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9月26日消息,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近日在上海表示,隨著國際海洋油氣發展不斷向深海推進,預計到「十二五」末我國海洋工程裝備業產值將到達千億元以上規模。
張相木是在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學會主辦「2010年中國國際海洋工程發展論壇」上做上述表示的。
資料顯示,從2004年~2008年,世界海洋工程裝備市場規模大約在500億美元左右。而未來5~10年內海洋油氣開發的年均投資總量將會達到500億美元的水平上,這將與世界船舶市場的投資規模大體相當。
全國政協常委、福建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名譽會長陳明義在演講中提到,隨著海洋油氣開發向深水進軍,市場規模還將擴大。如果海工裝備製造業能佔其中的20%以上的市場份額,再加上海工配套方面的產值,「海工裝備就能成為一個產值達千億美元的新興產業。」陳明義表示。
湘財證券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國際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年需求量約400億到500億美元。我國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備5000萬噸油當量的生產能力。「十一五」期間,海上油氣資源開發投入1200億元;預計「十二五」期間投入2500億~3000億元。
數據顯示,近10年來,全球60%的新發現大型油氣田來自海洋,預計到2020年,海洋石油將佔全球石油開採量的35%,海洋天然氣所佔比例則將達41%。而中國目前海洋石油佔石油開採總量不足1/5,提升潛力巨大。「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向海洋要資源正成為國際趨勢,」張相木說。
他同時指出,海洋工程裝備作為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國務院所確定的七項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其發展規劃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張相木透露,發展規劃將支持建立4個產業集聚區,培育擁有總承包能力的百億級企業發展。
據悉,近期打算上馬的國內企業已超過30家,而正準備開展前期設計的項目更多。這引起部分專家學者的警覺,「應當降溫」的聲音也多了起來。
中國船舶(56.94)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張廣欽指出,作為新興產業,海工裝備產品是真正的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我國企業起步較晚,關鍵技術相對落後。同時,我國一些地方造船能力已經過剩,沒有涉及過海工裝備研發製造的企業,盲目進軍這一領域並不現實。
廣船國際<00317.hk>於母公司中國船舶的網站公布,與江蘇勝華船舶製造簽訂合作協議,公司將租賃江蘇勝華的生產及生活場地、廠房、車間、生產設施和動力設備設施,在鎮江建造大型海工設備運輸船、5萬噸級半潛船,期約4年,租金一共為9000萬元人民幣,該艘半潛船造價逾1億美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