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市場曾經風光無限的風電概念股,最近正在退潮。
2010年10月以來,六家風電公司金風科技(19.37)(00208.HK)、明陽風電(my.NYSE)、大唐新能源(01798.HK)、泰勝風能(34.52)(300129.SZ)、天順風能(22.52)(002531.SZ)、華銳風電(72.88)(601558.SH) 扎堆現身資本市場,令人側目。
然而,與幾年前資本市場對風電新貴的熱捧不同,這一次它們集體遭到冷遇。截至2011年1月21日,僅有泰勝風能以32.96元勉強維持在發行價(31元)上方之外,其餘五隻股票上市後全部慘遭破發。
其中,在紐交所上市的明陽風電,股價已經跌至10美元附近,較其14美元的發行價跌幅近30%,而開創A股主板發行價「最高紀錄」的華銳風電,上市當天股價就大跌超過9%,在隨後的七個交易日中一路急挫,跌至72元附近,較其90元的發行價跌幅已達20%。
2007年12月26日,金風科技在A股上市首日,以138元的價格強勢開盤,以131元的價格收盤,較其36元的發行價,上市當日漲幅超過250%。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
資本市場變臉
上述六家公司中,1月13日在A股上市交易的華銳風電,頂著史上最高發行價的名銜卻首日破發,因此最受注視。
「我們也沒有想到會跌破發行價,這完全是因為當前股市大勢的原因。」1月18日,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陶剛對《財經》記者說。
在陶剛看來,華銳風電發行價雖然高達90元,但對應的2011年預期市盈率只有24倍。最新發佈的公告顯示,華銳2010年的淨利潤較上年增長50%以上,而且華銳手握大量訂單,未來幾年預期收益還會不斷增強。
華銳風電上市主承銷商是安信證券。安信證券研發中心風電行業研究員黃守宏表示:「近期股市資金不足,這才是導致眾多股票破發的原因。」
但即使以今年的預期市盈率來比較,選擇國內上市的華銳,估值也比跑到香港和美國掛牌的金風科技、明陽風電明顯要高。金風H股發行價對應的2011年預期市盈率為16倍左右,美國上市的明陽只有10倍。
香港招銀國際資產管理公司聯席董事鄭磊認為,華銳與金風的業務結構、市場地位、盈利能力及增長潛力均十分接近,華銳沒有依據可以支撐起如此高的發行價,其上市首日盤中幾乎跌停,反映了市場正常的認知。
比較華銳、金風、明陽三家企業,還可以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它們都在上市後不久宣告破發。但一開始要價最低的明陽,跌得反而最多。按1月19日的收盤價,明陽的2011年預期市盈率為8倍左右,華銳為21倍,金風H股為13倍。
像這種海內外市場對於中國風電設備製造企業的不同估值,從兩地掛牌的金風身上能看得更清楚。金風H股掛牌以來,表現一直比A股差,華銳上市之前,金風A股一口氣跌了好幾天,但股價仍比H股高將近50%。
至於龍源、大唐等幾家風力發電企業,赴港掛牌的過程也不盡順利,尤其是去年底剛在香港完成首發的大唐新能源,也是經過幾番努力,最終以2011 年預期市盈率約13倍、每股2.33港元定價,是當時詢價範圍的低位,但最終還是沒逃過破發的命運,而本來打算同期進行首發的華能新能源,在國際路演後由 於定價不理想,最終押後了上市計劃。
有曾經參與上述風電企業首發的投行人士解釋,除了A股市場本身特有的環境,比如投資產品少、流動性過剩等,國內跟國際投資者對風電行業前景有很不一樣的經驗和預期,也造成了不同市場上市的風電企業,獲得的估值大不相同。
「風電在歐美發展得比較早,不少歐美投資者看過海外的經驗,擔心在幾年的爆發性增長之後就停滯不前,所以長線基金對風電的態度比較冷淡。」上述 投行人士說。以全球風電設備製造的龍頭企業丹麥VESTAS公司為例,其財報顯示,去年前三季度風機銷售量同比減少27%,營收減少5%,盈利減少 24%。
另一位也曾參與風電企業上市的投行人士補充,在國內,上市的新能源企業還比較少,剛好這個行業又受到政策扶助,對於A股投資人來說是新的概念, 「不過,整個風電行業目前還得靠政府的補貼政策,而不能靠營運帶來豐厚的盈利。對於國際投資者來講,通過補貼才能賺錢的企業,吸引力會低很多。」
