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2日星期五

黃金-財富的諾亞方舟

  黃金的貨幣情緣

  貨幣作為人類經濟制度安排的核心,經歷了由實物貨幣到有錨的信用貨幣,再到無錨信用貨幣的歷史演變。在人類數千年的貨幣史中,黃金佔據了半壁江山:在實物貨幣時期與白銀平分天下,在有錨信用貨幣時期一直獨秀(准金本位)。黃金在大多數時間裡承擔了貨幣的角色,是交易媒介,是價值儲藏手段,是財富的象徵與保護神,更是約束人類(尤其是統治階層、政府)行為的自然法則。

  剛剛過去的始於美國的金融危機最終演變為美元的貨幣危機,期間黃金價格脫離美元與所有其他一切實物商品的大幅飆升再次喚醒了人們對黃金的認識與討論。回顧人類貨幣制度的演進歷程有助於我們理解當下全球盛行的貨幣管理—通脹目標制—大環境下,歷史上兼具商品與貨幣屬性的黃金未來地位與其價格趨勢。

  金本位「天然貨幣」杜絕貨幣危機

  世界各國的古代實行的就是真金或銀本位制(每一張紙幣背後都有足額的黃金或白銀來支持),在此漫長歷史中,真金本位制長期發揮著良好的作用,除非政府為了應付戰爭或財政危機偷偷地亂發貨幣,沒有出現過嚴重的通脹或通縮。

  一般認為,真金本位制在現代被陸續地放棄,原因是古代的經濟增長速度比較慢,黃金產量的增長也同樣很慢,二者大致可以相適應。但進入現代,經濟增長速度大大加快,黃金數量的增長速度卻是受制於礦藏量、開採速度等客觀因素,於是漸漸的明顯落後於前者,造成通縮的風險。上述觀點雖不無道理,卻有嚴重誇大的嫌疑。

  首先,黃金的供給彈性往往被人忽視、看低。一次大戰前長達一個世紀的工業革命時代,物價普遍下跌,原因在於工業革命導致經濟增長速度顯著高於當時黃金數量的增長速度,通縮出現。但由於物價的持續下跌使得黃金的相對價格提高,刺激了黃金的生產大幅飆升。因而在1896年之後,黃金供給的增加使得美國等國家的國內物價水平又有所上升。由此可見,黃金的生產固然受到儲量勘察與開採技術等客觀因素的限制,但是價格作為調配資源的有效工具,無疑會對上述技術進步產生重要影響,結果是長期來看,黃金產量富有不小的彈性,進而平抑其本身波動。

  其次,通縮的危害往往被誇大。同樣以上述工業革命前期為例,當時價格水平的大幅下降,不但沒有發生嚴重的大蕭條,甚至工業革命還照樣高歌猛進。中國90年代的嚴重通縮也沒有阻止我國追趕世界的步伐。人類經濟史中通縮時期經濟快速增長的實例可謂舉不勝舉。這是有趣的現象,有悖於當下流行的觀點,值得深入的研究。通縮是好是壞,雖尚無確定的結論,但最起碼通縮不應成為人類拋棄真黃金本位的理由。

  但人類更容易控制並管理貨幣的動機最終使人們在並無真理支撐的情況下拋棄了真黃金本位,轉而進入准金本位時代。

  准金本位制:自由的一半是風險

  准金本位制是指,官方指定貨幣與黃金的兌換比率,但貨幣不是根據黃金儲備量來發行,而只需要部分儲備。好處是,人類可以擺脫黃金存量的束縛,有限度的調控貨幣供應量,進而影響一般價格水平,也就是擁有了貨幣政策空間。此後,政府才沒有了預算的限制,可以隨意通過發行貨幣為自己融資,才真正意義上擁有了財政政策。之所以說是有限度的調控貨幣,而不是隨意,是因為雖然已經是部分儲備制度,但是央行還是承諾紙幣可以按固定比例兌換成等額黃金(後期只限於國際貿易清算),借此約束自身的行為,這背後的機理是:

  一國紙幣的發行實際上與央行持有的黃金儲備無關,一旦黃金的紙幣價格固定,實際上就是一種物價管制。事實上,美國自羅斯福時代起,就不允許民間有黃金市場存在。人們要想獲得黃金,必須向央行按指定比價兌換。如果貨幣數量與黃金儲備量之間的比率嚴重偏離固定比價,就意味著黃金價格被人為壓低,如果大家都以被固定的、已經偏低的比價去跟央行兌換黃金,央行最終會沒有足夠的黃金兌付所有美元,被迫要或者上調比價,或者索性完全放棄履行兌換的義務,也就是誘發貨幣危機。上述機制一方面約束了央行的行為,另一方面也使得該制度安排具有內生不穩定性,並為該制度的解體埋下了伏筆。

  准金本位給予了人類管理經濟的權利,但問題是,人類能夠很好的管理貨幣嗎?歷史事實給我們的答案是,不能! 30年代大蕭條就是鐵證!

  佈雷頓森林體系作為人類迄今最後一個准金本位制,其退出歷史舞台的過程耐人尋味。首先,簡要說明一下該體系建立的歷史背景。

  在二戰之後,戰時暫時脫離金本位制的各國開始重返金本位。由於戰爭的緣故,黃金大量集中在美國,其他國家黃金儲備嚴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其它國家無法實行傳統意義上的金本位制,強行恢復戰前黃金兌換平價會產生嚴重的通縮與貨幣危機。在此關鍵點上,一戰後的英國給世人提供了絕佳的反面教材:強行恢復戰前平價,導致嚴重通縮,美國為了協助英國維持英鎊匯率,大幅降息,由此觸發的資產價格泡沫最終為大蕭條埋下了伏筆。

  在這種情況之下,就出現了佈雷頓森林體系這種折衷的准金本位制。因為美國有很多黃金,它可以根據黃金來發美元,然後把美元給各國,各國根據這些美元儲備來發自己的貨幣,於是出現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雙掛鉤制度。戰後「馬歇爾計劃」的實質,其實就是美國幾乎是無償地把美元送給各國,以便它們可以有美元儲備來發自己的貨幣。在這種制度安排下,美元成功取代了黃金的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有能力與動機從其他國家賺取豐厚的鑄幣稅。

  事實上,美國正是這麼做的。美國開始對自己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加約束。先是朝鮮戰爭,接著是14年的越南戰爭,約翰遜總統大搞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導致美國財政赤字連年擴大,被迫開始大量發行美元來彌補赤字。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按照佈雷頓森林體繫條款,其他國家手頭的美元可以按照固定的價格(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兌換成黃金。若美國發行美元太多,其他國家就可能失去對美元的信用,將美元拿到美國財政部兌換黃金。最終濫發美元的惡果開始顯現:到1968年,美國官方的黃金儲備已經大幅減少,由1945年的7億盎司(21770噸)下降到2.96億盎司(約合9200噸)。到1970年,美國的黃金儲備下降到僅佔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儲備的15.5%。

  美國黃金流失只是表面現象,問題的關鍵在於,在准金本位制下,央行黃金只是部分儲備,美元的濫發早已使得美元與黃金的數量之比嚴重偏離了官定的比價,人們不再相信美元的價值,於是紛紛要求以官價兌換黃金以求保值,美元印得太多的惡果終於浮現,官定的兌換比率終於無法維持。

  此時,美國就只有兩個選項:被迫上調比價,或者索性完全放棄履行兌換的義務。理論上,第一種選項短期可行,上調黃金價格至均衡水平。但該方案並不完美,它並不能確保美國會不進行新一輪的貨幣擴張。而且從當時的政治角度看來不可行,因為當時歐美的最大對手前蘇聯是黃金的主要生產國之一,另一個最大黃金生產國南非則是基於種族與文化的歧視,主動抬高黃金價格讓這些國家受益,萬難接受!所以,他們選擇了後者: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佈不再將美元與黃金掛鉤,公開單方面踐踏國際協議,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但現實告訴我們,政治家往往自欺欺人:既然黃金價格被人為管制已久,遠低於市場均衡價格,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人類拋棄黃金這一天然貨幣之錨,任其變為普通商品,自由交易之後,其價格必然會大幅上升,該受益的國家同樣會獲得應有的收益!這同主動抬高黃金價格有何本質區別?

