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努力不懈,就能獲得成功機會的美國夢的核心價值如今正面臨危機。昔日白手起家,從草根躋身上流社會的勵志故事越來越像好萊塢的電影劇本。這是近日美國皮尤慈善基金會的一份報告所呈現的內容。
報告顯示,84%的美國人收入超過父輩,但社會階層間卻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出生富貴的人成為「最頂層」一族的可能性越大,而出生貧苦的人向上流靠攏的機會越小,貧富階層正逐漸固化。
這份報告選取了美國2200個家庭為樣本,通過分析從1968年到2009年這些家庭收入和財富數據從而得出結論。報告通過美國人的家庭財富來衡量階層流動性,並進一步研究一個人所處經濟階層與其父輩所處階層之間聯繫的緊密程度。
除了收入比較的絕對流動性,這份報告也探討了相對流動性。絕對流動性衡量的是一個人與他父輩相比,同年齡時期所得收入的多與少,而相對流動性衡量的是一個人與他的父輩處於相同年齡段時,所處的社會經濟和財富梯隊的高與低。
如果把美國的經濟階層分為5個等級,43%的出身美國最底層的人依舊像他們的父輩一樣在底層掙扎,這群人中的70%目前仍未達到中產水平;而
40%的出身最高階層的人依舊像他們的父輩一樣享受著精英般的生活,他們中的63%生活水平處於中產階層以上。研究發現,只有區區4%的出身底層的人成功
躋身最高階層,而只有8%出身最高階層的人最終滑落到社會底層。
從絕對流動性上來說,美國各個收入階層都趕超父輩,這是美國夢的一種進步;但從相對流動性上來看,底層出身的人向上攀爬的難度增加,這體現出美
國夢殘酷的一面。在財富的階梯上,大多數人都在往上爬,但下遊人群很難趕超上遊人群,最高層和最底層都相對固定,在兩代人之間體現出一種粘著性。
為何美國階層擁有更明顯的絕對流動性,而缺乏相對流動性?因為美國經濟階梯之間的距離變寬了,增加了跨越的難度。換句話說,就是不同階層之間的
收入和財富分化更加明顯,增加了改變命運的難度。造成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發展的果實更多地被富人所佔有。報告顯示,最低階層兩代人之間的收入差距為
74%,而最高階層兩代人之間的收入差距達到了126%。
如果說收入差距拉大導致的貧富分化像是一種顯性疾病的話,經濟階層流動性缺乏更像是一種隱性疾病。收入差距大,但階層流動性高,這未必是件壞事;但如果貧富分化嚴重,而且低收入階層難以進入高收入階層,這樣社會發展的潛能將難以激發。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阿蘭·克魯格也對此進行過研究。在華盛頓智庫的一次研討會上,他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三十年,美國是在聚合的增長,而過去30年以來,美國則是在分裂地增長,財富以驚人的速度向占人口1%的富豪階層轉移。
他認為,和貧富差距一樣令人憂心的是社會流動性的遲滯。一個人父輩的收入可以作為他日後收入的預測器,「富二代」在美國變得越來越常見。
美國夢的理想是複雜的。種族、教育和家庭背景都將影響一個人圓夢的能力。勞動者受教育程度高低,所掌握技術能否跟上時代潮流固然非常重要,但政
府稅收等調節政策的失效也是一大原因,但目前美國的稅收怎麼改,何時改,依然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總統奧巴馬剛拋出針對中產階層的減稅延期政策,就立馬
遭到共和黨人的一片聲討,要求把針對高收入人群的減稅政策一併延長。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艾倫·梅爾策在《華爾街日報》上直言,美國的經濟問題不是貨幣政策造成的,也難以用貨幣政策治癒。美國的財政政策應該做出大刀闊斧的改革,經濟才會有蓬勃向上的動力。(中國證券報 - 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