但從最近半年的情況來看,三地投資者的認識開始有趨同的跡象。
行業裂變加速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資本市場對風電的認識裂變,緣於風電行業自身正在發生的裂變。
2005年,隨著《可再生能源法》的頒佈施行和第二次全國風電工作會議的召開,幾十年來一直步履蹣跚的中國風電產業迎來了徹底的反轉,全球風電行業史無前例的狂飆突進運動由此拉開序幕。
短短五年間,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增長33倍,2010年末,總裝機4182.7萬千瓦,一躍而居世界頭號風電大國。
隨著裝機容量的爆增,各路資本蜂擁而入風電設備製造業。「在2005年之前,國內做風電設備的企業不過十幾家,短短五年已經發展到約80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近幾年進入風電行業的。」華銳風電副總裁陶剛對記者說。
在2006年華銳風電成立之前,金風科技依靠在新疆本地發展風電的天時地利和從德國引進的領先技術,在兆瓦級以下的風電整機設備領域牢牢佔據著龍頭老大的地位。直到2005年,金風科技仍然醉心於兆瓦級以下的風機生產,單機最大容量剛剛達到600千瓦。
「金風的保守和短視讓它自己痛失了最好的機遇期,卻成就了今天的華銳,改變中國風電行業競爭格局的第一次裂變就在那時發生了。」1月15日,年 過七旬的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王承熙向《財經》記者回顧道。談起當初華銳風電創始人韓俊良向他諮詢從德國引進1.5兆瓦雙饋式風機的情形時,王承熙感慨不 已。
2005年,當國內所有風機設備企業仍然在專注於兆瓦級以下的風機設備時,尚在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擔任高管的韓俊良正為從德國引進當時歐 洲主流的1.5兆瓦雙饋式風機而奔走,幾個月後,他終於如願以償地同一家德國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以不到100萬美元的代價在國內首家成功獲取了1.5兆 瓦雙饋式風機整機設計圖紙。
2006年,金風意識到了威脅。當年底,金風同德國Winsys公司合作,引進後者的直驅永磁技術,開始研發1.2兆瓦的風機,國內風電行業激烈競爭的序幕由此拉開。
巨頭競爭的首個結果是市場集中度迅速提高。華銳風電的招股書顯示,2008年,華銳在國內市場的裝機容量已達1403兆瓦,市場佔有率高達 22.45%,至2009年底,其在國內市場裝機容量已達3510兆瓦,市場佔有率進一步升至25.32%,與此同時,僅華銳、金風、東方電氣(33.69)三家風電整機企業所佔的國內市場份額合計已經高達59.7%。
而在零部件設備領域,市場集中度亦迅速提高。以葉片為例,國內最大的葉片製造商中復聯眾董事長任桂芳給《財經》記者提供的數字顯示:至2010年,中復聯眾、中材股份、保定惠騰三家國內葉片製造商所佔的市場份額已超過60%。
另一個結果是,隨著風電設備市場的擴容,市場飽和度迅速提高,國內風電行業開始進入買方市場。2006年-2009年這四年中,國內風電裝機容 量每年都以逾100%的速度擴容。2010年,新增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增速降到了70%以下,任桂芳認為,這是國內風電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 的開始。
而在湘電風能有限公司副總裁龍辛看來,買方時代的來臨帶給上游風電設備製造商最大的壓力就是必須不斷降低成本以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
「以單機容量1.5兆瓦的風機為例,其投標價格已經從2006年的6000元/千瓦一路猛降到4000元/千瓦以下,投標價格的大幅下降將使風電設備行業利潤率不斷降低,這不僅意味著新進入者的門檻將大大提高,也意味著行業大洗牌的時機將加快到來。
未來風電市場競爭格局中,整機企業將減少到十家左右,行業裂變將使得寡頭時代加速到來。」龍辛對《財經》記者說。
仍是朝陽產業?
