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2日星期一
乳業悲劇?
上游養殖脆弱誰之過
在肉毒桿菌烏龍事件調查結果出爐後,佔全球乳業貿易三分之一的新西蘭恆天然下調了其對2015年產奶季原奶價格的預期,將每公斤牛奶干物質的價格從5.30新西蘭元下調到4.70新西蘭元。
值得關注的是,從2014年1月份到2014年10月,新西蘭進口奶粉價格從42000元/噸跌到21000元/噸,跌幅多達一半,還原成牛奶後的成本約在2.2元~2.5元/公斤,遠低於目前國內大多3.5元~4.5元/公斤的原奶收購價。
通過價格比較不難發現國外奶牛養殖業的競爭力。對此,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分析稱,首先從土地成本來看,國外是私有土地,父傳子這樣傳承下來,如果用心經營,每年只需交納一定的稅即可。「此外,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是大洋洲奶農除了原奶收入,還有可觀的股東分紅和債權收益等。」
李勝利給本報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有一次他去澳大利亞走訪,問當地一個奶農一頭牛一年掙多少錢,對方介紹500澳元,此外,乳品加工企業每年還會按每頭牛返還1100澳元。
「以恆天然為例,奶農通過合作社的形式入股,誰入股多就是董事長,在滿足本國消費後,通過建立加工廠來噴粉,進而出口到中國等國際市場。」李勝利認為,這種合理利益聯結機制正是中國一直以來所缺乏的,而這是歷史形成的問題,想改變都有點難。
對此,中國奶協乳製品工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奶業行業協會專家委員顧佳升告訴本報記者,1978年我國宣佈「允許私人養牛」,此後,我國奶業經過20年的積聚,其間有過一個「奶牛下鄉、牛奶進城」的發展階段,即集體和國營的規模化牛場被分解為散戶。
「但是1993年起各地生牛乳收購價格逐步放開,加工企業單方面控制了生乳定價權。隨後原來『產加銷一體化』的各地國營牛奶公司在改制上市的過程中,大多採取了『輕資產』策略,將牧場剝離出去,原本在一個大灶吃飯的養殖企業,與加工企業徹底分離了。」顧佳升介紹,產銷利益鏈失衡是造成我國乳業上下游「頭重腳輕」的根源,同時也導致我國奶農在發展再生產方面心有餘而力不足。
日前,一位山東膠東半島奶農向本報記者反映,農業部的「救助令」確實幫奶農說了公道話,但是奶農目前最需要的還是損失補償,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還經常被乳企要求安裝進口設備,而這些都需要投入,現在到哪裡去籌集資金呢?
「奶荒」還是奶「晃」?
釀成奶農「殺牛倒奶」的悲劇還有一方面的因素,就是從2014年2月開始,國內原奶供應由「奶荒」突然轉為「過剩」,這種風雲突變是讓處於被動的奶農極不適應的。
據山東省畜牧獸醫信息中心對畜產品市場行情監測,進入2014年,全省奶價已持續7個月下跌,2014年8月中旬,山東全省生鮮乳平均收購價格已經跌破4元/公斤,為3.74元/公斤,比年初下降16.52%。粗略估算,由於奶價持續下跌和飼養成本上升,半年多來山東奶農減少收入在10億元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企業明確跟奶農解釋稱,因為進口奶粉價格便宜,所以乳企對國內奶農原奶的需求「過剩」。有奶農向本報記者表示很難理解,「為何在2013年下半年提價搶奶,如今卻限價拒收呢?而這是與乳企合作七八年以來很少遇到的情況。」
對此,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乳業專家向本報記者揭秘了其中的緣由。「一直以來,我國乳製品加工企業存在國內生鮮奶和進口乳製品兩個池子,且這兩個池子是互通的,乳企可以根據政策和市場環境隨時調換使用。」比如,因為2013年8月恆天然肉毒桿菌烏龍事件,導致新西蘭進口奶粉受限,一度瘋狂進口的國內乳企感到驚慌,於是轉向另一個池子搶奶,這就出現了表面上的「奶荒」。
「等2014年初因『烏龍』而恢復進口後,另一個池子就顯得有點多餘了。」該專家稱,因此「奶荒」背後實則是奶「晃」,乳品加工企業在兩個池子中晃來晃去,「要想保護國內養殖業,需要明確隔斷兩個池子的直接互通。」
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進口乳粉85.4萬噸,同比增長49.08%;2014年上半年國內進口乳粉同比增長75.2%至68.2萬噸,有專家預計2014年全年數據會達到110萬噸。
「2013年10月進口奶粉價格漲到55000元/噸,2014年初下滑到40000元/噸,8月份已經降至24000元/噸。」一位乳業資深人士向記者介紹,目前個別規模大的進口商已經因此出現巨額虧損,因此2014年和2015年,乳品加工企業會花大部分精力來消化庫存,而這也是它們因判斷失誤帶來的惡果。(第一財經日報 - 張志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