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4日星期六

中國果汁行業悄入滯漲時代

  一邊是越來越顯得過剩的產能,另一邊是主動權孱弱的出口和持續不足的內需,我國果汁行業彷彿在後危機時代正一步步走進 「滯漲」。昨日(7月22日),在武漢舉行的「2010中國果蔬汁產業峰會」上,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理事長趙亞利直言:「中國的果汁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發展 快速但極不平衡的時代。」而這焦慮的背後則是我國果汁企業自身創新能力的不足。

  高速發展下的不平衡危機

  「我國是水果生產大國,水果年產量在9000萬噸左右,約佔世界水果總產量的15%。而且,我國已經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飲料生產國, 其中果汁類飲料保持了每年超過100萬噸的增長速度。但與此同時,我國人均年果汁消費量為1000克,僅是西歐的1/40,不到美國的1/20」,作為全 國飲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趙亞利不無遺憾地表示。

  更為嚴重的是,我國果汁企業在價格和質量上已越來越不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一位來自廣東的參會企業負責人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我們果汁出口價格變化波動太大,出口價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每噸2000美元,最低的時候才600美元,而國外賣給我們的果汁基本穩定 在每噸1400美元,而且質量上絕對沒有問題。」這位負責人還稱,由於國外同類企業在技術上有優勢,「他們的生產成本比我們還要低,而且非常穩定。」

  此外,我國果汁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導致全行業利潤不斷下行也是業內人士普遍擔心的一個問題。上述廣東企業負責人稱,很多企業看到價格漲就使勁生產,利潤下跌就關掉機器不做,「這就會導致我們整個行業在出口的時候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因為內耗已經很嚴重了。」

  內需不足加上內耗嚴重,使得國內果汁企業對外依賴度漸高。「我們現在主要的消費市場就是在歐美,可是由於這次歐洲債務危機,今年1~5月份對歐 出口再度下降了57.9%」,張亞利表示,國家應該加大對果汁行業的扶持力度,這個行業關係到千千萬萬的果農。這個和玉米、大豆是同等重要的,國家應該考 慮把果汁加工確認為農產品加工業。

  創新將是唯一出路

  水果存在的農藥成分問題成為昨日會議討論的熱點。國際果汁工業保護協會 (SGF)技術總監Dr.W.Rieth稱:「我們協會剛剛在中國做過市場調查,發現有六種活性元素在產品樣品中被檢測出來。中國企業使用的這些農藥在歐 盟是嚴格禁止的。」他還表示,果汁行業必須在生產鏈的第一階段就杜絕污染。

  而就產品質量檢測的問題,國投中魯果 汁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冷傳祝坦承,由於技術創新上的不足,我國果汁行業面臨的重金屬、農殘、食品接觸面等問題已經對果汁行業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中華全國 供銷合作總社濟南果品研究院教授解維域也表示:「SGF對我國企業審查越來越嚴格,只要在質量上有一點點問題就會被檢測出來,從而進入SGF的全球數據 庫。」而這個數據庫則是全毬果汁從業者可以共享的資源。

  「創新是當前果汁飲料行業發展的重要法寶,創新在本質上就是不斷滿足消費者更高更新的需求」,佛羅里達柑橘協會研究與運營副董事鮑勃?諾伯格如此解釋創新的本質。

  作為行業巨頭,可口可樂大中華區副總裁李小筠也表示,中國果汁飲料市場的競爭已日趨白熱化,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必須在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市場營銷等方面不斷創新。據悉,該公司將投資9000萬美元在上海建全球創新及技術中心。(每日經濟新聞-劉曉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