  無錨信用貨幣將精英的貪婪放出魔瓶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是美國財政、貨幣的無限擴張所致,而並非以黃金為錨的貨幣制度出了問題。但此時的美元,已經成為了全球儲備與結算貨幣,黃金也已被美國主導的國際機構(國際清算銀行—央行的央行)明文廢除掉了國際結算的地位。佈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開啟了不受約束的美元本位制度,美元的發行再也不受任何約束。鑑於美元實際上承擔了之前黃金承擔的角色,成為了全球貨幣的錨,所以美元的擴張也就意味著全球貨幣的擴張:從1971年美國宣佈美元不再與黃金掛鉤到今天,全球基礎貨幣量是數百倍的增加,1971年只有381億美元,而今天已經超過了6.2萬億美元。

  美國貨幣政策在1971年之後並不是沒有規則可循,相反,拋棄黃金本位的目的就是要有更多工具與空間管理經濟的運行。其中最具影響力的莫過於經濟學天才費雪根據對大蕭條的研究後指出的「債務—通貨收縮機制」,他指出該機制是導致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之根本渠道,並極力勸說羅斯福盡快拋棄金本位制以擴張貨幣供應量。之後,費雪的「債務—通貨收縮原理」深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美國決策者的思維。

  而與費雪同時代的現代經濟學開山鼻祖凱恩斯基本政策主張也是在危機期間擴張貨幣,他指出貨幣擴張能夠降低投資成本、減少儲蓄收益,從而擴大投資,增加產出和就業。之後的伯南克、克魯格曼等經濟學者曾經激烈批評日本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過於保守,致使日本長期無力擺脫「通貨收縮和經濟衰退」。伯南克甚至誇張地建議日本央行開著直升機向日本國民狂撒鈔票,由此獲得「直升機本」的著名綽號。

  在本輪危機中奧巴馬多次警告稱,「美國正面臨墮入通貨緊縮惡性循環的巨大風險,我們背負的巨大債務負擔有可能變得更加沉重。」2009年2月8日,美國全國經濟委員會主席、奧巴馬的主要經濟謀士薩默斯呼籲國會盡快通過經濟刺激計劃以迅速遏制可能出現的通貨收縮惡性循環。之後,就如我們看到的,美國開始了史無前例的財政與貨幣擴張。

  歷史事實是,1944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到1971年,全球沒有出現過什麼金融危機,只有幾次小規模的匯率危機,歐洲、美國、日本的真實經濟增長速度非常快。然而,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全球範圍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機平均每三年就要爆發一次。自1971年至今,全球出現過110次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機。相應地,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真實經濟增長卻遠遠低於1944-1971年。

  極具諷刺意義的是,在貨幣與財政管理工具多如牛毛的當下,似乎解決金融危機—通貨緊縮的方案卻只剩下了一個,那就是加速貨幣擴張,企圖製造更大的泡沫彌補已經破滅掉的!

  國際貨幣大師蒙代爾提醒我們,美元之所以可以取代黃金作為國際儲備與結算媒介,是世界格局改變的結果,「在1945年,美國已經成為超級大國。美國的工業產出佔了世界的80%,擁有世界四分之三的黃金儲備,贏得了世界大戰,還製造了原子彈。那個時候,美國勢力獨一無二。美元成為世界記賬單位、關鍵貨幣、合約貨幣單位、價值儲藏手段、交易媒介、干預外匯市場的主導貨幣、貿易結算貨幣、延期支付的貨幣單位以及國際儲備貨幣。」直接代表美國參與管理戰後國際貨幣事物的羅伯特。所羅門說得更加直接:「1944年佈雷頓森林會議確立的國際貨幣制度——各國紙幣掛鉤美元,美元掛鉤黃金,正是美國主宰地位的完全反映,是美國政治、產業、金融主宰地位的直接結果。」

  但是,在21世紀之初,全球經濟格局又再次發生改變: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國家迅速崛起。即使在歐美陣營內部,歐元區的產生已經對美元霸權提出了挑戰。世界由單極迅速轉變為多極,美元繼續得以維持國際貨幣的理論與現實基礎開始動搖。重點是,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出現一個超級大國取代美國的地位,世界經濟、政治勢力將趨於平衡。在此環境下,沒有一個單一信用貨幣可以承擔起國際結算與儲藏媒介的職能,在出現世界統一貨幣之前,就只有兩種選項:各國以其他一籃子貨幣來構建外匯儲備;天然中立的黃金重新承擔國際貨幣的角色。

  雖然,理論上單一商品(黃金)作為國際貨幣是最優的制度安排。但人類永遠無法精確的推測歷史的演變路徑,我們也不想冒此大不惟,預測黃金的未來貨幣地位。但是,黃金可以作為貨幣的天然特性仍然存在,其貴金屬的商品屬性基於中東與印度的崛起而更加顯著,在當下無錨貨幣擴張主義大行其道的亂世,特別是當下通貨再膨脹救市政策推動下,其價值(貨幣價格)與其他貴金屬一道進入上漲期,將十有八九。綜合以上因素,在各國外匯儲備多元化進程中黃金即使不是各國央行的佈局重點,也會是佈局的關鍵。

  無論是投資黃金,還是思考黃金在未來國際貨幣體系中可能充當的角色,首要的問題:現在全球有多少存量?這些黃金存量是如何分佈的?

