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1日星期四

蒙代爾:中國需要更具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五月數據公佈:專家激辯貨幣政策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大宗商品表現搶眼,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昨天收在每桶70美元之上,從底部30多美元起已經實現翻番,期銅、期鋁等也都大幅飆升;而資本市場上,全球股市也都是大幅上揚, A股市場各大指數5月份升幅都普遍超過5%,在震盪中連創反彈以來的新高。

  五月份看起來紅紅火火的,那麼我們的實體經濟到底如何呢?今天國家統計局公佈了備受矚目的五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大家一起來關注。

  胡祖六:現在反通脹會產生非常不幸的結果

  今天上午,國家統計局公佈,中國5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下降1.4%,連續第四個月下降。同時5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 (PPI)較上年同期下降7.2%,連續第六個月下降,和四月份CPI\PPI分別下降1.5%和6.6%相比,經濟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中國經濟不振和需 求疲軟的狀況仍在延續。

  向松祚:「CPI和PPI的雙負,連續四個月的雙負,它說明我們的實體經濟還沒有回到正常的增長的軌道上來,那也就說我們今年的在實體經濟方面 要保八,這個任務還是非常非常艱巨的,我們現在最大的困難之一,我們出口下滑的非常厲害,而且出口還會進一步的下滑,那麼出口進一步的下滑,會造成我們很 多的失業人口,這個對中國經濟會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麻煩。」

  向松祚告訴記者,CPI和PPI雙雙下降雙降意味著經濟繼續疲軟,但也就在這幾個月,我們也看到了來自市場上的另外一番景象。從2008年10 月底,中國股市絕地反擊,走出了7個多月的反彈行情。隨著股市的上揚,國際金價一路走高,衝擊1千美元的關口,原油價格則創出反彈價格新高70美元/桶的 新高,國際銅價更是在最近6個月以來走出陡峭的上漲行情。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則給出了經濟向好的信號。數據和現象之間出現了背離的局面。是CPI數據統計 存在虛假的成分嗎?那麼中國的CPI數據是如何出爐的呢?在北京市宣武區,記者專門採訪了統計局的價格採集人員。

  「通脊多少錢?」

  每隔五天,采價員侯建華就會來到這個人聲鼎沸的天陶菜市場,按照北京市統計局嚴格制定的采價目錄逐一詢問價格。記者注意到,同一種肉產品,侯建華至少要詢問三四個攤點才記下價格。

  「比如說肉最近是10元錢,可能有三個攤都在賣10元錢,有一個攤因為促銷賣9元錢,我們需要採集的就是這三個攤的,也就是10元錢的價格。」

  在整個宣武區統計局,有10位像侯建華這樣專業從事采價的工作人員。全國有3000明采價員。記者注意到,為了採樣的公平,他們並不在意蔬菜攤位的前面的標價,而是親自詢問。

  「還是要詢問,有差別的,能差好幾毛錢呢。」

  北京市宣武區經濟社會調查隊副隊長安莫紅:「我們宣武區有62個採樣點,1700多個品種,我們有8個街道,各種點都有。」

  在全國,像宣武區這樣的採樣點近5萬個,覆蓋 550多個縣市,涉及食品、衣著、居住、醫療保健等八大類、262個基本分類。儘管CPI的統計繁複而且細緻,但在向松祚的眼中,CPI並不是一個科學的反映經濟運行狀況的指標。

  向松祚:「CPI和PPI只是一個很片面的或者不全面的一個參考,那我們要看什麼呢,我們要看資產價格。」

  在向松祚看來,股票、房產、貨幣供應量、大宗商品走勢都應該是密切關注的資產價格。

  向松祚:「我的一個基本判斷是,美國一定會很快的進入到一個通脹的態勢,那麼中國的判斷呢,我的基本的判斷,我這麼一個判斷,就說中國的通縮很快會過去,通脹即將到來。」

  記者:「我還注意到另外一個指數就是PMI,採購經濟人指數,這些指數也是常常被大家提起,它是保持在50%一個,經濟是在正常運行,中國經濟 在2008年11月份就達到一個最低點38%點幾,那麼現在逐漸回升,現在好像運行到了牛熊分界線,你剛才也講了說,中國的出口現在是仍然非常嚴峻的,從 這個角度來講,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你咱們看?」

