後,全部拋出。

  肖現在還清晰記得去年下海前,肖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做最好的基金管理人。"如今這樣的目標仍沒有改變,但改變的是肖的心態,他現在已經不再那麼衝動,他說,"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先生存下去。"

  肖介紹自己會用上次反彈過程獲得的收益作為過冬儲備。(汪博士的博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