  2008年,全球黃金存量共計16.52萬噸。

  發行紙幣的中央銀行如今持有的黃金僅不足3萬噸,所佔比例已經由二戰後的80%以上降低到18%。

  私人投資者總持有2.7萬噸,佔比16%。從2000年以來,這一比例隨著金價的提高逐年增加,黃金越來越成為一個金融資產。

  工業用黃金1.96萬噸,佔比12%。隨著金價的提高,工業用金呈現遞減趨勢。

  黃金作為奢侈品的消費是8.5萬噸,佔比51%。這項需求也隨著金價的提高而有所減少。

  需要強調的是:現在這個世界上的存量黃金實際上怎樣分佈,誰握有它的控制性倉位呢?沒有人能夠回答。世界黃金協會有過大致的分類統計,但它們並 不可靠,因為趁著金價被打壓,那些悄無聲息地收購黃金者是完全可以將這個數據瞞天過海的。真能瞭解真相的只有控局者自己。例如:歷史上出現過的「黃金黑 洞」背後的勢力就十分驚人而隱蔽,這個「黃金黑洞」在1968年偶露崢嶸,在三個星期內一口吞沒了美國總統約翰遜用於鎮壓黃金多頭的9300噸的美國儲備 黃金。這筆黃金在當時價值近200億美元。這一事件直接導致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

  據推測,「黃金黑洞」的背後是猶太銀行家,不僅因為只有他們有如此雄厚的資本實力,更源於猶太人對於黃金宗教般的忠誠和熱愛。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二

  各國央行黃金儲備的歷史演變

  下圖是各國央行歷年來的黃金儲備情況。就單個國家而言,美國的黃金儲備最多,但如果以歐元區和美國來比較,歐洲各國央行的黃金儲備總量接近1.2萬噸,超過了美聯儲的8130噸。其他國家的情況如下。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二

  世界黃金需求綜述

世界黃金可辨認需求變化(單位:噸)

珠寶 零售投資 ETFs投資 工業需求 總需求
2000 3,204 166 - 451 3,822
2001 3,008 357 - 363 3,728
2002 2,660 340 3 358 3,362
2003 2,483 301 39 382 3,206
2004 2,617 349 133 414 3,512
2005 2,712 393 208 432 3,745
2006 2,288 416 260 460 3,424
2007 2,405 433 253 462 3,562
2008 2,187 863 321 436 3,806
2009 1,747 676 595 368 3,386

  黃金需求由四部分構成:珠寶製造、零售投資、ETFs和工業需求。與2000年開始黃金價格大幅上漲相對的,黃金需求處於一個穩定波動的區間。 2008年可辨認黃金需求達到期內峰值3806噸,在2009年可辨認黃金需求下降到3326噸的水平,不過如果加上推測出(因不明顯需求的統計漏損)的 其他黃金需求,2009年將比2008年需求水平增加11%。

  黃金分部分需求變化:

  珠寶:珠寶需求雖然仍是整個黃金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重要程度已大不如前。其佔總需求的比例也從2000年的83.8%降低到2009年的51.6%。

  工業需求:黃金工業需求受經濟週期影響較大,在一定區間呈現較大的波動性。在2007年工業需求達到了近十年來的最高點462噸,而後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黃金需求最大的電子、通訊行業受到很大影響,降低到2009年的368噸。

  淨零售投資:黃金淨零售需求增長是黃金價格最重要的推動力量之一。在2000年到2008年間連續9年連續上漲,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0.1%,佔黃金總需求比率也由4.3%增長到20%。特別在2008年,金融危機大大增加了投資者黃金避險需求,達2007年的兩倍。

  ETFs:從2002年誕生開始,黃金ETFs在世界黃金需求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黃金ETFs的出現給投資者增加了一條更便利投資黃金 的途徑,更低的交易費用,更少的保管成本,使得其需求從2002年的3噸大幅增長到2009年的595噸。在2009年,儘管其他需求有所降低,但 ETFs黃金需求卻大幅增加85.4%。正是ETFs的持續增長,推動了黃金價格不斷創出新高。大型對沖基金自去年來大量增倉黃金ETFs,使得黃金 ETFs持倉成為我們關注機構投資者對黃金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世界黃金供給綜述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二

  2009年黃金供給總量較2008年上漲11%,達到3890噸。其中一個顯著上升的因素是再生金供給的大幅上升,當然金礦供給的提升也對於供給增加有所貢獻。

  金礦供給:金礦供給持續上升,在2009年達到2504噸的新高。黃金價格的連續上升促使金礦生產商盡力提升產能以獲得更高收益。但由於金礦資源限制,金礦供給將難以持續增加,預計將在未來數年中保持穩定的水平。

  央行供給:許多中央銀行從供給方變成了黃金的需求方,央行出售黃金在2009年大幅降低。2009年央行出售黃金僅有44噸,相比於2008年 前5年平均444噸的出售水平,下降幅度超過90%。而在去年,印度央行一次性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購買200噸黃金的行為受到廣為關注。2009年一季度 央行黃金供給為62噸,但隨後的三個季度,各國央行成為了黃金的需求方,各國央行巨大的轉變對於世界黃金市場會是一個重要的標誌性事件。

  再生金:再生金供給成為黃金供給環節中最強大的驅動力,謹防某些主體在出手黃金?2009年再生金供給達到1549噸,這個數據較2007年的 956噸增加了62%,這在黃金供給中無疑是增長最快的因素。再生金的供給遠遠超出了歷史正常水平,而這也反映了人們對於黃金價格的一種態度,那就是越來 越多的人認為黃金價格過高了,把持有的黃金又賣出來了。當投資者認為黃金價格過高,就會更多的供給再生金,反之,再生金的供給就會大幅降低。

  因此需要高度警惕的是:再生金的來源是哪裡?誰擁有的黃金在被「回收」?「回收」之名掩蓋的會不會是出手?這能不能推斷出某些主體已經在「假借回收之名」大幅出手黃金呢?

美國黃金儲備,正在抑或已全部流失?

  美國地理調查(USGS)每月定期會出版一份名為《礦產業調查》的報告,在這份報告裡面詳細記述了美國貴金屬進出口的具體情況,其中包括了黃 金。這份報告的數據主要由一些大型的機構或者組織提供,如世界黃金協會、美國人口普查局等。下面是這份報告中美國2008年度黃金進出口數字的統計報表: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三

  從上表,我們可以發現在2008年美國黃金出口量高達2920噸,這裡用的是「Gold Compounds」,即黃金化合物。何謂黃金化合物 呢?USGS沒有解釋。但是USGS數據來源之一的美國人口普查局定義為任何包含黃金成分的工業製品,根據這個定義的話,黃金化合物將十分寬泛,但鑑於該 局給予該等黃金化合物的價值極高,這與其聲稱的黃金工業製品完全不符,其所報告的價值倒是跟這類製品為金條或其同等物時更為一致。如果黃金化合物就是指金 條或其同等物,問題就來了。我們知道美國政府的黃金儲備有8100噸,而美國年礦產金的量約為228噸。2920噸不是一個小數字,等於36%的美國黃金 儲備,美國年礦產量的14倍。這近3000噸黃金究竟從何而來很值得深究,我們再看看2007年的數字: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三

  從上表,我們看到在2007年美國出口黃金量達到2150噸,也就是說從2007-2008年,美國共出口了5070噸黃金。5070噸黃金相當於美國黃金儲備的62%,美國年礦產量的24倍。這麼多的黃金究竟從何方而來?我們認為,共有三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是,這麼大量的黃金出口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美聯儲的黃金儲備。

  第二種可能性是,很多外國銀行的黃金儲備在存放在美國,也曾經傳說中國的黃金儲備放在紐約的某個地方,這麼大量的黃金流出美國屬於這些國家黃金儲備的回流而已。

  當然還有最後一種可能,這個數字根本上就是假的。

  在黃金的問題上從來就沒有誠信可言,更沒有起碼的審計規程。比如美國政府一直對外聲稱擁有8133.5噸黃金儲備,但是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艾森 豪威爾任期之後,就再也沒有審計過這批黃金。所以美國的黃金儲備數字的真實性一直受到外界的質疑,同樣有問題的還包括IMF。第一種情況即美國大量出售黃 金,美國通過拋售黃金打壓黃金價格,也同時為拯救金融危機籌措資金;第二種情況,各國將黃金放在美國主要是為了交易方便,而大量回撤黃金儲備,說明各國已 完全喪失了對美國財政管理的信心;第三種美國造假的目的值得深思,目前還沒有比較合理的解釋。從現在的情況看,以我們所掌握的資料還很難判斷真是情況屬於 哪一種,又或者三者皆有之。但是大量黃金流出美國這個情況,應該是屬實的。大量黃金流出美國本身說明了全球對於黃金的熱情正在劇烈升溫。

加拿大唯一儲金銀行金庫空空如也?

