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7日星期日

國務院專家:明年GDP9%左右 經濟面臨三大挑戰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專電(記者吳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16日在沃德財富高峰論壇上表示,明年我國GDP全增長年將保持在9%左右,經濟增長將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流動性壓力、經濟增速持久性三方面挑戰。

  劉世錦表示,2010年經濟增長將會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GDP增速在10%左右的。明年的經濟增長大體呈前低後高的態勢,全增長年保持9%左右的可能性比較大。出口、投資水平將好於今年,而消費的實際增速可能有一定的回調,但仍會保持穩定的增長。

  在看到今年保增長取得成效的同時,劉世錦認為今後中國經濟增長大體上面臨三大挑戰,遠慮大於近憂。

  他認為,第一個挑戰來源於勞動力要素成本的快速上升,競爭成本發生轉化。中國經濟30年高速增長來自於勞動力、能源價格的低成本優勢。但近年來,供求變化正逐步的平衡,成本優勢在發生變化,有專家甚至認為將面臨拐點。

  勞動力成本上升一方面有利於擴大居民的消費和收入結構,但另一方面,把之前較為扭曲的資本環境價格校正過來後,企業的生產成本必然增加。「如果勞動生產率沒有要素成本的價格形成的快,我國企業產生的競爭力就會下降。因此,我國企業需要靠創新,形成新的增長因素。」劉世錦說。

  劉世錦談到的第二個挑戰來自流動性。經過金融危機,全球的貨幣體系發生了重大調整,近期美國實行新一輪寬鬆貨幣政策之後,美元將走弱貶值,這意味著其他的貨幣面臨升值壓力,導致貨幣戰爭的出現。而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重組的過程中處於上升的位置,定會有很多的摩擦,如何規避風險、抓住機遇將是很大的問題。

  與此同時,我國實行貨幣政策以應對金融危機,流動性一度大幅增加。過量的流動性進入商品市場的同時,也大量湧入資本市場,由追逐商品轉入追求勞動力增長較慢的商品,主要是和土地相關的或者是自然資源相關的產品。因此,土地相關的要素價格的上升,面臨成本推動的壓力。

  劉世錦認為,第三個大的挑戰關於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持續性的問題,中國經濟增長可能在三到五年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進入中速增長。

  「從國際範圍來看,快速增長超過30年的國家很少,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還能持續多長時間?我們最近做的研究顯示,韓國、日本、德國在1990年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的時候經濟明顯減速,如果按照2010年的數據計算,我國人均GDP達到七千美元時經濟將減速,中國經濟將再維持三至五年。」劉世錦說。

  他認為,中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不必感到過分焦慮,因為目前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太快了,過分追求高速,速度低一點,效率反而會更高。

  「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整個增長水平較高,一萬美元的線已經過了,如果說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在今後的三到五年由10%降到7%左右,東南沿海地區有可能率先下這個台階。」劉世錦說,「在三到五年增速下降後,我國企業能否形成低速增長和盈利是我國發展轉變最核心的問題之一。這件事情現在要做準備,如果三五年後經濟增速下了後再做準備就晚了,這就對發展方式轉變提出了時間要求,三到五年時間必須有大的轉變。」

  此外,劉世錦還提出,在務實推進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的同時,應該更關注通貨膨脹、價格等領域,鼓勵科技創新和教育領域開放,放寬基礎產業服務業准入,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全面資本建設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