  向松祚:「這個表明就是我們4萬億的投資拉動,包括我們地方政府的很多投資拉動的規劃,這個計劃確實是在發揮作用,那因為它這個指數反映的主要 是對原材料,包括對機器設備其他一些購買的行為,這個行為已經非常活躍,那表明我們這個投資這一塊,投資這個增數正在逐步的恢復而且加快恢復,所以我想這 可能對中國經濟來看是一個比較好的信號。」

  今年以來,國內擴大內需、保增長的政策措施開始發揮出積極效應,一些經濟指標也出現了止跌企穩的跡象,但從總體上看,由於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的 經濟衰退還在持續之中,全球需求依然低迷,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仍在加大。和向松祚的樂觀相反,也有經濟界人士認為,CPI、PPI連續四個 月雙雙下降,表明通貨緊縮的危險正在加大。

  胡祖六告訴我們,5月份CPI和PPI雙雙出現下降,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內。他認為在目前全球經濟不景氣、需求下降的大背景下,國內的物價水平還是會持續的下降。

  經濟學家胡祖六:「那麼中國經濟雖然通過大規模的財政刺激和貨幣寬鬆政策,那麼從第一季度開始,我們出現這種初步的反彈和復甦,但總體來說,中國經濟還是處於這麼一種嚴峻的現實,大部分的產業,產能過剩或者說需求不足,所以這是導致物價水平持續下降的根本的原因。」

  最近幾個月,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一路上揚,特別是石油、鋼材、黃金等大宗商品出現了大幅上升,但是在胡祖六看來,儘管國際原油、黃金、鋼材等初級產品價格出現了大幅反彈的跡象,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總體物價水平持續下降的趨勢。

  胡祖六:「初級產品大宗商品包括鐵礦石還有其他的價格,市場雖然最近一兩個月也就反彈的印象,但是跟歷史的峰值比他們也還是處於一種低位的水平,所以總的來說,這些初級產品的價格的反彈還沒有,轉化成最終的產品服務的價格。」

  胡祖六認為,從全球其他國家發佈的統計數據表明,不只是中國,包括歐美在內的全球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還是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防止通貨緊縮是當前經濟政策的主要任務。

  胡祖六:「在這種環境下,通貨膨脹的風險是非常之低,就是在可預見的將來,從現在甚至未來一年兩年通貨膨脹都可能不應該成為政策的主要的關注點,當然兩三年以後,從中期來看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但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防通縮,是刺激全球經濟復甦,包括咱們中國經濟的復甦。」

  持有同樣觀點的還有摩根大通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和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龔方雄日前表示,通貨緊縮對中國來說近期和中期 都是更突出的風險,預計2009年全年CPI將下降0.5%,今年中國可能再進行兩次27個基點的降息。而宋國青教授認為,早在2008年10月份左右, 我國就已經進入通縮,而且是嚴重的通貨緊縮。他們一致認為,不能因為對通貨膨脹的擔心就改變當前的經濟政策。

  胡祖六:「如果這時候,就過早的調整政策,由防通縮防衰退變成反通脹的話,那麼我想會產生非常不幸的結果。」

  胡祖六最後告訴我們,從去年以來,中國推出了一系列宏觀經濟刺激政策,包括央行降息,增加貨幣供應等等,但是在這些政策的執行過程中,還要注意防止由於信貸政策過於寬鬆,導致大量資金進入股市和房地產市場。

  胡祖六:「我們需要關注說不要因為這些寬鬆的政策,特別是很多流動性不要導致一種,在經濟,實體經濟復甦還沒有完全打好牢固基礎之前,在我們的 很多企業盈利還沒有大幅的改善之前,就開始可能出現潛在的,我說現在的股市或者房市的泡沫,這點我覺得是個風險,我們應該關注。」

  謝國忠:現行貨幣政策將導致較高通脹

  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降臨導致外需不足、增長乏力,另一方面,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又顯露出拉動作用。在這兩種力量的作用下,當下 的中國經濟呈現出錯綜複雜的面孔,CPI、PPI持續走低與資本品、大宗商品價格走高相伴。這也讓經濟界在如何判斷宏觀經濟下一步走勢上出現了不同的聲 音,我們再來聽聽另一種觀點。