  有跡象顯示,這很可能成為商品市場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欺詐。哈維•奧根(此人近來在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聽證會上作證)和他的兒子勒林在一次採訪中談到,他們去了位於多倫多市國王西街40號的加拿大唯一一座儲金金庫,發現金庫幾乎是空空如也。

  如果與控告摩根斯坦利公司的一樁集體訴訟案聯繫起來,這件事就是它的另一翻版。在上述訴訟案中,摩根斯坦利公司告訴顧客:對於售予的貴重金屬, 顧客擁有完全的產權。而公司儘管收取儲存費,並負責儲存,但是並不實際擁有這些金條。那些聲稱存有黃金卻實際沒有真金在手的做法現在很盛行,因為全球範圍 內的黃金主要是存在於紙質或者電子形式的記錄中。

  勒林•奧根親自進入儲金銀行的金庫,他說:「看到只有這麼可憐的一點真金白銀放在那裡,真讓人傻眼了。」勒林詳細敘述了實際可用的白銀粗略算來 大約只有六萬盎司;至於真金——有210400盎司的金條,4000加拿大楓葉金幣,500美國鷹揚金幣,10塊每塊一公斤的金塊等,粗略估算了一下總共 價值一億美元,這僅僅是加拿大皇家鑄幣廠2008年售出的價值十億美元黃金的十分之一。正如奧根總結的那樣:「如果擁有這些紙質債權的人要求提取實金,這 個遊戲就會玩完,麻煩就來了。」

  加拿大中央基金的史蒂芬•斯拜瑟提到了一個朋友在一家主要銀行的遭遇,從中可以窺見其中的問題。他的朋友想取走15000盎司的白銀,結果等了6~8個星期,因為他要的銀子得從香港空運過來。

  有意思的是中央銀行家們認為他們可以採用龐式騙局的心理,即發行無限的債務來無限地衝抵資產。正如他們對不兌現紙幣所作的那樣,又把相同的伎倆 用到了黃金上。從本質上來說是利用槓桿不斷地放大。他們對黃金持有者不願權益被無限稀釋的意願缺乏足夠的估計,當意識到持有的黃金量僅佔實際可以兌付的百 分之一時,你會看到發生史上最大的銀行擠兌案了。

嚴重通脹隱現 黃金成美國最後保險?

  全球金融危機的演變處於由市場流動性緊縮向嚴重通貨膨脹轉變的時期,這一時期我們稱之為「哈芬史坦時刻」。魯道夫•哈芬史坦 (Rudolf E. A. Havenstein)曾是德國中央銀行德意志帝國銀行總裁,其任職總裁時,正值1921年至1923年德國惡性通貨膨脹時 期。

  嚴重通脹現端倪,黃金成最終的保險

  目前,美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3正在收縮,下圖顯示M3較上年同期差不多下降了6%。過去40年中,這一指標對於預測主要的經濟不景氣十分準確,現在處於20世紀70年代經濟衰退前的相同水平。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三

  上述貨幣供應量的「收縮」被廣泛地誤釋為通貨緊縮,但實際上卻是對美元購買力由於通貨膨脹而降低進行調整所產生的結果,是嚴重通脹即將到來的徵兆。這種「貨幣緊縮」正是魏瑪共和國在德國馬克被嚴重通脹吞噬之間不久所發生的現象,美元離嚴重通脹也越來越近。

  上述分析同中華元戰略早先的預判一致,即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將呈現不同的兩個主要階段特徵:第一階段,金融衍生品價格向資產證券(紙幣和紙張證 券)價格回歸;第二階段,資產的紙幣價格向資產的原生商品(黃金)價格回歸。在第一階段,將會出現嚴重的紙幣流動性緊縮,數以萬億的巨量救市資金如一股洪 水湧入巨大的沙漠,轉瞬之間被吸得乾乾淨淨;第二階段,將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人們喪失了對紙幣的信心後,黃金對紙幣價格大幅飆升。以20世紀20年代初 期的魏瑪共和國為例,在當時嚴重通貨膨脹的環境下,黃金的價格從100馬克飆升到了100萬億馬克。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三

  黃金無投資價值論調者的謬誤

  除了將來嚴重通貨膨脹對黃金價格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外,黃金在過去10年中有著不俗的投資回報率。由於黃金只能對抗通脹,沒有投資價值的觀點流傳甚廣,絕大多數投資者完全未察覺到過去10年中黃金的投資價值,但隨著黃金價格的加速上行,未來幾年投資者的意識會有所改變。

  1、主要貨幣過去5年和10年的年均回報率

  

期間/幣種 美元 英鎊 歐元 日元 瑞郎
2000 – 2005 9.7% 5.2% 2.3% 8.8% 11.0%
2005 – 2010 20.4% 25.0% 19.1% 19.2% 19.4%
2000 – 2010 15.1% 15.1% 10.7% 14.0% 15.2%

  2、黃金的回報率

  過去10年,黃金的年均回報率為15.1%;截止至2009年年末的過去5年中,黃金每年最低的回報率是按歐元計,為19.1%;最高的是按英鎊計,達25%。

  美國的戰略抉擇

  大量印刷鈔票無法拯救金融危機,其負面效應反而日益累積,第二輪危機亦是醞釀待發。紙幣被越來越多地注水後,央行不斷偷走紙幣持有者的財富,一 旦世人醒悟到貨幣購買使用價值的原始功能時,就會拋棄紙幣,買入越用越少的資源和商品。屆時,人們的目光將聚集到黃金這一一般等價物身上,包括美元在內的 所有紙幣將都會對商品大幅貶值,亦即黃金對美元等所有紙幣的大幅升值,甚至是金本位的回歸。

  現在美國能夠打破這一個惡性循環呢?可能性非常低。那麼,還有沒有什麼其它路徑能夠拯救美國呢?有的,那就是當美國將危機徹底轉嫁給它的主要競 爭對手,如歐洲、中國、俄羅斯等,當它們全都倒下去,成為美國金融危機的犧牲品時,美國最後「剩者為王」,美元才有絕處逢生的一線可能。

  因此,美國能做的只有兩點:一是最大程度地延緩本國金融危機向更廣更深處擴展,至少也要將之控制在能承受的範圍;二是以最大力度、最快速度向外轉嫁危機,把它的主要競爭對手拖下水,最終達成它是水上唯一遊泳選手的目的。歐元是它的首要目標,其次就是人民幣。