提及中國風電行業的未來,多數人都會以潛力無限來形容,最大的理由不外乎是,中國風電市場未來可開發的空間全球第一。
「2005年以前,中國風電產業談不上什麼國際地位,風電技術也很落後。五年後,中國風電企業已經可以與世界主流企業比肩,風電技術更是突飛猛 進,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應該歸功於風電市場得到了大規模開發。沒有市場開發,就什麼也沒有。」1月20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岩對 《財經》記者說。
秦海岩最怕聽「過熱」一詞。在他看來,共識是明擺著的:要實現中國政府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到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5%的承諾,意味著到2020年風電的裝機容量應該達到2億千瓦左右。
目前,國內風電裝機容量才4000萬千瓦出頭,以此推算,在未來十年,平均每年新增的風電裝機容量應該能達到2000萬千瓦左右。
秦的樂觀可以在1月初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找到印證。時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會上透露,風電是僅次於水電和核電的清潔能源發展重點。 2011年末,並網風機要力爭達到5500萬千瓦。算上未並網的裝機量,今年中國風機總裝機量或將突破6000萬千瓦。僅會議期間披露的風電基地建設項 目,裝機量即達1050萬千瓦。
相比對未來裝機容量的擔憂,真正影響國內風機製造業發展的是技術自主程度和風電上網困難。
風電機組主要由塔架、葉片、齒輪箱、機艙、控制系統、發電機等部件組成,其中根據升速系統的不同又分為帶齒輪箱的雙饋式機組和不帶齒輪箱的直驅 式機組。前者由於齒輪箱漏油問題常為業界詬病,後者則因退磁問題而遭指責。這兩種技術出現的時間相差不多,但經過約20年的發展,現在帶齒輪箱的機型佔據 了國內80%以上的市場份額。以華銳、聯合動力、東方電氣為代表的雙饋式機組和以金風科技、湘電風能為代表的直驅式機組分別組成了兩大陣營。
迄今,沒有人能對雙饋式和直驅式機組的利弊優劣做出一分高下的評判。「主流整機廠商只能選擇其中一種流派作為主攻方向,這其中的不確定性是一旦對手採用的技術流派在未來取得重大技術突破,自己就有站錯隊伍的風險。」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王承熙告訴《財經》記者。
王承熙表示,國內已出現過的風機設備問題主要包括齒輪箱漏油、整機倒塌、葉片和主軸斷裂,但這些並不足為慮。「國產風機最大的軟肋是控制策略的設計水平不夠,對進口的依賴較大。」王承熙說。
另外一些風電業界的人士則不以為然。「因為幾次事故就質疑中國風電企業不掌握核心技術,走不長遠,這是杞人憂天。」秦海岩對記者表示,事後調查表明,這些事故多數都是由於安裝過程中違反操作規程造成的,並不是風機本身的質量問題。
在他看來,中國的風電企業從引進圖紙、聯合設計到獨立設計,已經成功走出了一條從消化吸收到再創新的路子。比如,金風科技2.5兆瓦直驅永磁式風機技術和華銳風電3.0兆瓦雙饋式風機技術已經完全能代表當今國際最前沿的技術水平。
「我們已經站在了國外巨頭的肩膀上,在前沿技術上一點都不比國外差。」陶剛稱。他認為一個企業成功與否,不僅僅是技術路線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把生產、質量控制、後期服務等各環節都做到最好。
更多業內人士表示,並網困難才是風電行業面臨的更大瓶頸。
儘管國家出台了風電上網補貼政策,並通過《可再生能源法》保障了對風電的全額接收,但由於風電的上網成本明顯高於火電(火電的平均上網電價多數 在0.3元左右,而獲得補貼後的風電上網電價平均則在0.51元-0.61元之間),再加之穩定性能差,需要按1︰1的比例建設備用電源,電網企業對風電 的接入積極性一直不高。按照中國電力聯合會的數據,2009年有24%的新增風機未能實現並網。
王承熙教授認為,近年來低電壓穿越技術和無功補償裝置的應用使得風電的並網特性明顯增強,但儲能技術仍然很難在短時間內突破,而中國的風資源分佈又多數集中在遠離負荷中心、電網薄弱的三北(華北、西北、東北)地區,這使得在短時間內解決電網薄弱的制約難度很大。
以上種種,決定了中國風電在可預見的將來還得高度依賴政府補貼。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長期靠吃政策飯的風電行業同水電、核電相比,其競爭優勢大打折扣。
瑞信去年12月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國內風電、火電、水電、天然氣、核電這五類電力供應結構中,其總發電成本分別為418元/兆瓦時、354元/兆瓦時、296元/兆瓦時、616元/兆瓦時、220元/兆瓦時,水電和核電的成本優勢十分明顯。
「中國的水電裝機容量才剛突破2億千瓦,核電的裝機容量才1080萬千瓦,與風電相比,水電和核電技術更成熟,成本更低廉,電能更穩定。」1月21日,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高級工程師施鵬飛對《財經》記者說。
施鵬飛認為,從長遠而言,大力發展風電的大方向當然不應該變,變數在於未來一段時間內,風電、水電、核電等在整個清潔能源的大盤子中所佔的比重該如何量化和平衡,在此方面,尚有待國家政策層面的進一步明晰。(《財經》- 李紅兵 何欣)