  2008年,金融危機橫掃全球,中國經濟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成功抵禦危機,我國宏觀調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調整,2008年12月央行確 定了將實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樣的提法在我國的宏觀調控史上還是首次出現。而翻看今年以來央行的貨幣政策大事記可以發現,事實上央行並沒有使用利 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等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唯一的舉動是放開了「貨幣水龍頭」。而從已經公佈的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看來,國民經濟運行的積極變化顯而易見。業內 普遍認為,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表現良好,執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所帶來的流動性功不可沒。

  屠光紹:「應該講,我們現在目前上海的經濟開始出現有些好的趨勢,我們覺得這個也是得益於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由於金融海嘯導致全球信貸緊縮、金融市場流動性突然乾枯,所以世界各國央行都展開一致的放寬貨幣政策的行動,而且趨勢日漸加強,海嘯中心的美國 不斷向市場釋出流動性,2009年3月19日,美國更是開動印鈔機,宣佈將在未來幾月內收購3000億美元的長期美國國債和至多1.25萬億美元「兩房」 發行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幾乎與此同時,日本、德國、英國的央行也都購入債券、增加金融市場的貨幣供應。歐洲央行的基礎貨幣同比增幅今年首季已高達 22.9%,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美元、非美元貨幣供應及相關流動性的大量增加,會增加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泡沫化的風險。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 獲得者斯蒂格利茨對記者發表了他的看法。

  斯蒂格利茨:「只要是在短時間內投入大量信貸,如果信貸沒有分配好,這總是有風險的,想控制好這個潛在的風險是很難做到的。」

  而在中國,在大幅減息之餘,我國還指導商業銀行發放了大量貸款。央行數據顯示,2009年1季度,人民幣新增貸款達4.6萬億元,同比增加 3.2萬億。而今年前4個月的新增貸款就多達5.2萬億人民幣,已超過全年的信貸投放計劃。而現在的貨幣增長速度已經到了25%以上。對此,不少經濟學家 指出,應該防範可能出現的通貨膨脹壓力。

  許小年:「我認為已經不是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了,是非常松的貨幣政策。」

  哈繼銘:「25.5%的貨幣增速與3.6%的民營GDP增速,差別太大了,我覺得進行一些微調是很有必要的。」

  中國人民銀行近期發佈的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指出,主要經濟體激進的貨幣政策促使全球貨幣條件進一步寬鬆,報告稱,「如果中央銀行在經濟復甦時不能及時回收巨額流動性,可能再次埋下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的隱患。」

  經濟學家謝國忠指出,我國消費物價指數自今年2月以來一直呈負增長態勢,但是,在物價翹尾因素消失之後,CPI同比增幅將恢復正數。在此之後, 在流動性氾濫的刺激下,隨著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逐步上漲以及全球經濟的止跌回穩,我國CPI升幅將逐步有所擴大有可能再次演變為以輸入方式為主的成本推動 型通脹。對投放驚人的銀行貸款,流動性氾濫和貸款投放過多對物價的影響,應當加以留意並提早防範。

  謝國忠:「我覺得中國貨幣政策的話應該是,現在收緊了,如果就是貨幣增加25%這樣的速度的話,我覺得就是有幾個月是可以的,但是維持一年或者更長時間的話,那比較高的通脹是必然的後果,所以從中國的貨幣政策上來看的話,應該是對放大量貨幣的話是以謹慎為主的。」

  蒙代爾:中國需要更具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在信貸規模高速擴張之後,我們能不能及時收住資金供應的口子,防止出現新一輪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成為經濟界關心的焦點。面對宏觀經濟的表現, 剛才幾位經濟學家的判斷不盡相同,這也恰恰證明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一個微妙的處境當中,風險和機遇都同樣不容忽視。我們也專訪了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 得者蒙代爾,來聽聽這位歐元之父的分析。