各國央行黃金:從淨賣出到淨買入之變

  一,淨賣出時代——1980~2000年的金價鎮壓者

  二十世紀80年代,央行黃金儲備較為穩定。二十世紀90年代,尤其是後5年,各國央行在黃金市場上大量賣出黃金。原因主要為:1、良好的宏觀經 濟環境使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需求弱化;2、此時期黃金價格趨勢向下;3、各國外匯儲備管理者面臨儲備資產增值的巨大壓力,黃金利息率極低,因此變得愈加沒 有吸引力。歐洲各央行是黃金的主要賣出者。

  以美元計價的黃金牛市始於2001年,但是隨著2005年開始,多種貨幣價格出現上升趨勢,黃金牛市也被迫出現修正。

  然而,也有一些國家在那時增加他們的黃金儲備(如波蘭、菲律賓和中國等)。阿根廷更是在2004年增加了55噸黃金儲備,原因是阿根廷貨幣的匯率政策。

  二,淨買入時代——2009年央行助推黃金強勁上漲

  2009年,從買入和出售黃金的總體情況來看,全球央行已經成為黃金的淨買入者。

  2009年全球央行的黃金淨買入量是44噸,略低於2008年。自2009年9月27日的《央行售金黃金協議》生效之後,截止到2010年4 月,全球最主要的黃金銷售者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09年,IMF在與各國央行的非市場交易中,共計賣出212噸黃金,另外,德國賣出了一小 部分黃金鑄幣。

  而同時,越來越多的央行開始購買黃金,

  ● 俄羅斯和BELARUS幾年來都在增加他們的黃金儲備,

  ● 印度。SRILAKA 和MAURITIES購買了IMF可售黃金的一半之多。

  ● 中國也在2009年宣佈大幅度增加黃金儲備。

  ● 菲律賓在2003年到2007年都是黃金淨賣出國,而在2008年和2009年,菲律賓卻都是淨買入。

  ● 委內瑞拉在一段時期內是買入國產黃金,並用於其他途徑,他們的黃金儲備一直為增加。

  三,央行對黃金態度轉變的原因

  金融危機洗劫之後,央行資產保值需求上升

  大約2005年開始,各國已經意識到,全球經濟的繁榮是建立在大規模的舉債和全球失衡的基礎上。尤其是2007年8月金融危機開始,央行越來越看重黃金的避險和保值特性,他們開始大量買入黃金。

  2006年,卡塔爾增加了12噸黃金儲備,俄羅斯也宣佈大量購進黃金。 而自2007年之後,在售金協議下賣出黃金的國家賣出速度明顯放緩。

  外匯儲備持續增長,儲備投資情況需重新調整

  近年來,全球外匯儲備一直處於增長狀態,但是增加的大部分都為貨幣資產,所以對於各國外匯儲備的投資組合優化的要求,使得各國政府開始增加黃金儲備。中國去年4月份宣佈大幅度增加黃金儲備454噸,但即便如此,黃金佔其外匯儲備資產的總量也僅為1.5%。

  另外,印度、俄羅斯和菲律賓近來也都調整了黃金在其外匯儲備中的佔比。

  對於儲備貨幣的擔憂增加

  央行購進的另一個考慮因素是擔心美元會進一步下跌。從2001年到2009年間,美元相對於歐元的價值已經下跌38%。伴隨美元貶值的還有政府 愈來愈重的赤字負擔。因此,黃金用來對沖美元貶值的需求躍然紙上。雖然歐元是美元的替代品,但歐元並未成熟,尤其是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的引爆,弱化了歐元對 美元的替代性。

  另外,歐洲地區國家考慮到黃金佔其總資產的比例仍然過小,所以也開始增加黃金儲備。

  綜上所述,黃金保值的優勢在金融危機之後得到各國央行更多的重視。只要對經濟和貨幣擔憂仍在,央行購買黃金儲備的步伐就不會停息。

央行售金協議:400噸售金宣言,光打雷不下雨

  (一)、探索此次黃金大牛市的起點。回顧黃金30年,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從波峰到波谷,再到波峰的週期。下圖顯示,從1998到2002年是黃金最不景氣的年份,連最起碼的通脹保值作用都沒起到。為什麼呢?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四

  (二)、歐美央行售金是黃金熊市的一個重要因素。下圖顯示,歐美央行先是黃金的買家,整個20世紀90年代則密集地賣出黃金,黃金的持有量從接近3.8萬噸降至3萬噸以下。每年數百噸的黃金拋售使得黃金價格難有「抬頭之日」。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四

  (三)黃金熊市的結果之一:低價格鼓勵了黃金的消費需求和工業需求,加速黃金消耗。

  (四)黃金熊市的結果之二:低價格導致歐美大銀行黃金租賃行為大規模進行。

  (五)央行售金協議虛晃一槍意圖何在?根本沒有央行願意出售黃金。2009年歐洲央行宣佈了新的央行售金協議,協議聲明全文如下:1.黃金仍然 是全球貨幣儲備的重要因素。2.決定黃金出售會在5年的時間中通過一個協定的方案完成,起始於2009年9月27日。每年銷售將不超過400公噸,並且這 期間的總銷售量不會超過2000公噸。3.簽署者意識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售403公噸黃金的意圖,並且表示這種銷售能夠被容納在上述的最高限額中。

  事實與協議大相逕庭。此協議公佈後,各國央行黃金出售量極少,相反,不少央行成為黃金的買入者,如下圖。售金協議鼓噪一番,卻沒有什麼售金的行為,400噸的限額只是說說而已?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四

  事實上還不僅僅如此,央行現在黃金存量是3萬噸,而黃金租借的數量保守估計是6000~6500噸,GATA(黃金反壟斷協會)更精確的推算是9000噸。這就意味著央行黃金存量只有2.1萬噸。捨不得出售黃金,這就能夠理解其原因了。

操縱黃金衍生品市場的邏輯

  黃金衍生品作為「氣態貨幣」的一種,自20世紀90年代初問世以來,交易品種不斷豐富,規模不斷擴大,現已成為國際銀行家有效做空黃金的武器。 同黃金現貨和紙黃金市場一樣,所有的黃金衍生品市場的遊戲規則、底牌也都是由國際銀行家控制,而我們目前所知道的黃金市場存在被操縱的問題只是冰山的一 角。

  一、 黃金衍生品交易飆升近2300噸

  黃金衍生品的形成主要是央行出借黃金儲備,國際儲金銀行利用利差進行黃金套息交易,此後國際銀行家們又發明了各種五花八門的新衍生品。同整個衍生品市場相比,黃金衍生品的市場規模儘管很小,但相對於實物黃金的供應,規模卻十分巨大。

  08年下半年由於全球金融危機,黃金衍生品交易受到了極大的抑制,但進入2009年,黃金衍生品交易再度活躍起來。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最新一期關 於G10國家和瑞士主要銀行和交易商OTC衍生品交易的半年報,截至2009年6月30日,黃金衍生品總名義價值從2008年底的3320億美元上漲到 4250億美元,漲幅達28%,但總市場價值卻從550億美元下跌至430億美元。其中,遠期與互換價值從1160億美元漲至1790億美元,而期權從 2160億美元漲至2460億美元。如按期末金價進行換算,總的黃金衍生品經修正後的增長近2300噸,其中遠期與互換增加1800多噸至5958噸,而 期權增加460噸至8188噸。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四

  (二)、歐美央行售金是黃金熊市的一個重要因素。下圖顯示,歐美央行先是黃金的買家,整個20世紀90年代則密集地賣出黃金,黃金的持有量從接近3.8萬噸降至3萬噸以下。每年數百噸的黃金拋售使得黃金價格難有「抬頭之日」。

  (三)黃金熊市的結果之一:低價格鼓勵了黃金的消費需求和工業需求,加速黃金消耗。

  (四)黃金熊市的結果之二:低價格導致歐美大銀行黃金租賃行為大規模進行。

  (五)央行售金協議虛晃一槍意圖何在?根本沒有央行願意出售黃金。2009年歐洲央行宣佈了新的央行售金協議,協議聲明全文如下:1.黃金仍然 是全球貨幣儲備的重要因素。2.決定黃金出售會在5年的時間中通過一個協定的方案完成,起始於2009年9月27日。每年銷售將不超過400公噸,並且這 期間的總銷售量不會超過2000公噸。3.簽署者意識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售403公噸黃金的意圖,並且表示這種銷售能夠被容納在上述的最高限額中。

  事實與協議大相逕庭。此協議公佈後,各國央行黃金出售量極少,相反,不少央行成為黃金的買入者,如下圖。售金協議鼓噪一番,卻沒有什麼售金的行為,400噸的限額只是說說而已?

  事實上還不僅僅如此,央行現在黃金存量是3萬噸,而黃金租借的數量保守估計是6000~6500噸,GATA(黃金反壟斷協會)更精確的推算是9000噸。這就意味著央行黃金存量只有2.1萬噸。捨不得出售黃金,這就能夠理解其原因了。

  操縱黃金衍生品市場的邏輯

  黃金衍生品作為「氣態貨幣」的一種,自20世紀90年代初問世以來,交易品種不斷豐富,規模不斷擴大,現已成為國際銀行家有效做空黃金的武器。 同黃金現貨和紙黃金市場一樣,所有的黃金衍生品市場的遊戲規則、底牌也都是由國際銀行家控制,而我們目前所知道的黃金市場存在被操縱的問題只是冰山的一 角。

  一、 黃金衍生品交易飆升近2300噸

  黃金衍生品的形成主要是央行出借黃金儲備,國際儲金銀行利用利差進行黃金套息交易,此後國際銀行家們又發明了各種五花八門的新衍生品。同整個衍生品市場相比,黃金衍生品的市場規模儘管很小,但相對於實物黃金的供應,規模卻十分巨大。

  08年下半年由於全球金融危機,黃金衍生品交易受到了極大的抑制,但進入2009年,黃金衍生品交易再度活躍起來。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最新一期關 於G10國家和瑞士主要銀行和交易商OTC衍生品交易的半年報,截至2009年6月30日,黃金衍生品總名義價值從2008年底的3320億美元上漲到 4250億美元,漲幅達28%,但總市場價值卻從550億美元下跌至430億美元。其中,遠期與互換價值從1160億美元漲至1790億美元,而期權從 2160億美元漲至2460億美元。如按期末金價進行換算,總的黃金衍生品經修正後的增長近2300噸,其中遠期與互換增加1800多噸至5958噸,而 期權增加460噸至8188噸。

  但是,另一方面,世界範圍內黃金衍生品的大幅增加並未在美國貨幣管理局公佈的數據中得到反映。從2008年12月31日到2009年6月30 日,美國商業銀行持有的黃金衍生品名義價值總額實際上從1070億美元下跌至990億美元,其中摩根大通持有的黃金衍生品為812億美元,基本未變。

  二、 黃金衍生品市場的操縱者以及操縱的種種跡象

  黃金衍生品在很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上做空黃金的力量。做空力量的執行人是摩根大通、匯豐、德意志銀行等國際金融家的核心銀行。這三家銀行不僅是 倫敦黃金交易所的5大做市商,也是在美國期貨市場上唯一允許擁有超過50%空頭倉位的國際儲金銀行;匯豐和德意志銀行還是國際最大的黃金ETF SPDR 的操辦銀行,也是這個黃金ETF的主要機構投資人。在這些國際儲金銀行的背後,則是更有勢力的國際銀行家的核心集團,其核心成員除包括前述三家銀行外,還 包括英格蘭銀行、花旗銀行、高盛、國際清算銀行、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

  另一方面,摩根大通、匯豐和德意志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通過衍生品操縱黃金市場的行為,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等監管機構卻視而不 見。由此,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當黃金價格上漲,期金市場上敢於做空的人越來越多。一般來說,商品都是買漲不買跌,而黃金市場卻恰恰相反,有買跌賣 漲的現象。除期貨市場上的裸賣空行為外,我們通過對黃金交易的日常監控,也發現了黃金衍生品市場存在操控行為的種種跡象:

  1、 最近幾年,COMEX市場上的黃金價格日漲幅幾乎不會超過2%,而金價下跌的日數則沒有相應現象;

  2、 黃金期權到期時,金價幾乎總是會跌至多數認購期權創設時的點位,使得這部分期權的價值歸零,而後價格會隨即反彈。

  3、 紐約時間上午3點,亦即國際銀行家的交易員在倫敦匯報工作的時間,金價始終如一地會下跌,在實物黃金的當天價格確定後,亦會下跌。

  三、 操縱黃金衍生品市場的意義

  上述分析表明,黃金衍生品市場的所有遊戲規則、底牌均由國際銀行家設定和控制,做空黃金的武器組合因此得到升級,這同其對黃金現貨和紙黃金市場的操控,存在內在邏輯的一致性。

  1、 戰術上看,黃金衍生品為國際銀行家貢獻了穩定的利潤。對於黃金套息交易,國際儲金銀行通過各種手段做空黃金,長期壓低黃金價格,不僅可以 穩吃利差,更是將黃金生產商捆綁在絕對控制之下,奇怪地成為金價下跌的同謀者。黃金衍生品極大地刺激了黃金投資者中的投機者的貪婪慾望,越來越多的人陷入 短視和貪婪中,而在這個由國際金融家設計的賭局中,普通投資者幾乎沒有贏的機會。

  2、 戰略上看,操縱黃金衍生品使得以美元為代表的純信用貨幣的完美商業模式得以延續。國際儲金銀行的出發點雖以盈利為主,但由於和中央銀行同 屬紙幣權貴階層的核心利益集團,以金融衍生品去交換他人的真實物質財富,標誌著廉價紙幣這一最天才、最暴利、最大規模商業模式衍生到了極致,如此巧取豪奪 的寄生商業模式正是一代代國際銀行家、掠食者夢寐以求的。儘管這一極其荒誕的超級商業模式終將走向崩潰,但玩火者自焚之前,必定會毫不留情地清除任何試圖 挑戰美元等紙幣作為壟斷性交易媒介的異己力量,而有效打擊黃金則成為維持美元為代表的紙幣生命週期的重中之重,黃金衍生品就是一種更具殺傷力的空頭武器。

金融大鱷誰在佈局黃金?