  國家統計局今天上午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CPI指數同比下降了1.4%,其實,早在5月份的經濟數據即將出爐,就有不少機構預測,CPI、PPI兩個指數同比仍將會出現雙雙下降的現象,常年關注中國經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蒙代爾認為,不需要為數據的下滑感到擔憂。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蒙代爾:「在世界其它國家面臨著巨大的經濟逆行壓力時,我並不認為這些數據出現下滑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最初的情況 看起來好像是,中國的很多經濟數據應該大幅上升,但我並不認為,很多人會寄希望於這種(數據回升能持續下去),中國經濟從過去的強勁增長,運行到了現在的 負面下跌,中國不可能逃離(全球)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但當然,我這麼說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走到了一個負面,生產下滑,我說的是在一般意義下的中國經濟增長 速率放緩,和之前的強勁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

  進入2009年,中國的CPI指數接連出現下滑,而與此同時,貨幣供應量卻在增加,因此,最近一段時間,很多經濟學家擔心這樣大量釋放流動性會為中國經濟接下來的運行埋下通脹的禍根,對此,蒙代爾同樣不認同。

  羅伯特·蒙代爾:「中國需要更具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要想達到這個目標,美聯儲和中國人民銀行都需要增加貨幣投放量,它們也常通過購買更多的東西來達到這個目的,比如說債券之類的,或者是調整法定準備金。」

  面臨著通貨緊縮同時也擔心通脹壓力來臨,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應該如何調控?對此,蒙代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羅伯特·蒙代爾:「我們應該防止通縮,通過更具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做法之一就是停止購買太多的美國國債,中國不該投資美國國債,因為中國人需要 把錢,把人民幣留在家裡,他們需要錢來花,需要保持本國經濟,讓錢留在中國,讓中國人多消費一點,中國人多消費一些,中國經濟會更好一些,從而抵消通貨緊 縮的影響,把物價水平拉回到每年2%或3%的增長速度。」

  事實上,世界經濟也同樣面臨,控通脹還是防通縮的兩難抉擇,目前,全球的實體經濟還處於低迷,但是各種資產的價格卻出現了大幅度的飆升,對於,這種反常的現象,蒙代爾也進行了分析。

  羅伯特·蒙代爾:「很明顯,價格正在上漲,之前,他們正在下降,兩年前,世界油價大概是每桶60到70美元,(最高的時候)漲到近150美元一 桶,而現在的價格驚人大跌,這很大程度上因為,去年夏天美聯儲採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讓美元升值,美元相對除人民幣以外的其它貨幣升值,因為在那個時候, 人民幣匯率固定,保持在6.8:1的水平,美元價格上升,因此原材料價格、油價下降,造成了通貨緊縮,現在,美元貶值,所以其它價格回升,所以說,油價與 美元匯率直接相關,當美元貶值時,油價上升,其它價格上升,當美元升值時,其它價格下降,所有的一切都取決於美聯儲的貨幣政策。

  蒙代爾認為,美元貶值是造成當前國際市場原因、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最主要的原因,這並不是國際經濟已經好轉或者見底的信號。不過對當前撲朔迷離的經濟形勢和今後一段時間世界經濟的走勢,蒙代爾還是做出了自己的預測。

  羅伯特·蒙代爾:「我認為世界經濟現在正在觸底,下滑到了谷底,將會觸底,我認為,即使現在尚未觸底,那麼在未來的幾個月內也會觸底,接下來就是非常緩慢的經濟復甦。

  半小時觀察:健康的增長速度至關重要

  前面的節目,我們看到,當前我國經濟雖然出現一些回暖跡象,但經濟整體形勢依然嚴峻。CPI和PPI降幅不斷收窄的局面表明,通縮的壓力在不斷減少,而近期大宗商品的「突然繁榮」和股市樓市的向好又意味著通脹風險正在趨增,值得高度關注。

  其實,在我們看來,通縮與通脹是一個過程,並不是截然分開的。實際上在我們這個世界,從來在任何一場危機中都是有通脹就有通縮,中國經濟過去也一直經歷著通脹與通縮的輪迴。

  在我們看來,國內經濟增長速度是未來的關鍵,現在中國經濟如果恢復速度太快,還真不一定是好事,在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從通縮到通脹可能會很快。我們希望的是一個穩健的經濟,暴跌暴漲都不利於長期的發展。(CCTV經濟半小時-主編:孟慶海 記者:孫菁、康敬鋒、付豫、劉瑩 攝像:白羽、貢存、張小明、劉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