  索羅斯基金成為SPDR第四大股東

  據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監管文件顯示,這家持有250億美元資產的基金管理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中增持了 372.8萬股的SPDR Gold Trust股票,從而成為後者的第四大股東,這些股票的總價值為4.21億美元。截至去年12月31日為止,索羅斯 基金管理公司所持有的SPDR Gold Trust股票總價值大約為6.33億美元,是該公司最大的一筆單體投資。

  索羅斯一直熱衷於黃金,年初出席達沃斯論壇期間,他就指出低息環境有助形成資產泡沫,金價正是當其中的終極泡沫。

  Paulson等對沖基金做多黃金

  而因在美國房地產市場於2007年崩潰前開始做空抵押證券,並因此賺取了數十億美元而名噪一時的Paulson對沖基金, 去年11月宣佈公司 將在今年1 月1 日發行一隻針對黃金投資的新基金,其中自己投入2億~2.5 億美元。Paulson 看好黃金不是新鮮事,截止去年三季度末,黃金股 佔其組合規模13.35%,價值27 億美元。三大重倉黃金股佔比分別為AngloGold Ashanti 8.54% (AU), Kinross Gold 3.26%(KGC),Gold Fields 1.55%(GFI)。

  Paulson 從去年以來在各種場合看好黃金的觀點綜合如下:

  第一、根據歷史經驗,貨幣供應增加和高通脹之間會出現時滯,而通脹上升背景下,黃金表現會很好。

  第二、各國央行和新興市場從黃金賣方轉為買方,改變供需關係,全球黃金供給緊縮(Paulson 是市場較早據此唱多黃金的人)。

  第三、美聯儲升息之路非常緩慢,而且大量增加了貨幣供給,會加大通脹上升的可能性。

  另外,很多大牌對沖基金經理都加入看多黃金陣營。包括Paul Tudor Jones ,黃金已經成為Tudor 基金大宗商品中第一重倉品 種。著名的黃金ETF 產品SPDR Gold Shares 大股東中,Paulson 基金排名第一(8.69%),此外還有黑石基金 (BlackRock) (1.82%)等。

  中投連投三筆黃金資產

  據SEC的備案顯示,擁有3000億美元資產的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目前已經成為美國黃金上市交易基金和在美國上市的黃金礦產商的一個重要投資者。

  中投公司以1.55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SPDR Gold Trust的145萬股股份,相當於145,000盎司黃金,或4.51噸黃金。但這只佔該上市交易基金總量1132.71噸的0.4%。

  除了SPDR Gold Trust之外,中投公司還持有Anglogold Ashanti Ltd. (AU), Gold Fields Ltd. (GFI)和Kinross Gold Corp. (KGC)3個黃金採掘公司的股權,價值分別為401.8萬美 元,458.9萬美元和460萬美元。

黃金空頭大鱷和多頭大亨,你站在哪一邊?

  黃金市場呈現出一些讓人頗為困惑的現象:黃金空頭大鱷在做空,黃金多頭大亨在做多,如何看待這個分歧?你選擇站在誰的一邊?請看數據:

  華爾街的大投行在大舉做空黃金:CFTC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的大型銀行目前持有大量黃金期貨的空單。如下表所示,大型銀行的黃金空單遠遠多於黃金的多單,形成絕對的黃金淨空頭。黃金價格越是處於高位,華爾街大銀行的空倉就越大,成為打壓金價的絕對主力。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四

  保爾森基金、索羅斯基金、黃金SPDR、黃金ETF在大舉做多黃金:下圖是黃金ETF的投資數量,很顯然,從2003年的零,一路漲到1100 噸以上,可謂驚人的漲幅。國內黃金投資者和分析師,許多人都跟蹤這個數據,以此來判斷黃金多頭的動能強不強,強的話就跟著順勢做多。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四

  一邊空頭為華爾街的金融大鱷,一邊多頭是投資界的著名大亨,如何抉擇?需要縷一縷黃金的基本面,才能看出端倪。

  黃金價格百年走勢

  任何市場的價格都是在不斷升降波動中循環,每一個短期波動都不是孤立的,往往有更宏大的市場背景。這就好比是大海中的浪花,任何一朵小浪花都是更大的一個浪頭的組成部分,每一個浪頭又屬於一個更大的巨浪。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浪花,而忽略了浪花背後的巨浪。

  在市場上,以短期的價格走勢來判斷是熊市還是牛市,或者來猜測市場的頂部或者底部,只能是以管窺豹。分析任何市場都要有足夠宏大的歷史眼光,看 清浪花背後的巨浪,黃金市場也不例外。為了幫助讀者更清晰的瞭解黃金價格走勢的歷史背景,中華元戰略團隊特別製作100年來的黃金價格走勢圖,供各位參 考。

  黃金百年走勢(對數坐標)

貨幣迷局瀰漫,黃金依然看漲

  歐洲債務危機硝煙瀰漫,美元與黃金不再呈現負相關關係,同時走高。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用以抵禦貨幣危機的功能再次顯現。全球黃金ETF基金連續 多個交易日增倉,黃金持有量創歷史新高。歐洲更是爆出金幣現貨市場出現斷貨,而迪拜市場上甚至已經有金幣自動售貨的出現。黃金熱再次席捲全球。

  全球黃金ETF黃金持有量猛增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四

  分析師預計金價今年衝破1500美元

  彭博對黃金分析師做的預測表明,多數人預測金價會在今年達到1500美元。而市場相信,歐洲頒佈的高達1萬億美元的貸款救助計劃最終會導致歐元貶值、通脹高企以及最終的利率提高。

  歐洲實物黃金需求大漲

  隨著人們對歐元信心的逐步衰減,金幣需求猛增。前幾週,德國以及整個歐元區的金幣價格開始攀升。金條的價格在過去兩週增加了1%。而奧地利的鑄 幣廠在過去三週的銷量比此前12個月的銷售量高20%。自4月26日至今,鑄幣累計銷售24.35萬盎司,高於第一季度的20.53萬盎司。

  英國和美國債務問題前景不明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由歐洲引發的債務危機並非地區性的,英國和美國也同樣面臨債務危機的問題。英國剛剛大選完畢,保守黨執政能否有效改善經濟和 債務過大等問題仍受到市場質疑。另一方面,美國最新公佈數據顯示,美國3月份的貿易逆差達到1年多以來的新高,4月份財政赤字激增至8270億美元,而當 前美國的外債總量已經超過12.9萬億美元,當然,美國可以通過繼續大量印發貨幣為此融資,但其直接結果會導致人們對於紙幣信心的再度崩潰,這些諸多的不 確定和貨幣危機又會繼續刺激市場對黃金的需求。

  黃金產量仍在下滑

  另一方面,黃金主產國南非地區黃金採掘量仍在下滑。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四

  突破重重關鍵阻力位,仍有上升空間

  技術上,黃金已經突破了兩個關鍵點位,若可以有效站穩,未來的上漲空間還將有200~300點。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四

  綜上所述,在世界經濟動盪不安的日子裡,只要貨幣迷局充斥,黃金價格依然看好。

中國需求,黃金時代的重要支柱

  1950年,為了防止資本家利用黃金投機倒把,同時為了維護人民幣的穩定,國家停止了黃金的民間交易。直到1982年,中國的黃金才再度開始了 市場化之路。2002年,中國第一家黃金期貨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成立。伴隨著從2001年啟動的黃金大牛市,中國黃金市場需求不斷增加,成為世界黃 金市場上越來越重要的推動因素。在未來,中國需求因素也將越來越多的決定著世界黃金市場的走向。

  在中國對黃金的需求包括:珠寶消費、投資需求、工業需求,其中珠寶消費佔據最大比例78%,投資需求佔18%,工業需求4%。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五

  2000年以來,世界黃金需求總量並沒有太大變化,但中國對於黃金的需求卻大量增加,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國黃金需求以平均年增長率13%的速度 持續增長,從佔世界黃金需求總量的6.5%到2009年的10.3%,中國已經成為了繼印度之後世界第二大黃金需求國,而這種增加的趨勢仍將在隨後的幾年 中得到延續。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五

  珠寶消費:

  作為中國黃金消費中最重要的部分,過去十年中國每年平均珠寶消費黃金250噸。2009年,世界主要黃金消費國中,只有中國黃金珠寶消費在增 加,2009年增長了6%,為347.1噸,佔據世界黃金珠寶消費20%的份額,僅落後於印度。可以預計的是,中國黃金珠寶消費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 高依舊會展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五

  零售黃金:

  中國黃金的淨零售投資的數量從2008年的65.9噸增加到了2009年的80.5噸,增長率達到22%。在黃金價格不斷上漲的大環境下,中國的消費者保持了巨大的購買力。預計中國的黃金零售需求仍舊會快速上升。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五

  工業需求:

  黃金的工業需求雖然在中國整個黃金需求中只有4%的規模,但這卻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黃金的工業需求有所降低,

  黃金儲備:

  截止到2010年1月,全球中央銀行名義黃金儲備達到了30190噸,其中中國儲備黃金1054噸,位於美國、德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意大利 和法國之後,位列世界第六。除了美國和歐洲各國,以前黃金儲備只是佔據了各國外匯儲備中較低的份額。但這樣的情形正在開始發生變化,中國的黃金儲備佔總儲 備的比率,從2008年第四季度的0.9%上升到了2009年末的1.6%,從2000年到2009年間中國的黃金儲備增長了166.9%,增長率遠遠大 於世界其他主要國家,體現了中國快速增加黃金儲備的趨勢。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五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五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不管從需求的哪個方面來看,中國對於黃金的需求會呈現出持續上升的勢頭。強勁的需求增長是中國發展的要求,也將使得中國因素在世界黃金市場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中國黃金需求增長還有多大空間,我們可以從以下兩組圖表中找到一些答案:

  黃金:中國佔比最小的大宗商品

  由於中國市場在過去二十年的不斷市場化,中國佔世界黃金需求的比率已經從2002年的5%增長到了2009年的11%。在其他主要大宗商品中, 石油佔據比率最低,中國所佔世界市場份額僅從7%增加到了10%。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金屬:如銅、鋁、鋅、鎳、白金、鉛,佔世界交易量已經超過了 30%,特別是錫,佔世界市場需求的50%以上。黃金對比起這些金屬資源來說,佔世界需求份額還是太小,而隨著國家對於黃金儲備的重視以及民眾消費和投資 黃金熱情增加,中國黃金需求佔世界市場比重將有巨大增長空間。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五

  中國黃金需求潛在增加量:

  儘管經歷了9年黃金需求的持續增加,但中國人均黃金需求量仍處在一個較低水平,僅為0.33克。如果中國需求保持增長而達到其他主要國家和地區 的人均黃金消費水平,如果中國與日本和美國人均消費量相當,那麼中國整體黃金需求將會提高1000噸以上。而如果和中國台灣地區人均黃金消費相當,這個整 體需求的數字還將更高。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五

  過去的8年,伴隨著黃金大牛市,中國黃金需求經歷了快速的增長。展望未來,中國黃金需求的支撐:市場管制的放鬆、快速增長的GDP、較高的儲蓄 率、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等因素依然存在,並且仍將推動中國黃金需求的增加。新的增長支撐:伴隨著美元霸權衰落,央行對於黃金儲備的重視;人們對通貨膨脹的 預期,都將推動中國黃金需求的進一步增長。我們預計,在未來二十年,中國對於黃金需求將會達到現在的兩倍,中國需求將成為世界黃金需求的最重要動力,中國 必將在世界黃金價格的決定體系中佔據重要的位置,從而成為引導下一個黃金時代的重要力量。

全球金礦盤點:開採太奢侈,中國率先耗完?

  一,全球黃金產出量從2000年開始走下坡路。如圖所示,全球黃金產量經歷了長期的增加之後,在2000年到達峰值,之後開始走下坡路。與黃金產量下降相伴隨的,就是黃金價格的一路走高。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五

  二,需要強調的是:在世界黃金產量減少的同時,中國的黃金產量是在逐年增加的。也就是說,中國之外的黃金產量在更快的減少。如同其他自然資源一樣,中國在開採黃金儲備時,也是過於「奢侈」。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五

  三,「需求曲線向下傾斜」的經濟學教條被打破,隨著黃金價格的升高,中國的黃金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同時出現快速增長的局面。大家普遍關心和討論的一個問題是:中國購買黃金的潮流,究竟是抓住了黃金的趨勢,還是存在高危接盤的危險?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五

  四,全球金礦的壽命清單顯示,中國的金礦將在近期耗盡。下圖是全球金礦的壽命清單,中國位居最後,6年之內就會耗盡。這是一個值得廣大投資者高 度關注的信息,中國的金礦耗盡之後,會引起全球黃金市場怎樣的變化?中國的黃金高度依賴進口,會不會導致黃金價格出現一個「不可思議」的局面?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這是個需要未雨綢繆的戰略問題。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五

  五,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自然資源快速消耗,中國很可能率先鬧「金荒」。下圖顯示,中國各種金屬資源的開採年限,金、鉛、銀、鋅、鎳是最先采完的品種,其中黃金首當其中。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將迎來自然資源日益緊張的時代,而首先出現的就是鬧「金荒」。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五

  六,黃金的開採成本逐年提高。富礦先采盡,隨著金價的升高,貧礦的開採也變得有利可圖,於是貧礦也開始進入開採範圍。這必然伴隨著開採成本的持續升高。從2003年至今,中國的黃金開採成本已經增加了50%以上,預期未來仍將持續增加。

  七,全球金礦盤點的結果是,所剩不多,成本提高,中國率先耗完。中國投資者當前購買黃金如此活躍,究竟是抓住了趨勢,還是存在高危接盤的危險?中華元戰略認為:從全球金礦盤點的結果看,支持黃金價格的多層次利多因素是真實而清晰的。

  展望未來,黃金仍有兩個風險:一是假如美元成功地將危機轉嫁給歐元和人民幣,歐元和人民幣先行雪崩,美元重歸貨幣霸主地位,金價會遭到大力壓 制,但這個概率並不高。二是市場操作的震盪風險,由於國際儲金銀行對全球黃金市場的嫻熟操縱,投資者如果把握不好其戰略意圖、操縱手法、行動節奏,就可能 出現「看準了長遠,輸在眼前」的悲劇。《中華元戰略報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